全面提升师生的素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7-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李孝河,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留学预科学院国际教育专家委员,山东省高级中学协会理事,青岛教育学会会员,城阳区人大代表、城阳区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中央教科所“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试验”优秀实验学校校长、“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优秀实验学校校长、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百名优秀校长、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优秀校长、青岛市农村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青岛市优秀教师、城阳区劳动模范、城阳区优秀校长等称号。 

  编者按:

  近年来,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做名师,育名生,创名校”为发展目标,创新理念,注重内涵,加强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努力争创品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网站系统示范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山东省英语特色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示范学校”、“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为此,2009年6月28日,陶继新先生专门前往学校采访,并于30日通过QQ,就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与李孝河校长进行了一场对话。

  【陶继新对话名校长系列之九】

  ■陶继新 李孝河/文

  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环境

  【李孝河】我们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既是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又是一个基本的教育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办学,就要做到尊重人、凝聚人、依靠人、发展人,让学校成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

  【陶继新】“以人为本”不只是一个理念,关键要是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在你们学校采访期间,我已充分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文情怀。身处其中的师生,有一种触手可及的幸福感。

  【李孝河】坚持“以人为本”,围绕着师生的发展与成长去做文章,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是以教师为本,相信教师、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二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和合理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比如为了师生的身体健康,我们积极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全面落实“阳光体育工程”,积极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再如我们认真搞好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陶继新】外在身体与内在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的和谐,才能培植真正健康的体魄,才能为未来积蓄雄厚的发展资本。为“本”有奠基的况味,没有本,未来发展就没有根基。以师生为本,就要特别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与心理优化。你们采取的这些措施,就是为师生固本,为他们的未来奠基。当然,与之相悖的加班加点等会影响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应试”行为就要中止,而那些促进师生健康的学习与活动就要增加。这样,师生的发展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活水,才能拥有一生的幸福。

  【李孝河】在学校管理上,我们坚持追求发展,崇尚尊重,达成和谐,把学校管理逐渐从“治”的角度转移到“爱”的轨迹上来。爱是教育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要求干部和教师修炼博大的爱心,自觉地做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引路人,用师爱滋润心灵,成就理想,诠释教育

  【陶继新】管理离开了爱,即使管理得“井井有条”,也只是一种表面“繁荣”;相反,如果关注师生心里的“井井有条”,那就是心灵与行为和谐之后自然外化出来的一道风景。这就升华了管理的品格,提升了师生的生命质量。而要想进入这个“领地”,就要像您所说的“修炼博大的爱心”。博大的爱心不是呼之即来的,而是要经历一个“修炼”的过程,即“为仁由己”的修心过程。这样形成的爱心,才少了功利,多了真诚,少了眼前利益,多了长远规划,过滤掉了狭隘,拓展到了博大。

  【李孝河】我认为,管理要靠科学的制度,但更重要的是净化师生的心灵,“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让他们有一种心灵的归属感。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当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注,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了形成和谐的校本管理文化氛围,我们着力于学校精神的继承与深化,积极创建“人文一中、诚信一中、和谐一中”。在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给予师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与师生以心交心,以情感人,让欢乐、生机、活力和爱充满校园。

  我们真心关心教师,给教师办一些实事,努力使教师心情舒畅地工作。如学校教师过生日,我们都送去生日蛋糕和祝福。教师有子女上学、家属找工作等困难,我们都尽力帮助解决,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陶继新】学校是教师的第二个“家”,是他们心灵的栖息地。如果在学校里感到快乐幸福,整个人生就会变得灿烂多彩。您说让老师“有一种心灵的归属感”,就是为他们一生幸福着想啊。

  不要小看这个一年一度所送的生日蛋糕,它的价钱虽然不高,可是,却承载着来自校长的真诚祝福。教师子女上学、家属找工作等困难是其心里一个难解的结,他们大多无能为力。你们主动且有效地解决了他们的难题,老师会感动终生,且会将这份感动化作高度的责任感与极大的工作热情。人人如此,群体的和谐就会形成。

  【李孝河】结合新课程改革,我们努力构建和谐课堂,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实现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知识交流以及潜能开发的过程,在井然有序、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充满活力、优质高效。和谐校园由理念到形成制度,由制度到走向践行,让和谐之花在城阳一中绽放。

  【陶继新】人们在追求高效课堂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形成高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和谐。高效不一定和谐,而和谐则一定高效。师生为了高效而牺牲了其固有的快乐幸福,失则远远超过了得。而和谐课堂则因师生之间心灵相通而形成一种愉悦的心理场,即所谓的高效情感,学习的高效率也就有了不求自得的结果。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李孝河】教师是办学的第一要素。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既是把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前提,也是其关键所在。我们首先做的是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要求教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坚定不移地落实好新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精神,把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贯穿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四种观念”: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观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的观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同时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即面向全体和关注个体的关系;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陶继新】由关注老师之教转向关注学生之学,这是教学上的一次革命。其中的“尊重人”特别重要。学生本来就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可是,由于课堂上教师之讲剥夺了学生自我探索的权利,使得课堂学习变得被动而低效。更重要的是,教师并没有感到不尊重学生,学生也认为本应如此。这就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于是,“以学生为中心”就成了悬在口头的一个招牌,教师则成了毋庸置疑的“中心”。你们的“四个观念”,不但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还和谐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

  【李孝河】为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加强师德建设,如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邀请全国师德标兵张桂梅到校举行师德报告会等,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我们还利用“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的优势,邀请了像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等30余名高层次专家、教授、名师到校作报告、上示范课、同上一节课、诊断教学,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陶继新】全国师德标兵到校报告,给教师心灵的震撼;而高层专家、教授和名师到校作报告与上课,则可以提升老师们的业务水平。我一直认为,要想提升思想与文化品位,关键是要“取法乎上”。为什么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因为这样的“君”在做人与为学两个方面均属上乘,是老师们一生追求的目标甚至是崇拜的偶像。一个不断听“君”报告与讲课的教师队伍,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向“君”靠近。久而久之,就有了“君”的风度与水平,就成了当地甚至更大范围的名师。“名师出高徒”,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学习能力,也自然就有了比较快的提高。这样的“以人为本”,显然已经进入到了高层境界。

  【李孝河】我们提倡教师要具有“静的状态”和“高的境界”:要静下心来,不为外界的浮躁而动,静心学习、静心研究,静心发展;工作要高标准、高追求,善于用心思考,善于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把每节课都上成精品,把每件小事都做成精品”,达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高境界。我们努力做到:一是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一个不爱学习的教师,肯定不是一个好教师。我们努力为教师营造学习氛围,让浓浓书香滋润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二是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状态。我们提出“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口号,人人开展课题研究,定期进行教学研究成果展示,保证个个课题能落实,次次研究有收获。三是让“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方式。引导教师养成时时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积累,在反思中发现,在反思中成长。

  【陶继新】教师具有“静的状态”非常重要。当社会浮躁之风频频袭来的时候,一些老师的心灵也跟着喧嚣起来了。于是,不再全神贯注于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将这种浮躁之气有意无意地传染给学生,进而形成一种躁动不安的消极“场”,学生的学习精神与心理状态因此而受到污染。所以,要想方设法,让老师的心定在学生身上,定在自身发展身上,这样,学校发展才能拥有流动不息的生命活水。

  只有静心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您所说的高的“境界”。境界决定的不只是成败,还有学生发展的走向。我们将目标锁定月亮,尽管不一定得到月亮,却可以瞭望满天的星斗与如水的月光;况且,说不定哪一天我们还可以承载宇宙飞船抵达月球呢!看来,高的境界给了人奋斗的信心,让人看到美好的希望,且可以为之而去努力。

  学习一旦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就会生成一种终生向上的精神动力,以其持续不断的文化升值,向自己的学生输送精神的食粮。更为重要的是,老师在长期的读书中,不断地丰盈自己的思想,且可以将这种思想外化成行动,影响自己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因这种学习型的老师也爱上学习。

  【李孝河】我们组织教师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名校考察学习,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交流研讨活动,选派优秀教师、青年教师到省内外名校挂职锻炼。与名校建立联姻关系,开展交流活动等。近两年,学校每年外出学习和教研交流的教师都在200余人次以上,一线教师几乎都曾外出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这些活动使教师开阔了视野,积累了教学经验。

  【陶继新】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不只是学习先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还开阔了眼界。“走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同样重要。开阔的视野对教师的教学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往往在不经意间发挥其意想不到的作用。即使教师在学习空闲时间,游览一下异地名胜古迹,都会在不自觉中积淀成思想与文化,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一笔资本。

  【李孝河】我们实施“名师工程”、打造名师团队,在教育教学中加强优秀教师管理,鼓励教师走“学习、实践、科研”的名师之路。建立“名师工作室”,让名师发挥在教师专业发展和青年教师培养中的示范引领效能。目前,学校有教职工31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73人,中学一级教师82人。有荣获全国、省、市、区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等称号的教师17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