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东昌论教育》出版座谈会举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7-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高海涛 摄

  本报北京7月18日讯(记者 张晨 余冠仕)《何东昌论教育》出版座谈会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彭珮云,以及教育部部长周济等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陈至立首先对《何东昌论教育》一书的出版表示了热烈祝贺。她指出,这部著作展现了何东昌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近30年的岁月里,不断探索、总结、思考所取得的教育思想理论成果,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好教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著作特点鲜明,论述内容范围广,实践性强,反映了何东昌同志的真知灼见,给人以多方面的深刻启迪,鲜明地回答了教育工作始终要面对的两个重大的根本性问题:一是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好教育?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陈至立说,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究竟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好这样的教育,这是何东昌同志反复思考的问题。这部著作强调,要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路子,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应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应是独立自主的,应是一个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的开放体系。对于怎样办好教育,何东昌同志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思想。一是立足国情,发展教育事业;二是我国教育既要承担起普及的责任,又要完成好提高的任务;三是遵循教育规律,强调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四是始终强调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

  陈至立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上,何东昌同志一贯强调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规格、数量。在育人途径上,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基本原则;在育人观上,主张德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在解决人才培养的难点上,要解决应试教育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彭珮云说,何东昌同志是一位有远见、有谋略、有深刻思想的、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教育家。这部著作的出版对全国教育工作者学习和理解党关于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大的方针政策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何东昌同志历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工程物理系系主任、副校长、校党委副书记,从1982年起任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党组书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何东昌论教育》一书,收录了何东昌同志自1980年6月至2008年11月间的代表性教育著述,共有报告、讲话、谈话、文章、信件、访谈录等62篇,内容涉及教育基本理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工作思路等,涵盖了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各个方面。(下转第三版)

  座谈会部分发言见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