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学院大学生万余信函温暖留守儿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8-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郭萍)7月末的一天,在黑龙江省海伦市联发乡中学,暑假里寂静的校园里响起了欢声笑语,教师、学生和家长们都焦急地等待着,他们要迎接一支特殊的“探亲队伍”——黑龙江绥化学院的大学生们。

  家住张维镇永勤村的程金玲,长得瘦瘦小小,她的爸爸妈妈带着她的两个妹妹在哈尔滨打工,她自己住在姑姑家。2008年,黑龙江绥化学院从在农村实习支教的学生那里得知,在农村中学,有许多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情感等各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于是,学院派人深入绥化市72所农村中学进行调查,了解到绥化地区目前有2万多名农村留守儿童,其中,80%的留守儿童家庭生活贫困,69%的留守儿童学习热情不高,30%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或监护人沟通,93%的留守儿童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担心在外务工的父母会出事,担心自己辜负家长期望,担心别人轻视。

  学院领导敏锐地意识到,关爱留守儿童,可以作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在扎实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但能通过大学生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同时,也能使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

  从2008年5月起,学院开始实施“关爱留守儿童、1+1共享蓝天”行动。1780名大学生志愿者与农村留守儿童手牵手,结成了对子。

  “姐姐,你写信告诉我,东西丢了要告诉老师,我记住了,这次东西丢了就告诉老师了。老师帮助我找到了,还说了他,他也知道错了,姐姐你知道吗,后来我们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你好!看到你回信说你丢的东西找到了,还结交了一位好朋友,姐姐很高兴。以后再遇到什么困难就和姐姐说,姐姐一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

  每个周末,实习支教的大学生把孩子们的信件从农村学校带到绥化学院,周一再把大学生的回信带过来,由班主任送到班级。孩子们从班主任手中接过信的时候就像过节一样。这些平常孤独自卑的留守孩子,现在让其他同学羡慕不已。“把你的信给我看看好吗?”教室里,这样的央求经常可以听到。

  频繁来往的信函搭起了一座心桥,几乎每周,每对结对子的大学生和留守儿童都要互通信函。据学院的初步估算,一年多时间,来往信函近2万封。留守儿童变了,过去放下书包就是玩,现在知道先写作业了;过去,整天没有笑模样,现在开朗了。

  在送去关爱的同时,大学生也受到了教育,更加懂得感恩、懂得责任了。2008年的冬天快要到了,中文系的夏婉琪特别惦记与自己牵手的小胡。小胡的爸爸在外打工,妈妈是残疾人,生活特别困难。小胡还好吗?越想越放心不下,夏婉琪买了字帖、手套、书本等,经过4个小时的颠簸去看小胡。站在小胡家那间破败的小草房前,她既吃惊又心酸。小胡说:“姐姐,真希望你给我当一辈子姐姐。”一瞬间,夏婉琪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现在,绥化学院的大学生们在一起最常谈的话题是:怎么打开孩子们的心扉?怎么更好地帮助他们?如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在绥化学院成了潮流,仅中文系一年里就4次给留守儿童捐款捐物。

  绥化的农村学校也特别支持这项活动。据了解,联发乡中学专门开通了“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和牵手的大学生哥哥姐姐每周能够通一次电话。该校副校长陆太斌告诉记者,全校有85名留守儿童,有70多个已经和绥化学院学生牵手结对子。

  据介绍,绥化学院启动牵手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后,不仅给实习支教的学生每人每月发放300元的生活费,还要承担与农村留守儿童往来信函费用,赠送的学习用品、大学生下乡看望留守儿童的租车费用等,总计每年达300多万元。这对于一所办在农业地区、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的地方院校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学院院长庄严说:“开展1+1共享蓝天活动,不仅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而且也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农村、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样的教育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诚心服务换得真心赞誉,暑假期间,黑龙江绥化学院的师生们组成“探亲队伍”,探望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小王的外祖父胡广太向绥化学院的师生们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说:“感谢绥化学院关爱留守儿童,祝绥化学院兴旺发达。”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