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壮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9-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值得铭记的日子:最后一个县通过“两基”验收

  2009年3月22日,对于位于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来说,是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天,自治区政府宣布该县通过“两基”评估验收,实现了“两基”目标。作为新疆最后一个实现“两基”目标的县,塔什库尔干县走过了令人动容的攻坚之路。同时,也标志着新疆93个县(市、区)全部通过自治区“两基”评估验收。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上,生活着一个崇拜鹰的民族——塔吉克族。他们把鹰当作英雄的象征,在这里,流传着很多关于鹰的故事、鹰的民歌。如今,在绵延的帕米尔高原上,一个个关于“两基”攻坚的感人故事也在这里传扬。

  一路走过来,这里全是山区,山大沟深。有的山,站在山脚下,仰望不到山顶,有的山如刀削一般,彷佛瞬间就要倒下来。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的山沟沟,就是人们生活的地方。这里氧气稀薄,与平原地区相比缺氧37%,全年只有冷暖两季。

  塔什库尔干县是我国唯一的塔吉克民族自治县,塔吉克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3.3%。人口分布极为分散,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全县3.5万人口,几乎一平方公里只有一个人。这里夏天“盛产”山洪,简易土路常被冲毁;冬天暴风雪封山,叫人寸步难行。然而,这些并没有挡住该县的“两基”攻坚之路。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目前,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5.6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实现了“两基”目标。

  事实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两基”工作所走过的路是整个新疆“两基”工作的一个缩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新疆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区,共有47个民族成分。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在三山和两盆的周围有大量的优良牧场,牧草地总面积7.7亿亩。

  截至目前,全区93个县(市、区)已全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目前,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11.62%,全区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57%以上。 

  亮点一: 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形成坚强合力

  在喀什市,为了给学校增加校园面积,市委、市政府花巨资把一家酒店买下来,拆除后,把土地无偿划拨给旁边的喀什市第四小学用来扩大学校校园面积。为了扩大校园,喀什市政府又把紧邻学校的一条商业街搬迁了,这块地大约有近7亩,也无偿划拨给学校。一块地,一卖一买的背后,表明了党委和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一块土地,一卖一买的背后,充分体现了市委政府的良苦用心。”一位市民充满感慨地对笔者说,“教育优先发展,市里的确拿出了看得见的实际行动!”

  在布尔津县,县委、县政府把学校周边的土地进行公示,不得用于商业开发,为学校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在库车县,县委政府在几十年前的破旧办公楼办公,把资金拿出来办教育,使城乡教育基本达到均衡发展。

  在泽普县,县政府把办公楼腾出来给学校,而自己到处找办公室办公。

  ……

  这样的故事,在新疆“两基”工作中不胜枚举。无不表明各地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把教育真正放在了战略位置来抓。

  2002年,在国家基本实现“两基”2年后,新疆仍有28个县没有实现“两基”。“这些县大多数地处南疆地区,点多面广,光是建设成本就让人吃不消。”在平原只需要两三毛钱一块的砖运到山上就值两三元钱。这些地方实现“两基”怎么说都是一个硬任务。加之这些攻坚县教育欠账非常多,新疆的“两基”攻坚处于瓶颈期。当2004年国家正式启动西部“两基”攻坚时,新疆未实现“两基”的县仍然是28个。

  要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28块硬骨头一一啃下。攻坚之初,包括许多教育人士都认为,新疆如期实现攻坚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人希望把自治区实现“两基”目标的时间推迟到2010年。

  针对这种声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强调,中央历来给予新疆非常大的政策倾斜,实现“两基”是造福全疆人民的大事,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努力克服,新疆不能拖全国的后腿,不如期实现“两基”没有理由。

  从此,新疆的“两基”攻坚进入倒计时。自治区党政领导把“两基”攻坚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自治区每年的工作会议都把“两基”攻坚纳入议事日程并进行部署,区领导到攻坚县检查工作,都要到“两基”攻坚学校去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此外,自治区还落实了所有攻坚地区的责任。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阿勒泰市各乡镇就普遍实行了领导包“两基”具体指标的办法,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了责任有人负,事情有人管。同时,新疆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制。伊犁州青河县的3个乡镇,在年度考核中其他方面工作名列前茅,但因未完成“两基”目标而被一票否决。

  “到2007年全区实现‘两基’”,这是自治区政府提出的重大目标,也是一项政治任务。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切实将“两基”攻坚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真抓实管。2003年,《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颁布后,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多次指出:一定要完成攻坚目标。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了自治区“两基”攻坚领导小组,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基”攻坚计划》,并与相关部门、地区、县市签订了“两基”攻坚目标责任书。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说,实现“两基”攻坚以来,为了及时解决攻坚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两基”工作,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不定期深入县乡、学校实地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并多次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制定出台关于“两基”攻坚的重要政策。

  特别是2008年年底,在自治区召开的党委常委和主席联席会议上,王乐泉书记亲自听取“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会议决定,自治区将用4年左右的时间消除和改造2000年前先期“普九”的经济困难县(市)中小学危房、基本解决全区“普九”欠债、解决2000年前先期“普九”的经济困难县的教学仪器、体音美劳卫设备和图书资料短缺问题。这次会议有力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自治区“两基”工作的几大难题,确保了“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的顺利实施,更充分说明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对“两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完成“两基”攻坚任务的决心。

  2008年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自治区“两基”攻坚巩固提高迎“国检”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新疆“两基”攻坚工作以来,召开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工作会议。进一步昭示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抓好“两基”攻坚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拉开了自治区“两基”迎“国检”工作的序幕。会后,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 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的意见》,对全区全面完成“两基”攻坚巩固提高迎“国检”工作做出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

  为了加强对各攻坚县市的指导力度,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先后于2003年、2005年,分别在阿瓦提县、尼勒克县召开“两基”攻坚工作现场会,加强对各攻坚县市之间的借鉴交流,为各地攻坚工作鼓劲加油、献计献策,纠错补差,有效地帮助各攻坚县市解决问题,创新思路、勇于进取,两次会议都极大地调动了各县市实现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各攻坚地区、县市党委、政府切实增强了抓好“两基”攻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地相继成立了由党政领导担任组长的“两基”攻坚领导小组,有的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把“两基”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签订“两基”攻坚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和任务。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两基”攻坚。各地普遍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基层领导主动抓,‘两基’成员单位配合抓”的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有力推进了“两基”攻坚工作。

  亮点二:舍得投入  加大攻坚巩固提高力度

  这个夏天,走在乌鲁木齐市的中小学校园,笔者发现,不少学校都变成了“工地”,全市104所学校的137栋建筑物正全面完成抗震改造。这些经过改造后的校舍抗震设防烈度可达8级,应对漫长的冬天,这些建筑物也将更加保暖,同时,安全性也更高。这项投入达到11.6亿元,数额之大,前所未有。

  在乌鲁木齐改造的校舍中,年份最久远的教学楼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多数抗震设防都不合要求,以前都用空心板、槽形板,很多这样的教学楼都被鉴定为危房。全市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在同时进行,抗震加固工程涉及104所学校的137栋楼宇,这是乌鲁木齐市教育系统历年来投资最多、项目最多、建设面积最大的一次。根据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要求,乌鲁木齐市各区县学校抗震加固工程要在秋季开学前全面完成,保证中小学正常开学。

  同乌鲁木齐一样,为改善中小办学条件,全疆各地都加大了投入,舍得花钱,使城乡校舍面貌焕然一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

  1995年以来,中央、自治区通过加大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切实增加了对贫困地区和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自治区用于新疆基础教育的总投入累计达到94.81亿元,其中:中央专项投资达48.24亿元、自治区专项投资达46.57亿元。国家先后组织实施了两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两期“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西部“两基”攻坚工程、“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极大地改善了“两基”攻坚县市的办学条件。通过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使新疆在2000年底核查中80%的C、D级中小学危房得以改扩建,基本上解决了全区危房多、缺房多的局面。全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全部完成,全区新增10.3万名中小学生和6.8万寄宿学生进入设施齐全的新校园。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部竣工交付使用,“新疆教育卫星宽带网”年播出节目总量达到2700小时。“新疆基础教育资源库”已拥有远程教育双语教学资源2T以上,翻译录制维、哈语教育资源近千课时。国家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使全区中小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2003年起,国家和自治区每年投入1.9亿元,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工程”,使全区56个县205万名贫困学生享受资助,2005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增加投入,使“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全区228万义务教育阶段贫困中小学生,占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69.3%。2006年,中央和自治区又投入7.52亿元,实施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全部农村中小学生杂费;保证学校公用经费,为贫困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使自治区农村义务教育入学率明显提高,大大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有力推进了“普九”进程。自治区农村教师的工资也纳入财政预算,没有发生拖欠教师工资情况。国家实施的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全区“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近年来,自治区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新疆发展的大好机遇,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政策要求,管好、用好中央下达的各类专项教育经费,落实中央对新疆的支持项目,凡是需要自治区解决配套资金的项目,自治区都想方设法予以保障。2001年至2006年间,全区各级普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均有所提高,增长了1倍,普通小学生、初中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增长了5倍。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教育专项资金投入力度,2004年至2006年,自治区配套8000万元用于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6年,自治区本级财政拿出1.61亿元,地、县配套5600万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到2008年,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自治区本级财政投入达到3.07亿元,地、县配套达到1.26亿元。2007年至2010年,自治区财政、地(州)、县(市)三级财政共拿出1亿元,用于资助困难县市学校购置教学仪器和体音美劳器材及图书资料;针对2007年起实施的“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自治区已决定拿出2亿元财政资金,分4年到位,作为工程配套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