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壮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9-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09年,自治区又从地方债券资金中安排20亿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抗震加固改造工作。这在新疆教育史上前所未有。

  亮点三:从学前抓起努力培养“民汉兼通”人才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当这首诗从维吾尔族小女孩苏比努尔的口中背诵出来的时候,库尔班·尼牙孜笑了。

  库尔班·尼牙孜是新疆乌什县依麻木乡人,苏比努尔是他创办的依麻木乡国语小学的学生。依麻木乡是一个贫困乡,少数民族占99.5%,由于贫困,不少少数民族家长都不愿送孩子到学校读书,该乡的辍学率一度出现了反弹。

  在与农民的交谈中,库尔班·尼牙孜发现,贫穷不是孩子进不了学堂的唯一原因,更重要的是家长觉得孩子在学校里学不到他们想要的知识,比如,一口流利的汉语。得知这一情况后,库尔班·尼牙孜决定为了农民的孩子办一所以汉语授课为主的学校。在一个民族乡办国语小学,他的压力非常大。但当看到那些天真的孩子,看到家乡的乡亲们不懂汉语所带来的各种不方便,他下决心,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办这所学校。2003年,他花掉自己多年的积蓄,把学校创办起来。

  近年来,自治区始终坚持把“双语”教学作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大力推进。各地不断加大汉语授课力度,积极推广中小学“双语”授课,大力推进民汉合校。目前,全区民汉合设学校已由2000年的461所,增长到2008年的798所,净增了73%。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相继出台后,全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8年,全自治区学前及中小学“双语”教育机构5609所,“双语”班18702个,学生数达到60.1万人,中小学阶段进入汉语学校(班)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达到19.7万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自治区“双语”教学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自治区“双语”教学工作呈现出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高位推动、各级党政重视支持、师生员工广泛参与、人民群众积极拥护的良好局面,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按照以点带面、分区推进、分步实施、全面推开的原则,自治区组织召开了学前“双语”教育工作部署会议,指导各地、州、市制定2006年至2010年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实施方案;编写、印发学前“双语”教育教学指导纲要和教材,开展教学指导和教师培训。2006年9月,自治区落实拨付学前“双语”教育经费2246万元,5.19万名学前幼儿享受伙食补助和免费“双语”读本,1298名学前“双语”教师享受工资补助,年底又追加965万元用于新增南疆三地州幼儿的伙食补助。南北疆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工作已全面推开,效果良好。

  新疆是一个以维吾尔族、汉、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呈现分散、点多、规模小等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连上新台阶,但与汉族教育相比,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学校规模小,教师素质不高。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让少数民族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新疆提出的“民汉合校”模式,为此提供了保障。为了营造民汉学生相互交流的学习环境,新疆各地大力调整校点布局力度,推进民汉合校。民汉合校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民汉学生在一所学校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民汉教师同处一室,共同学习,共同备课,共同探讨教研教改,各民族教师相互学习语言,对教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相互切磋,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相互交流。和静县民汉合校后,民汉教师们便共同举办教研教改和素质教育讲座,学习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共同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民汉教师相互传递各种教学信息,相互翻译好的教学经验。各族教师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极大地提高了民汉教师的综合素质。少数民族学生家长编了四句顺口溜:“民汉合校就是好,学校到处新面貌。各族兄妹一家人,推着教育朝前跑。”他们还由衷地说:“我们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放心啊!”民汉合校后,不仅有利于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政策的贯彻与落实,而且还有效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如今,“两个离不开的思想”已经深入到民汉合校后的师生心中。各族学生同享党的阳光雨露的哺育,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在各族学生稚嫩、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割不断的亲情和友情。

  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吐尔逊·伊不拉音说,为加强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指导,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人员深入南北疆农牧区小学进行农牧区“双语”教学调研,并对一线教师进行汉语新课程培训;根据不同教学模式,组织拟订了中小学“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计划草案;对中小学“双语”教学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计划,“双语”教学教材选用与教材建设,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参加中考、会考、高考的办法及相关照顾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少儿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针对自治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尤其是“双语”教师“一缺二低”的突出问题,自治区采取“培养培训并重、多渠道并举”的方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03年,开始实施《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方案》和《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6年累计投入1.87亿元,共安排12000人参加“双语”教师免费脱产培训,目前,已有8000多人完成培训任务,极大地促进了在职少数民族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提高。

  2007年开始启动自治区级免费师范教育,实施农村“双语”教师特培计划,2年已招收892名主要面向南疆四地州就业的大专层次“特培生”,从政策上引导优秀青年终身从事农村“双语”教育工作。同时,自治区积极构建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将国家“特岗”计划和“自治区人才储备编制计划”合并执行,3年招聘补充特岗教师4332名。

  与此同时,自治区做大做强“对口支教”,已分三批选派6313名城镇教师赴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支教,创造性地开展高年级大学生赴农村学校实习支教计划,分6批选派区内外14所高校、2所中等师范学校共9949名学生到贫困地区农村学校顶岗支教,极大地缓解了全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新疆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稳步上升,教师队伍的结构逐步得到优化,为“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障。

  内高班自2000年举办以来,国家已实施了6次大规模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加快了新疆各民族人才培养步伐。截至目前,内高班已累计顺利完成10届共2.96万人的招生任务,到今年秋季,在校生规模将达到近2万人。办班城市由去年的28个增加至29个,新增了郑州市承担内高班办班任务;办班学校由去年的50所增加至52所,新增了郑州市第七中学和上海市浦东川沙中学两所优质中学。

  2009年内高班招生规模达到了5500名,比去年有所增加。其中,自治区地方生源5350名,汉族占10%,少数民族占90%;兵团生源150名,汉族、少数民族各75名。内高班作为培养“民汉兼通”人才的模式,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称赞和好评。

  亮点四: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库车县乌恰镇二乌恰村买买提·依明的家离镇中学只有不到500米,他的儿子阿布都克里木是该镇中学的一名初中三年级学生。

  由于离学校近,买买提·依明经常去学校转转。“这几年学校的变化很大!”谈起镇中学的变化,买买提·依明如数家珍,“3年前,我带儿子去报名,学校说不收书费了,我以为是暂时不收呢,后来再问了老师,说政府给免了。当年就为我省了250元,减轻了我的压力呢。”儿子阿布都克里木插话说,“没有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的时候,每次到了新学期开学报名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发愁,因为凑不够学杂费,我就不能去上学了。实行‘两免一补’后,每个学期开学,我只需背一个空书包,带一个文具盒就可以去上学了。”

  库车县教育局局长刘智勇介绍说,现在不仅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县财政每年还拿出500多万元为学生免除作业本费和教辅书费用,真正实现了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上学的目标。

  同库车县一样,如今,全疆各地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取得了巨大成功。

  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自治区已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自治区本级和地(州、市)县(市)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二是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三是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四是巩固并完善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其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两免一补”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党委和政府领导亲自主持研究有关重大问题,教育和财政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各地都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力推动,特事特办。根据中央“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充分考虑新疆地、县两级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加大了自治区本级财政的分担比例,建立了符合新疆实际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及公用经费补助资金,自治区本级与地县财政按7:3比例承担;校舍维修改造资金自治区本级与地县财政按9:1比例承担。

  自治区财政和教育部门根据中央的要求和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并下发了《自治区农村中小学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制度实施办法》,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对象依照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每学年评定一次。规定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0元,各地可根据寄宿学生的贫困状况在不低于500元的标准上设立不同等级的补助标准。

  2006年,全区共拨付7.52亿元使全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免收学杂费和享受提高生均公用经费的人数达到239万人,228万名中小学生享受免费提供教科书,15.76万名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2007年和2008年全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分别投入11.07亿元和16.94亿元。为自治区普及及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亮点五: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经济效益

  古丽尼莎,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今年14岁的她,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实验中学读初中二年级

  “我从200多公里外的帕米尔高原脚下的山区来,这里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很好,我喜欢这里。”古丽尼莎用有些生硬的汉语介绍她的学习生活情况。古丽尼莎说,“由于家里穷,小学毕业后,父母不打算让我继续上学了。”

  然而,2006年8月底的一天,正准备去放羊的古丽尼莎突然接到乡里的通知,说有车来接她去县里的中学上学。“听到这个消息,我不敢相信是真的。”古丽尼莎想起当时的情景,还很兴奋。几天后,古丽尼莎和乡里300多名小学毕业生一起,来到县城的实验中学读初中。

  阿克陶县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大多数群众分散居住在山区和牧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6%。2006年,阿克陶县用国家投入的300万元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资金和筹集来的560万元资金在县城集中建设了一个1.2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中心,把乡里的初中适龄少年接到城里的学校读书。“这样既能保证初中生不辍学,还能让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阿克陶县教育局马军民书记对笔者说。如今,阿克陶县学生公寓中心已经接纳了该县8个牧业乡的2358名初中学生集中寄宿。

  由于自然、历史和经济的原因,自治区农牧区的中小学存在布局分散、教育投资效益低、教学质量差的问题。

  2003年,全区共有县镇以下农牧区普通中学1292所,在校生77万人,平均班额42人,其中,不足25人的教学班有1318个,占农村班级数的7.1%。有县镇以下农牧区小学5126所,另有教学点1090个,在校生164.5万人,平均班额28人,其中不足25人的教学班有21436个,占农村班级数的37%。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治区人民政府2003年出台了《关于自治区中小学校点布局规划指导意见》,提出了6项指导原则:坚持就近入学和规模化办学的统一;坚持民汉合校和推进“双语”教学的统一;坚持办好走读学校和发展寄宿学校的统一;坚持城乡统筹和兵地融合发展的统一;坚持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的统一;坚持先规划调整和后投资建设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