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课就是生命在歌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9-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接第一版)

  在第二师范学校任教时,于漪第一次走上讲台非常紧张,组长徐老师来听她上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课后,徐老师对于漪说:“你虽然在教学上有许多优点,但语文教学的这扇大门在哪里,你还不知道呢!”听了这话,于漪觉得像五雷轰顶。从此,于漪下定决心不仅要找到语文教学的大门,还要登堂入室,成为行家。于是,她学着用尺子去量别人的长处——白天,她站在窗外,看其他教师是怎么上课的;晚上,她啃着从图书馆里搬来的一摞参考书仔细琢磨。教研组里共有18位教师,于漪把其他17位老师的长处都学来了。

  于漪的另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在课堂上,于漪努力做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她明白当自己讲课最含糊的时候,就是废话最多的时候。教师废话一多,学生就如坠五里雾中,于是她每次都给自己留下“废话记录”。

  于漪喜欢和班主任交心,在一次给新班主任的讲座中,她满怀深情地说,“丹心一片是关键”。她说,班主任心中要有一团火,这团火是爱祖国、爱学生的激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是因为对教育有爱,在60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一次次超越自我:不顾腹部刚动过手术,背着一位高烧学生走十几里泥路到医院;接手乱班,把学生一个个找回来上课……

  于漪有很多的头衔和荣誉: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多所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但她最喜欢大家称她为“老师”,听到这个称呼,她会感受良知、她会感到高尚。或许,于漪是在给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个完满的解答,但是她却用自己的信仰、力量传递给更多青年教师事业的能量;她用自己的坚守与超越,带给更多青年教师追求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