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的两次跳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韩金山

  季羡林先生是山东临清人,被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温家宝总理从2003年开始曾五次亲切看望季羡林先生。这位百岁老人的传奇一生,折射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仰望大师的背影,追寻大师的足迹,学生时代的两次跳级事虽小,却值得我们玩味。

  1917年,季羡林的婶母从济南回到临清大官庄,看到季家这个唯一的男孩浑身是泥,上树爬墙,追逐嬉戏,顽皮得不得了,整个一个泥猴的形象,在农村这样下去,恐怕难有出息。于是6岁的季羡林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了济南,先后在他叔叔一个朋友开办的私塾和济南第一师范小学读书,由于顽皮和叔叔的教育观念等原因又转入新育小学读书。那时候的转学手续远远没有今天这么复杂,老师拿一张纸,写几个字让学生念,这个字有难易之分,根据这个来判定你的水平,然后才决定是否转学,该读几年级。这些字里面有一个“骡”字,季羡林认识这个“骡”字,就直接被安排读高小一班。跟他一起转学的一个亲戚,比他还大两岁因为不认识这个“骡”字,被安排在初小三班,差一年。就是这个“骡”字使季羡林跳了一级。

  1924年,季羡林小学毕业后报考正谊中学,在考英语的时候,题目是汉译英:“我新得了一本书,已经读了几页,不过有些字我不认识。”这道题对于今天的小学毕业生来说是不难的。而在当时又有几个小学毕业生接触过英语会写会说会翻译英语呢?季羡林除了“已经”这个词他不知道,翻译不出来外,其他大致都翻译出来了,而就凭这个,他又跳了级。

  一个“骡”字,一个英语句子,季羡林跳了两次级,这似乎是点点滴滴的小事,但就是这些积累下来的小事,成就了季羡林以后的大事。没有这两级,以后可能一步错、步步错,就赶不上十年以后非常偶然的留学德国的机会;没有这两级,没有这一年半,季羡林的人生可能就会另外书写,可能没有山东大学附属高中学生季羡林连续6个学期都是整个山东省的第一名;可能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时录取季羡林的神话;可能没有清华四剑客之一的季羡林;可能没有从高中阶段开始直到博士毕业成绩全优的季羡林;可能没有以后头戴三顶桂冠的季羡林……

  季羡林先生的这两次跳级,看上去可能是因为考试方法、入学编班方法灵活,其实源自他平时的积累,最根本的是源自他内心深处那座神秘的探究求知的火山,正如他自己所说,越是神秘的东西,便越有吸引力,英文对于他,就有极大的吸引力。教育教学工作就是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探求未知的方法,教就是为了不教。老师包打天下,面面俱到,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最终培养的是没有创新精神、没有科学方法的考试机器。

  2009年诺贝尔奖的颁发,温家宝总理在北京35中5节课的评价,对教育工作的忧虑,无不引发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深的思考:教育的改革是体制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待遇问题,是课程问题,是考试、评价问题,是课堂问题,是学制问题……但对于每一位具体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可能主要是理念问题,要充分相信师生的巨大潜能,教育是实实在在过日子,是一个过程,是“慢”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教育,是生命教育,是生活教育,是心理教育,是品德教育,是公民教育,是能力培养。教育的奇迹是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校长、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学科、每一个班级、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瞬间都可以创造的,教育的平凡始终孕育着教育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