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寿光

  学生“组团”过周末

  本报讯 每个星期六一早,山东省寿光市上口镇上口二村的张伟就背上书包、旱冰鞋赶到村委活动室集合。周末这两天他将和本村同年级的9名同学一块儿度过,所有的学习、活动计划由他们自己制定安排。

  他们组成的社团名称为“阳光俱乐部”,宗旨是把自己打造成品学兼优的阳光少年。据了解,在寿光有上千个由中学生自发组成的小组或者小团体。他们自己组建小组,制定目标、明确分工,自主开展学习、健体、益智等实践活动。

  为解决节假日、双休日学生的延伸教育问题,寿光市教育局早在2008初就开展了社区学习共同体实验。目的就是为了开发闲暇时间的教育功能,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人际交往、实践操作的能力,从而避免学生假日生活缺乏自律、没有规划、行动盲目而引发的一系列安全问题、社会问题。 (李新刚)

  日照

  社区有个“放学来吧”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赵德)小学生下午放学早,放学后去哪儿一直是上班族家长头疼的问题。笔者近日了解到,在山东省日照市区出现的首个社区公益性“放学来吧”开始尝试破解这个难题。

  山东日照市首个“放学来吧”于2009年8月份在东港区秦楼街道城建花园社区服务中心成立,运行数月以来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小区居民许女士说,她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下午不到4点就放学了,但她和丈夫要到6点左右才能下班。以前孩子放学后的去向一直令她提心吊胆,现在放心多了,孩子可以到“放学来吧”里看课外书、与小朋友做游戏,孩子在这里过得非常开心。

  据社区负责人介绍,他们社区共有150名上小学的孩子,以前这些孩子放学后或自己回家,或由老人看管,或去附近“助学园”学习,但这些选择都存在着加重孩子负担、约束孩子个性等问题。公益性的社区“放学来吧”由22个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退休教师志愿者组成,他们除了辅导孩子学习课本知识外,还开设手工制作、体育锻炼、实践活动等项目,深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

  点评:

  上学时没闲暇时间,闲暇成为一种奢望;放假后有闲却不会玩,闲暇变成了一种累赘。这样的状态在学生中并不少见。由于课后和周末要上补习班、兴趣班,做家教和家长布置的额外作业,很多孩子闲暇时间的学习强度不亚于在学校上课,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会玩,不会合理、科学地支配自己的闲暇时间。

  教育不能搞“圈养”,为学生补上“闲暇教育”这一课,教学生学会“玩”,帮助他们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良性循环。不论是学生“组团”过周末还是在“放学来吧”学习生活,都有可资借鉴之处。

上一篇:优质均衡的落点在于内涵发展     下一篇:期刊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