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返乡包车方便背后有隐患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月16日,原本以为可以与弟弟团聚的姐姐,却接到了自己不敢相信的消息———在湛江读大学的弟弟小魏从学校返乡过年时遭遇车祸。

  据东莞市万江交警大队黎警官介绍,小魏是广东某高校的学生。1月15日晚,小魏和同学集体包车从学校返回东莞的家。翌日凌晨5时,大巴在东莞一公交站候车亭下客。当时,下车的学生们忙着从车厢两侧取行李,现场颇为混乱,小魏取完行李过马路时被一辆小轿车撞上,当场死亡。

  目前,大、中学校正陆续放假,很多学子选择了集体包车返乡的捷径。谁该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当引起人们深思。

  返乡之旅安全难保障

  不少学生向记者反映,吸引他们乘坐包车的原因首先是便宜,其次是方便。记者了解到,包车比到车站买票几乎便宜一半:在车站买票,从广州到深圳大约需七八十元,而包车则只要四五十元;从湛江到广州,车站票价约150元,而包车只需五六十元。此外,包车可以直接在学校门口乘车,无需转车去汽车站。

  记者根据包车宣传卡片上的电话联系坐车前往深圳,到达指定乘车地点获知,旅客乘车前必须先在一家旅行社门店交纳车费,并签署一份旅行社“深圳(一日游)”的出团通告书。当记者索取发票和保险单时,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发票和保险单。上车前,工作人员再三告诫记者,如果有人查车,一定要记得说是去深圳旅游的。

  不少学生反映,乘坐包车过程中经常碰到中途坏车、超载、误点等不愉快经历。经常乘坐包车回深圳的暨南大学学生小杨讲述了一次危险经历:当日,车坏在中途的高速公路上,40多人等了两个小时后才坐上换乘的巴士。“当时一车学生都在高速公路上,真是一次危险的旅行。”

  谁来承担监管责任

  记者近日在广州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暨南大学发现,“回家包车”的小贴满了学校的各个宣传栏。

  广东海洋大学保卫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尽管校方放假前都会特别强调安全问题,但对于学生包车却难以监管。他说,每到长假,甚至连本校的学生都做起了包车生意,车辆也多是社会上一些非正规营运的车辆,甚至还有一些“黑车”。按运管部门规定,包车事先要到当地运管处办理包车手续方可上路,但学生包车很少有主动去办理包车手续的。“学校就算发现包车的行为,也不能采取措施阻止。”

  巨利催生地下产业链

  记者还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包车已经成为利润丰厚产业。在巨利的诱惑下,一批包车中介、承包者铤而走险。

  事实上,在广东高校学生包车市场中,“金字塔”组织模式被各个包车团队广泛使用,而代理拉客的学生主要活跃于“同乡会”或者是各个学生社团中。

  外号为“梅菜”的包车老板向记者透露,每个包车老板下面都有一级代理人,而一级代理人可以寻找自己的代理人,称为二级代理人。二级代理人又可以再找自己的代理人……由老板到各级代理人,拉客团队形成“金字塔”结构,每个等级的代理人都可以按照拉客数量获得相应提成,“一级代理人的提成有10到20元不等。代理人多了,客流量也就多了。”

  今年寒假,“梅菜”的团队保持每天至少发两辆车,以47座的车为例,每位乘客100元,一辆车就可以收入4500元,“除去租车费3400元,还可以赚1000多元”。“关键看发车量。”“梅菜”向记者举例说,就在去年国庆前一天,他的团队一天发车量高达30辆,团队最终盈利10多万元。

  然而,在生意越做越大的同时,“梅菜”的担忧也越来越重。“最害怕出现交通事故,一次事故就可以让自己玩完。”他说,现在他正在探索一种新的盈利模式,既可以保证利润,也可以分散风险。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