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感的印证和考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陈亦冰

  岁末,又一条大学生见义勇为而献身的消息,让人震惊,令人叹息。2009年12月31日晚,浙江工业大学大三学生杨济源与同学在外出途中,因抓小偷而不幸被刺身亡,用他年轻的生命印证了自己生前的诺言:“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不可没有责任感。”

  两个多月前,为救两名意外落水的中学生,湖北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滔滔江水,用3条年轻的生命和无畏的勇气,践行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担当和社会责任。

  这些大学生的高贵品德引发了社会极大的反响和思考。有媒体评论,认为大学生在见义勇为的同时,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对此,笔者倒有另一种思考,在大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见义勇为之后,难道我们不该考问社会整体的责任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感?如果,在大学生下水救人的同时,在场的船民和其他游客都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如果,在杨济源勇抓小偷的时候,有更多的民众能挺身而出,群起而攻之;如果,各级相关职能部门能时刻坚守自己的岗位,切实保一方平安,那么,也许我们就不会留下那么多遗憾和叹息。

  社会风气需要有德行者来引领,但社会安定首先需要国家机器的有效保障。但愿又一条年轻生命的付出,能够唤醒整个社会的责任意识。

上一篇:道德缺失还是机制缺陷     下一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