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的脸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衡 韦尔申

  ■张杰

  日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艺术院承办的“建构之维——2010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该展汇聚了过去30年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20位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岳敏君、方立钧、林天苗、刘小东等的作品50余件(组),此外,数十件新作首次与公众见面。

  尽管中国当代艺术在30年的探索历程中取得了包括让西方艺术世界认可的艺术成果,尽管如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所说,“展览邀请的艺术家,大都经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与艺术发展的文化语境,他们不但在变化的社会条件下坚持探索,逐步树立起自己的艺术方向,更在不同的观念与语言领域中回应时代文化提出的课题,在表达方式上体现出创造的勇气与创新的热情,从而汇成中国当代艺术一方丰富的图景”,但以建构之维为意图的当代艺术依然让许多公众一脸迷惑或不知所云。这一方面说明,当代艺术在关照世界与自我时,走向更加自我和个性的方式,而非以往集体主义的表达方式。这对当代艺术来说,应该说已经在立足本土与现实的基础上,走上了一条良性的艺术创作之路,中国当代艺术自始至终的建构与发展也是以此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当代艺术虽然一直不为当代社会所理解,但它却以前所未有的正确姿势成长着,而且长出了自己的生态,长出了自己的系统世界,长出了属于自己的“建构之维”。这种相对比较正常的艺术生态,在于其纯粹性,因其先锋性排除其他一切可能参与其中的力量和噪音,这无疑保证了其不受羁绊的优势。可以说,个性主义及其质感是贴在中国当代艺术上最为鲜明的标签,它们来自每个艺术家在这个时代所表达的不可替代的独特感受,而这恰恰是当代艺术富有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对于对当代艺术感到陌生甚至不解的社会公众来说,这种对当代艺术的普遍性隔膜甚至排斥恰恰体现了一种正常的文化生态。大众流行文化常常以文化潮流或时代精神表象的形式来对抗个体审美,而对以自我个性为精神核心的当代艺术来说,大众审美与个体审美存在着一种天然对抗的力量。而在大众文化潮流中丧失个体判断力进而变得审美疲劳的大众,自然会对当代艺术所蕴含的个性主义及其质感产生一种审美惯性上的强烈不适感,但当代艺术作品恰恰是以个体的痛感或乐感来提醒着大众审美群体。

  因其个性差异,当代艺术家所使用的手段、质料和方式都会千差万别,甚至以迥异的方式呈现各自的艺术理念,这恰恰并非普通公众所谓的混乱,而是当代艺术因个性表达所带来的艺术质感,呈现出一种极其丰富而令人眼花缭乱的当代艺术生态。而这种生态状态不只和艺术家本身息息相关,而且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这与其他艺术家富有个性和成效的表达异曲同工,这恰恰就是当代艺术的意义。

  正如徐冰在阐释自己的两部当代艺术作品——《天书》和《地书》时所说,“事实上,这两本书有共同之处:不管你讲什么语言,也不管你是否受过教育,它们平等地对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而这也是每个艺术家都在一刻不停做着的相同性质的尝试——以个体差异性寻找这个世界的同一性,这大概也是“建构之维——2010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所蕴含的深意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