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用锻炼“大化工”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0-11-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接第一版)

  在科研和教学结合上,北京化工大学的教师们颇下了一番功夫。由于教学、实验内容可能相对滞后于科技的快速发展,教师们在科研基础上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设备。自制实验教学设备不仅满足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转化为产业化生产项目,被中科院等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采用。

  自1997年以来,化工原理实验室将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开发出流体流动阻力、动态过滤等10余种实验装置及相应软件,直接用于本科生教学,受益学生年均1200人。

  在学校精馏实验室,整整齐齐地摆着各种教学实验设备。国家级教学名师杨祖荣介绍说:“从1997年开始,老师们就开始自制教学设备,虽说是经费有限,但也培养了青年教师的能力。”从掌握技术原理到制造教学设备,需要诸多环节,每套设备的制作都吸收10名左右的本科生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北京化工大学的自制仪器设备已经形成了大化工系列和大物理系列,涉及大化工实验全过程。根据教学和科研需求开发的多功能过程与控制实验系统和仿真实习系统,已经在浙江大学等70多所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使用。

  学研交叉

  本科生介入前沿实验

  北京化工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大化工拔尖创新人才,这要求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中有所体现。为此,学校为学生搭建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为鼓励个性发展,学校压缩专业必修课学分,减少方向过细、过专的课程,形成了“基础+X”型培养方案,其中“X”可以是专业领域的前沿、实用性强的课程甚至是其他专业课程。

  为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学校在新生中开设研讨课,授课教师有学术名宿,亦有科研新锐,有长江学者,亦有“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专业前沿课程,由教师介绍课题与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同时,科研团队要接收本科生来实验室或校内外科技与产业研发基地实习、参加科研团队的科技活动、完成毕业环节、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潘军清,本科时对电池颇感兴趣,被安排进入实验室,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如今,他已经成为学校的名教师,不到30岁的他,已在电池领域小有名气。

  从2004年开始,学校启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在“基于兴趣、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下,这一计划已成为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的媒介和培养创新思维的平台。目前,学校已基本建立起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学校每年举办启动会、开题以及中期检查、成果展示等活动,2007年成为首批进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

  据姜广峰介绍,学校每年额外投入100万元用于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仅2010年就有1000多名本科生参与申报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300多名学生的80个项目获得资助,16项成果入选2010年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计划成果巡回展。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因材施教、优才优育。从2004年起,学校开办了理科实验班,3年完成本科学习任务,5年完成硕士、8年完成博士培养。2004级理科实验班学生师建军正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他说:“实验班使我们具有了坚实的理工基础,培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

  北京化工大学依托产学研结合,使更多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和创新性实践活动中,拥有了更宽松的个性化发展氛围。学校以实验班为基础的“大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2007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2008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