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坚守时代的精神高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0-11-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988年写作中的张炜,在那一年,他开始了《你在高原》的写作。

  著名作家张炜历时20年所创作的450万字、10卷本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被誉为2010年最大的文学事件之一,像一枚重磅炸弹打破文坛多年的疲软与沉寂。在一些文化网络论坛上,更是激起了连篇累牍的讨论,有人甚至称“中国作家终于可以在世界文坛上直起了腰杆”。 

  ■张杰  

  “今年张炜捧出10卷本的《你在高原》,文坛为之震撼,作为由主要人物贯穿始终的一体化作品,它可能是中外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部长篇小说。”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中国作协召开的“张炜《你在高原》作品研讨会”上如是说。《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表示,“其实作家出版社在宣传的时候也写了这句话,当时我给改了,我说不要作这么高调的宣传”。他认为一是这样说没有把握,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张炜本人的创作层面上,但经过大家的讨论,他觉得现在完全可以这样说了。

  张炜则表示“这部作品能够顺利出来,自己已经特别满足了”。在写作过程中,张炜经常把自己封闭在不同的不易被打扰的地方。在一个大雪封山的冬天,他在济南南部山区一间不通电也没有电话的山间小屋里,曾因高烧而差点送命,而且这类经历并非仅此一次。

  作家因作品而获得致敬

  在一个充斥着喧嚣的物质主义时代,不要说普通民众,即便是专业人士留给自己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除该书终审、作家出版社副总编杨德华完全通读过《你在高原》外,从出版到作品研讨会召开,从严格意义上说,只有很少几个人一字一句完整地读过这部作品。在研讨会上被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点名说已经读完整部作品的青年评论家李建军这样说,“实际上是翻了一遍,躺在床上把10本书看完,挨着看,吸引我的地方就会读得非常细,如果我觉得有些地方描写得非常复杂,叙事非常啰唆就会跳过去”。李建军说:“我把张炜的《你在高原》读下来,觉得它是有超人定力的作家完成的超人作品。10卷本的史诗性作品,对这个时代大众和自然的观察和思考,里面看不出自我陶醉的小情调,也看不到‘80后’津津乐道的时尚主题。张炜的主题总是沉重的,与这种沉重相对应的是它的叙述方式是凝重的,它考验着读者的耐心和承受力。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这几乎意味着一种高傲的蔑视,但我认为在一个写作市场和时尚普遍的消费时代,尤其需要这样逆流而上的反叛,因为只有这样的反叛,才能给我们崭新的小说,才能拓展我们的精神。”

  何建明在谈到《你在高原》出版经过时依然显得十分激动,他对作家本人及其作品所持有的敬意,令人对一个物质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出版者,同样油然而生敬意。他说:“作为一名写作的同行,我本人对张炜的创作精神表示极其敬佩,像张炜这种创作精神和创作行为,对当代作家以及全世界作家都有榜样意义,因为今天作家的创造态度有一种功利心。当时编辑问我出不出这本书时,我第一感觉是了不得,作品文字之大了不得,张炜用20年时间创作这个作品了不得。我们要为《你在高原》投入六七百万元,我们干不干?干!为同行张炜干,为怀疑中国没有大作品干,我们坚持相信张炜的作品绝对具有当代的一流水平。我和我的同事们充满了自豪感,我们认为值得为作家做这样的工作。现在精装版和简装版总共发了8000多套,《你在高原》如此长,销售已经证明了它的文学价值。”

  “这部凝结了作者20余年心血和劳动的作品,不仅让张炜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也是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有重量的新收获。作为他的同行,当我收到这10卷‘长河’之作时,惊奇和感佩之情油然而生,欣喜和‘嫉妒’之意也在心中并存。我以为,作者对《你在高原》的起意,他所抱有的雄心、大念和不屈的韧性,都值得我们在品评它时,也能有如它的作者对待它的那般耐心和诚意。”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这样评价。她和张炜等一批作家于上世纪80年代一同走上文坛的重要位置,对彼此的文学作品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她对与自己同时代的作家张炜的创作有着更为接近的精神感念。

  中宣部文艺局评论家梁鸿鹰则称张炜的写作,“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朝圣,更是一种张扬自己的行为。他用450万字让人们恢复记忆,唤起激情,从而给人们意外的满足”。

  在此研讨会上,几乎所有评论家的发言一开始即先向作家张炜及其作品《你在高原》表达自己的敬意——对张炜20年对一部长篇小说的坚持写作,对他数十年如一日对精神的坚守,结果研讨会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向作家及其作品表示敬意的会议。

  张炜此前曾感慨说,过去20年除了《你在高原》和其他作品的写作,另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写作了《精神的背景》这一曾引起广泛争议的文章。这一事件与上世纪他和王蒙、张承志等共同引出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不同的是由原来的“团体式”,转变为现在张炜个体式的为精神的孤军奋战。

  时代精神的“清明上河图”

  可以看出,对于《你在高原》这部宏大的作品来说,研讨会组织者对其解读和评论的可能性可谓费心费神,最后终于找到一种具有结构或解构主义色彩的解读和评论方式。出于对消费时代评论家及读者的阅读理解,每位参与研讨的评论家被分配细读《你在高原》10卷本中的一册,最后还是有几位评论家坚持通读了一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研讨会发明了一种盲人摸象式的解构作品的方法,这样说毫无贬义,而是更加显示出组织者在信息时代对一部作品研讨的驾驭能力,像面对一座巨大而复杂的建筑,这种方式使研讨会易于把握并呈现这一建筑的宏大结构、巨大规模及其庞然形制。

  《你在高原》令铁凝想到的是宋人名画《清明上河图》——在数米长卷上,整个汴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景致尽收眼底,气韵宏阔,而局部细节上,哪怕一个人物的眉眼表情都纤毫毕现。铁凝认为《你在高原》即是这样一部作品。她表示,在某种程度上,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积极达观的精神立场和充满诗性的情感表达,构成了《你在高原》这部作品的思想基调,凸现出它超拔脱俗的品貌。就艺术而言,这部作品以450万字的鸿篇巨制,精心打造了一个人物众多、色彩斑斓的小说世界。铁凝对于小说叙事操作同样有着熟练的技术经验,她表示在这部作品问世之初,许多人,包括一些文学界的同人,都误以为这是作者多年创作的合集,充其量是多部小说的系列,但真正阅读作品后才发现,这部作品有着统一的构思、贯穿始终的人物、相对连贯的故事背景和独特的语言风格,稍有小说写作经验的人都会知道,长篇小说的结构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也是最考验作者心智和驾驭能力之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明说自己第一次听到《你在高原》时正在开车,听说张炜写了10卷本、450万字的书时,他突然间踩了一下急刹车,差一点造成后面车辆的追尾,然后一路摇摇晃晃开到家。

  为什么会这样呢?陈晓明说,张炜是他非常敬重的一位作家,他当时想张炜只要写一部或者两卷、三卷,他毫无疑问会站在汉语写作的制高点上,但他为什么写10卷?一个人能有多大的力量?当时他非常想不通。后来收到《你在高原》后,很长时间他一直不敢看它,原因是怕看了之后,张炜的形象会在他心中瓦解。因为他不相信有奇迹会发生。直到要开研讨会了,他才开始读。

  第一次拿上手的是第一卷《家族》,他说那天他被它打动了,接着拿起第二卷《忆阿雅》来读,那一夜他又没有睡觉。陈晓明称自己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他这次使用了“奇迹”这个词语。难道真会有奇迹发生、汉语文学能有奇迹吗?最后他认为《忆阿雅》就是奇迹。他说包括《我的田园》在内他读了4卷半,其中至少有两卷他觉得极其精彩。这让他充满感慨,他说在10卷之中有四五卷能够写得极其精彩就了不起了。如果汉语文学有高原,《你在高原》就是高原;如果汉语文学有脊梁,《你在高原》就是脊梁。

  陈晓明觉得自己被击败了。为什么被击败?因为他原来认为汉语文学是我们所不能驾驭的。他表示一般作品我们能驾驭,但是发现《你在高原》不能够驾驭,不能够把它说清楚,它超出了现有的文学理论和支持,他觉得它产生了很多的东西,衍生出汉语文学的很多东西。他觉得《你在高原》成功驾驭了现代汉语及现代汉语精神。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评论家张炯则称张炜是巴尔扎克式的作家。他表示《你在高原》构思的宏伟性,使张炜成功地把自己的作品变成一部特定时代和丰富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它不仅有历史的纵深感,也不仅为读者展现了历史和现实的种种矛盾,还呈现出人物丰富深邃复杂的精神世界,诸如他们的爱和恨、欢乐与痛苦、崇高与卑鄙、正义的追求与道德的沉沦等。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思和表示,《你在高原》让他想到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他觉得张炜成功再现了罗曼·罗兰式的精神世界。他感觉张炜像罗曼·罗兰一样,对人类的精神追求一如既往地向往并且付诸实践。中国很多作家习惯在浑浊的世界里看问题,而张炜则始终跳出这个浑浊世界,他在浑浊世界上面创造了一个精神世界、一个清的世界。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人类走向高尚的精神境界,这种人文主义精神一直延伸到法国浪漫主义、雨果、罗曼·罗兰和俄罗斯文学,形成一个追求精神理想的家谱,这个家谱在中国就落到了张炜身上。他认为在一个价值和理想被颠覆的时代读《你在高原》更具特殊意义。

  葡萄园里的哈姆雷特

  随着研讨的深入,一个精神理想主义者的形象渐渐清晰呈现出来,执著于精神家园的持久而超人式的营造,张炜像一个他笔下日夜坚守精神葡萄园的哈姆雷特,被自己的作品成功塑造为一个大地精神及其伦理与民间精神的守望者。

  26年前,评论家雷达曾给张炜写过一封关于农村题材创作的信,把他的一个人物比作葡萄园的哈姆雷特。他认为,实际上20多年来,张炜自己也是一个哈姆雷特,固守着宁静的葡萄园,默默思考着生与死、功利主义与永恒价值、技术与道德律之类的终极问题,对抗着市场化和现代工具对精神家园的蚕食。有人认为在一个物质主义的时代,这种牧歌式的理想是不是显得有些天真。然而,事实证明张炜的坚守是有意义的。雷达有些激动地称《你在高原》“是一部大地之书、自然之书和道德之书”。

  鲁迅文学院副院长、评论家施战军之前读过张炜很多作品,但他觉得《你在高原》给他一种十分新奇的感觉,“它的笔法是那么不同,人物设置之间的区别性非常明显”。这让他非常惊讶,他说是什么样的作家才会有这样的头脑和这样的心,创作出这样的作品来。施战军对此称“自己感觉非常震惊”。因为他在《你在高原》里,看到它既有托尔斯泰式的容量,又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繁复和罗曼·罗兰式的对人类精神的思考,还有鲁迅的冷静和深刻,尤其有一种屈原式的彻痛和雨果式对情感的痛惜和深究。他认为在第三卷《海客谈瀛洲》里,张炜把一个物质的、物理的海,变成历史之海、时代之海、内心之海,这已演变为一个沧海寻人的主题,他觉得这是张炜了不起的地方。他说张炜的写作,在这样一个沧海式的时代里,不仅可以使岛屿出现,还可能慢慢隆起另一个时代。

  沈阳师大贺绍俊称张炜是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作家,而《你在高原》则是“一个作家伟大的行为艺术”。他觉得张炜的写作,实际上是在证明一个作家存在的意义。他认为《你在高原》,相对于张炜以前的写作有一个明显转变:从上世纪80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转变为现在的精神之旅,让他觉得他像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永不舍弃现实的平原,屡战屡败,并且屡败屡战。为什么能够屡败屡战呢?因为有一个西部高原的精神理想支撑着他。

  张炜在3个多小时的研讨过程中始终没有离开,他表示“感谢的话很多,说不完,只能简单地说,我想说,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大家这么忙,我用这么多文字去打扰大家,心里非常不安。”他提到钦佩何建明及作家出版社的魄力时,特别谈到作家出版社副总编杨德华在病得很严重的情况下——在《你在高原》编辑期间动过4次手术,“历次和我交谈,两遍通读,提出了无数的问题和建议,使我的作品最后能够完善”,并感谢中国作协和作家出版社用最强的队伍出版《你在高原》,他说自己“心里充满感激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