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我们致力于教育规律的回归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0-11-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巴州二中在让理念变成现实的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创造”二字的精髓。

  在管理上,巴州二中勇于创新,实行扁平化管理。学校领导班子在认识到教育专家几乎都集中在教学一线的现实后,在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把管理重心下移,建立了科学、高效、务实的“扁平化”管理体制。学校实行校长室、年级组与教研组、导师小组与备课小组三级管理制——第一层级各校区采用校长授权制、第二层级重点抓年级组、第三层级重点抓备课组,以弥补教研组管理力度的先天不足。同时,巴州二中还创造性地开创了“双十字”管理模式,即以教研组为纵坐标、以年级组为横坐标的“大十字”和以备课组为纵坐标、以班级导师小组为横坐标的“小十字”管理模式,这样做,双管齐下、双重管理、形成网络,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

  邢耀华说:“这样的创新做法,在人本、个性与创造的基础之上强调执行与效益,形成了相对理想的组织形式与管理构架。这对加强学校管理力度、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校风学风建设无疑具有强大的效力。”

  单就纸笔测试而言,巴州二中就有“开卷考”、“分项考试”、“重考”、“免考”等形式,学生的成绩不局限于一次考试,最后得分基于他一贯的表现。一次班会上的表现、一次集体活动情况、一次课堂发言、一次小组作业的发挥等等都被计入该学生的总成绩。更有创意的是,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他还可以要求参加第二次考试,将最好的成绩作为最后成绩记入档案。为了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卓有成效,巴州二中高中部开设了3门校本选修课,天文地理国际时政心理辅导包罗万象;而初中部则先后开了200多个专题供学生选择。所有的选修课程都实行学分制管理、走班式上课,形成了巴州二中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

  在“一切活动都是课”的大课程理念下,巴州二中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不管校园内外,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艺术实践、科技活动、各学科活动周都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学校文学社、古筝社、管乐队、舞蹈队、围棋社、书画社等各种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早在200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将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习惯作为中学课改的目标之一时,巴州二中就将其视为课改的重点,进行设计实践探究。新疆2008年秋季进入新课改,现处于研究性学习推行的第三个年头,而巴州二中已经收获了累累硕果——由教师杨玲主编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指导和案例精选》已成为校本课程,翻开巴州二中的研究性学习成果集,《语言魅力研究》、《库尔勒地区校服调查》、《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研究》、《十万元人民币投资》、《建筑设计对库尔勒市民生活及工作的心理影响》、《书商的利润从何而来》等课题既贴近实际又生动鲜活,内容涉及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眼界之开阔、思考之深入,都让人们对这群刚刚进入高一的孩子感到佩服。

  在研究性学习中,为了完成《书商的利润从何而来》这一课题,学生们不辞辛劳地到图书批发市场实地考察,走访书店书商,了解书店的运作程序,并对采访过程进行录音和拍照,同时还打电话给中铁快运了解书籍从北京到乌鲁木齐再到库尔勒这一路的运费,最后根据到手的资料,利用函数图像对书的折后价、销售价、批发价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数据分析,绘制成图,其间的艰苦和劳累让这些孩子们大受锻炼。这些研究过程看似琐碎而繁杂,但学生们还是以极大的耐心和创造力成功完成,并从中培养了自己归纳、演绎、反证等数学思维能力,养成了科学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还增长了人际交往的学问。课题结题时,学生们骄傲地说:“在研究过程中,无论是遭遇热情还是白眼,我们都能面对了!”

  课程改革给巴州二中带来了一个又一个荣誉:2005年,获得自治区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活动一等奖;2006年,教师杨玲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届语文录像课大赛获一等奖;教师李博获全区中青年教师音乐教师优秀课评比一等奖,此外还有11名教师在各项比赛中获奖。23名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在自治区以上级别刊物上发表。2008年,巴州二中先后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生生源基地学校;2009年,学校组团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总决赛,获得第一;2010年,学校老师参加自治区教学课改成果评选活动,有23人获奖。其中教师杨玲的《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性学习的高中语文课堂构思》、《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指导及精选案例》被评为自治区一等奖,并选送全国参赛,又获一等奖。

  邢耀华说,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发展了教师、成就了教师,又培养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没有好的德育就没有好的成才基础——

  重德育,砌好学生成长“防火墙”

  为给学生砌起一道让学生健康成长的 “防火墙”,防止各种不良习气的侵蚀,不断培养学生的“免疫力”。巴州二中决定从孝心教育开始,让学生学会感恩。

  巴州二中党委书记秦建中说,学校把孝心教育,融于思想道德教育之中,通过孝心教育弘扬传统美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开展教育活动之前,学校让各班班主任进行了一个调查活动,让知道父母生日的同学举手,结果举手的人寥寥无几。学校针对这件事,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教育,让学生找一找自己名字的由来,忆一忆个人成长的经历,写一写赞美父母的诗文,回家时为父亲洗一次脚,为母亲梳一次头……使学生在孝敬父母中,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洗礼,感受到成长的责任,从而形成对祖国的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同学的爱。

  多年来,学校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和公休日等教育时机,号召学生自觉行动起来,以反哺之心孝敬父母,深入思考“羊有跪乳恩,鸦有反哺孝”的亲情内涵。学校还实施了“亲情作业——让爱伴孩子成长”工程。具体内容为:为家人做一顿饭;送父母一件礼物,给父母写一张贺卡或者一封信;帮父母打扫一次卫生;给父母洗洗头、洗洗脚、捶捶背、揉揉肩;陪父母聊聊天等“六个一”亲情教育活动。使同学们深深认识到一个道理:“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不可能爱他人,爱祖国。学会做人是最重要的!”

  高一(7)班的一个学生在征文中这样写道:“我的父母在深圳打工,我曾为此自豪,当我放假到深圳,看父母在快节奏的都市里为我的学费日夜拼搏,毫无怨言,还对别人自豪地说,自己的儿子在读高中呢!我没有权利不遵纪守法,没有权利不好好学习!”

  秦建中说,通过这项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校正气上升,同学间打架斗殴的现象消失了,逃学上网的没有了。学校还专门设立心理健康“阳光屋”热线电话,配备了1名心理学专业教师、4名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担任心理健康医生。开设了心理健康“阳光屋”信箱、博客、QQ号码。

  巴州二中有这样一个育人理念:孩子们不仅是来读书的,更重要的是来学做人的。所以学校选中了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采取了一系列激发学生信心的扎实措施。

  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以活动为载体,以文化为引导,以队伍建设为保障的德育管理体系。确立了以“三条主线”为实施道德教育的主体。以德育分管校长——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为主体的常规德育工作体系,加强德育的日常管理,促进德育活动的开展及德育课题的研究;以教学分管校长、教务处、教研室、年级组、学科组教师为主体的学科德育体系,保证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以团委——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为主体的自我道德教育体系,使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同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德育体系。三条主线、三个维度紧密结合,形成合力,从而构建起中学生立体化道德教育的实施、运作体系。

  与此同时,巴州二中还成立了高中课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制定了《巴州二中高中课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行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前完成。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进行,由班主任填写评语并报德育处审查后,在公示栏予以公示并存入学生档案袋中。综合素质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巴州二中的德育借助于多种途径来充分发挥各方面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明确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的职责,寓道德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做到齐抓共管、标本兼治。最清楚地感受到孩子成长发展过程的巴州二中家长们都说:“我们孩子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巴州二中长期的素质教育!”

  巴州二中高度重视德育科研工作,学校申报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研究”课题,通过了自治区重点课题立项审批。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学术研讨会上,巴州二中课题研究获优秀成果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两位教师被评为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在第七、八届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学校两次荣获“集体一等奖”及“先进学校”称号,59人获得奖项。

  没有好的校园文化就没有好的育人环境——

  抓建设,打造属于巴州二中的品牌校园文化

  邢耀华认为,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来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些影响甚至是一生的,因此,一定要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

  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浓郁和谐的校园文化渗透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是巴州二中的一项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多样化也是巴州二中的特色之一,巴州二中不仅创造了和谐而高效的管理文化,在实现了“净化、绿化、美化、信息化”的校园里,环境也成就了一种流动的文化。

  校长讲解《三字经》,推出班级日志管理策略,以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等,现在,校园里弥漫着厚重博学的人文底蕴,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达到了“让一草一木说话,让一砖一瓦动情”这个境界。

  每年举办一次为期一周的“文化艺术节”,以专题活动的形式,集中展示巴州二中学生在科技创新和文化艺术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坚持以人为本,弘扬校园文化,学校抓住校园广播、班级板报、宣传标语、主题班会等阵地,大力弘扬校园文化。学校以“和谐成长,各有特长”为目标,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抓实文化课教学,夯实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同时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大力开展体音美特长教育,使学生健康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巴州二中在体育、艺术类特长生的培养上也获得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自我特色。学生田径队、男子篮球队、女子篮球队、女子排球队、乒乓球队健全。常年坚持训练,近年先后取得较好成绩。学校还创建了“巴州二中学生合唱团”、街舞社等,从而形成体音美劳科为一体的帮助学生成长的素质教育体系,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运动中得到升华,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

  邢耀华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在以课堂为基点,培养学生形成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创新的能力的同时,还注重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立了“青少年科技制作小组”、“机器人试制研修小组”、车模兴趣小组,航模兴趣小组、计算机兴趣小组,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为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发展营造环境。

  在第十三届“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模大赛新疆地区决赛中,刘玉龙、兰鑫同学获第一名,团体一等奖,校队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团体第四名;杨朝同学获第十二届“奥迪杯”全国青少年四驱车模比赛第八名;刘震同学荣获第十二届“飞向北京”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比赛第三名。

  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带动了学习成绩的稳步上升。尤其高考成绩,各项指标在原有基础上,同比增长,稳中有升。近3年来,高考上线率均达98.55%。考入国家“985工程”大学名录排名前十院校的学生就有155人,“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有198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