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背后有儿童文学的影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0-1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孙建国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深度阅读】

  小学语文教育必须始终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在儿童文学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育应更加呵护和尊重童心,开发和发展童心,让语文成为真正能提高儿童母语素养和精神品质的学科

  ■成尚荣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是一个深刻的时代命题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是个老话题。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学语文教材中应不应该有儿童文学作品,就引起过论战。论战的结果以陈鹤琴先生的《“鸟言兽语的读物”应当打破吗》作结。陈鹤琴说:“我要慎重声明的,鸟言兽语的读物,自有它的相当地位,相当价值,我们成人是没有权力去剥夺儿童所需要的东西的,好像我们不能剥夺小孩吃奶的那一种权利一样。”所谓鸟言兽语读物,说的就是童话、寓言等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成长,它像小孩子不可缺少的“奶”,是宝贵的天然的精神食粮。

  如果说那场争论的主题是儿童文学能不能在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话,那么新中国成立后,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的关系,实则偏向儿童文学作品在语文教育中的宗旨究竟是什么。从对“文革”那段时期儿童文学作品的反思来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认为儿童文学应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人们甚至把儿童文学异化为儿童教育的工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近创作的幼儿童话《小猫钓鱼》是个典型的例子。有人就表示,儿童文学“如果不是来自活生生的人的生活,而是来自某个教育观念的话,它非但不能给人们心灵的感悟,反而将那本来正确的观念弄得令人怀疑”。

  改革开放后,我国儿童文学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春天,尤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已提升到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的文化地位、价值取向的层面,由此更深入地讨论儿童文学及其对语文教育的变革性影响。显然,这样的讨论超越了学科教育,关涉到儿童立场问题。所以,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是一个极富时代意义的话题,是关于语文教育与儿童教育发展的深刻命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省泰州师专孙建国副教授著的《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通过8年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在儿童文学视野下,变革小学语文教学、构建儿童文学教学模式的途径。该书的出版,表达了孙建国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追寻,表现了他专业的敏锐、改革的勇气以及学术研究的实力。无疑,这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着鲜明的导向性。

  儿童文学促进儿童发展需要落实在语文教学上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80寿辰时,邀请J.K.罗琳和其他儿童文学作家、演员,以及200位哈利·波特的“小粉丝”来参加茶话会。茶话会上首先做了一个游戏:女王心爱的手袋不见了,请大家帮她在白金汉宫后的花园里寻找。来宾们四处搜寻,结果发现,在草丛里、小河旁、大树下、鲜花中,都躺着一本本儿童文学作品,其中既有童话,也有小说、绘本。看来,寻找手袋不是目的,真正的用意是去寻找儿童文学作品。伊丽莎白最后说:“今天,我们真高兴,有了一个童话般的结局——从此,我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孙建国期盼重新定位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以至整个儿童教育中的地位。的确,儿童文学不仅给儿童,也给成人带来了童话般的幸福。如今,儿童文学正张开双手向我们发出深情的呼唤:让我们和整个语文教育一起,用力去推动地球、推动世界,给孩子一个美好的世界,给世界留下最美好的孩子。

  儿童文学可以推动世界,也可以促进儿童发展,而这样的推动很重要的一点,是落实在语文教学上。不过,究竟是怎么推动的,我们往往还没理清思路,找到办法。在这方面,孙建国作出了较好的回答。他认为,“儿童文学具有穿越时空的精神生命力”。他以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提出的“儿童文学三大母题”——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为基础,阐述了儿童文学所折射的精神生命力,使其本身的精神意义和文化价值得到了空前的升华。而且,儿童文学推动着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转型,并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课程资源,丰盈了语文资源。儿童文学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体,并以此建构小学语文教材体系。

  孙建国得出的结论是:在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育必须改革,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从学习取向到成长取向”。关键词是发展、人性、温暖、游戏、快乐、创造,等等。儿童文学的全新理念对小学语文传统的教学理念带来的是冲击,它又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粘合在一起,给我们带来从观念到话语、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灵魂的变革的惊喜。这样的见解具有创新的意义,给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启示。

  在研究了以上基本问题以后,孙建国对儿童文学与阅读教学,儿童文学与作文教学,小语教材中的童话教学、寓言教学、诗歌教学、散文教学等,分别作了具体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他把基础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联系起来,引导教师基于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基于理论对实践进行反思,这对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语文素养、改进语文教学是极有价值的。

  小学语文教师应是儿童文学的热爱者、创作者和推广者

  该书就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师的关系进行了专题研究。作者指出,当下的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普遍欠缺。这种状况既影响儿童文学教育功能的真正实现,也影响着语文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亟待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的确,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尽管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缺少推动专业发展的机制,一些教师处在“被发展”的状态,对专业的理解比较狭隘,往往局限在学科专业上,又常常陷入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泥淖。

  正是在这方面,儿童文学作品进入小学语文教学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儿童文学不仅滋养儿童的心灵,也浸润着教师的心灵。儿童文学是关于儿童的,但不是小儿科,而是很崇高。教师在与儿童共同阅读中,体会崇高,追求伟大,和孩子的心灵共同成长。所以,孙建国真诚地希望小学语文教师成为儿童文学的热爱者和忠实的阅读者。不仅如此,他还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具有创作儿童文学的独特优势:与儿童一起生活的时间最长,和儿童接触的机会最多,对儿童的观察会更仔细。从某个角度来说,小学语文教师最贴近儿童,最了解儿童,最懂得儿童的生活和话语方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成为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力量,应当成为儿童文学创作的后备军。事实证明,不少语文教师已经成为儿童文学的创作者,不少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正是从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中走出来的。

  儿童文学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是小中见大的题目,是很有分量的题目。孙建国为此写了一篇大文章,值得肯定和赞许。总览全书,不难发现,他的研究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正如朱自强教授所说:“儿童研究先于语文教育研究。”无论是作家,还是研究者、一线教师,都应“钻进儿童圈子里去”,走进儿童世界,走进儿童心灵。唯此,才会有真正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也才会有真正优秀的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