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解读高招改革设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0-11-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于建坤

  近日,北京大学11位教授联名上书周其凤校长,要求改革“唯高考分数论”的招生体制,建议在高考招生中实行笔试加面试。11位教授的联名信不仅引起了北大的重视,而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公众关心的几个问题,记者采访了11位教授之一的北大本科教育改革战略研究小组召集人、中文系副主任陈跃红教授。

  教授联名信希望按办学特点招生

  11位教授在联名信中呼吁,改革“唯高考分数论”的招生体制。信中指出,目前北大招生实行的是一种“唯高考分数论”的招生体制,导致学校招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被动地根据分数划线后的“争抢生源”。这种招生体制不符合北大选拔创新型、引领型人才的目标,难以体现北大的个性和办学特点,也难以引导中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教授们建议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即在以中学学习情况和高考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考生提交申请和多学科专家团队面试的环节,加强对学生求学意愿动机、平时表现、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以此综合决定是否录取。

  陈跃红认为,凡高水平的大学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办学目标,也都会在招生方面突出其办学特色要求,而在“唯高考分数论”的招生体制下,高校无法根据自身需求选拔学生,面对少数虽然分数高但不一定适合本校培养的学生无法淘汰,面对略低几分的优秀考生也爱莫能助,难以凸显人才培养的特色和水平。另外,包括品德、意志、体质、情感、兴趣、志向、习惯等在内的诸多重要素质都是高考难以有效考查的。

  陈跃红说,高考录取实行笔试加面试的方式,可以解决当前高校招生录取中的拉高分考生和抢“状元”的问题,使招生工作回归到各取所需、量才录用的本义。这个方案如果能够得到校方、教育行政主管单位和省市招办的认可,进行试点,在某种意义上可能触动当下的高考制度,改变高考录取中“千校一面”、“万人一面”的情况,使大学能够按照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个性特点选人,引导中学真正推行素质教育

  用制度杜绝可能产生的腐败漏洞

  公众最关心的热点是,这个建议的初衷虽然很好,但如何保证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变味,参加面试的教授手中有那么大的裁量权,怎样抵挡住来自各方的人情关系网?

  陈跃红很熟悉高校怎样到各地招生。每年招生的时候,许多高校成立不同省份的招生组,成员从两三人到十几人不等,他们要进入各地区和重点中学寻找生源。陈跃红认为,如果一个人或一个招生组在一个地区招生时间长了,腐败风险就会出现,这样的案例已经不少了。

  按照11位教授的建议,新的面试方式在考后进行。陈跃红解释说,要从程序和机制上减少风险,参加面试的教授选拔应该有专门的机制。具体说,就是要通过三道“防火墙”杜绝腐败的产生:

  一是实行省籍回避制。举例说,如果面试教授是江苏籍人,那他就不能参加江苏省的面试;如果是四川籍,就不能参加四川省的面试。

  二是实行抽签制。通知教授参加培训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去哪个省,直到临出发前才抽签决定,以杜绝其间可能产生的人为干扰因素。

  三是在面试中,面试教授不能互相交谈,各自打分,由当地招办监督。在这种面试机制下,家长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在24小时内搞定5个面试教授。

  考后面试不会增加学校和考生成本

  有人认为,北大教授们的建议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果降低最低录取控制线,扩大面试数量,将会增加海量的报考者。陈跃红却不这么看,因为北大每年的招生数量是一定的,在各省招生名额受招生总量限制,大多数省市的招生数基本上在30至40人。能够达到报考北大分数的考生并不会海量增加。如果说按录取人数的200%确定参加面试,那么,一个省5位面试教授,每次面试用1小时,全天可以进行8组面试,一天下来就可以面试40个考生,两天就可以面试完80个考生。这个工作量是可以完成的。

  从考生的角度讲,现有体制的招生组和招生人员与考生之间要经过多次联系沟通,进行预录取后,考生再正式报考北大,考生花费的成本也是不小的。从农村考生的角度来讲,面试也不存在增大成本的问题。因为能够报考北大的农村考生都是当地优秀的学生,可以说,能进入北大录取范围的考生都集中到全国200至300所重点中学。如果面试教授到各省省会甚至地市面试,那么是不会增加多少成本的。

  对于北大教授的改革建议,很多人认为具有积极的意义。清华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杨建宇认为,在高考中增加面试,是一种很好的探索,现在国际上最好的测试方法就是面试,面对面交流,可以考查很多考生笔试中发现不了的问题。北大教授们勇于承担的精神可嘉,应该进行试点,在探索中不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