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面临规范难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今年的普通话推广宣传周开幕式上,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内地普通话普及率已超过54%,普通话作为国家规范语言已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由于受到方言、外语以及网络语言的冲击,普通话也面临着规范难题。

  “请讲普通话”,在公共服务窗口常常贴着这样的提示语。社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加,让语言规范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前,中国正经历着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有流动人口超过2亿,这让普通话的推广显得更加必要。

  然而,在社会范围内推广普通话并非易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增多,外语开始掺杂在普通话之中,信息化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让普通话正受到网络语言的渗透。另外,中国56个民族使用着约80种语言,仅汉语就被分成七大方言、数十种次方言与多种土语。“我们现在的语言生活更加丰富,但是语言文字工作也更加复杂。”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登峰说。

  今年7月,在广东掀起了一场以保护粤语为主导的“方言保卫战”。一些人认为普通话太过强势,对其推而广之,势必影响方言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教师张继波指出,其实在语言背后也有其经济的隐性推动力,比如近年来南方语系的崛起正是经济发展在文化层面的体现。

  如果将方言对普通话的冲击归结于经济因素,那么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普通话推广是否更容易呢?贵州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推普”最大的障碍在于市民的需求度不够,人们习惯了用方言交流,不愿意开口讲普通话。由此看来,无论经济发达与否,方言都是当地居民的首选。

  普通话推广的困难不仅仅来自方言,外语也成为一大阻碍。王登峰举例说:“机场在用汉语广播说到地名时用洋腔调,而不是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外语的使用其实已经越位了,它在挤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

  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一部规劝性的法律,并没有严格的惩罚性条款,所以执行起来相对较难。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司原司长杨光说:“目前的推普工作缺乏有力的监督、制约和执法机制。这方面还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还要做大量协调工作。”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