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华筠 舞蹈点燃心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0-12-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资华筠

  作为杰出的舞蹈表演艺术家,资华筠的代表性首演舞目《飞天》、《孔雀舞》、《长虹颂》、《思乡曲》、《金梭与银梭》等曾标志了新中国舞蹈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本报记者 张树伟

  日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舞蹈家协会、北京舞蹈学院主办的“资华筠舞蹈艺术生涯60年·荣膺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终身研究员学术交流会暨《甲子归哺——资华筠舞蹈艺术生涯60年纪念文集》首发式”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舞蹈家协会、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日本等地的艺术家专门为活动发来贺信、贺电,中国文联和各主办单位、协作机构的领导、资华筠的朋友和学生等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朋友眼里,她常常被称为“小资”,尽管这个“小资”已经有60年的舞蹈艺术生涯,被人们尊称为“资先生”。但朋友们仍亲昵地称她为“小资”,这里面有友谊,有亲昵,有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感喟。资华筠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60年的光阴飞驰而过,那‘一瞬间’的抉择恍如昨日。”

  那“一瞬间”是要回到1950年,那年夏天,资华筠初中毕业考试前夕,父亲带她观看了一部名为《人民胜利万岁》的大型歌舞剧。后来资华筠说,这是她有生以来看过的最美好的演出。她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我第一次感到艺术竟有如此大的能量,它可以点燃人的心灵。”有一天,在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工作的唐满城来到她家做客,说了一个看似和她无关的消息,中戏舞蹈团正在招考少年班。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资华筠在学校发的升学表格第一志愿上填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

  那时,资华筠的毕业成绩全年级第一,老师都对她的未来寄予厚望,大家都想说服她去南开中学,政治老师对资华筠说:“你们这批学生将有幸参加祖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通过你们的努力可以使许多高耸的烟囱冒出青烟——落后的农业国将拥有自己的重工业。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责任呢?”资华筠回答道:“舞蹈可以点燃人的心灵,比烟囱冒烟更重要。”

  经过努力,资华筠在中戏舞蹈团开始自己的舞蹈生涯。

  此后就是舞蹈点燃心灵的60年,1951年至1952年她入选中国青年文工团,参加国际舞蹈比赛和国际文化交流,1952年至1987年历任中央歌舞团独舞、领衔演员、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作为杰出的舞蹈表演艺术家,她的代表性首演舞目《飞天》、《孔雀舞》、《长虹颂》、《思乡曲》、《金梭与银梭》等曾标志了新中国舞蹈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1987年至1999年,资华筠出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主持、参与国家“八五”至“十一五”规划艺术科研重点课题,如《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中国舞蹈》、《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中国大百科全书(二版)》、《中国艺术科研大系·舞蹈学》等,主要著述有《舞蹈生态学导论》(合著)、《黛尔勃西荷拉遐想——舞蹈艺术欣赏》、《舞艺·舞理》(中英文)、《舞思》等。作为权威性的舞蹈理论家,其舞蹈批评以倡导“三真”精神和对当代舞蹈思潮敏锐、犀利的舆情分析为特点,对当代舞蹈创作具有较大影响和引领作用。其理论著述以创建“舞蹈生态学”为代表,注重对舞蹈本体特质的科学化分析、民族文化特异性研究以及艺术与人文、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探索,为舞蹈学科的基础理论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她身体力行地投入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提出的“非遗保护中的优质基因传承”等论点在学界具有广泛影响。作为文化交流使者,她曾出访亚、欧、美、澳、非的50多个国家,从事国际文化交流,获得过多项国际奖励。资华筠现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评议委员会副主任,舞蹈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生导师,任5至10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全球艺术委员会执委(1997—2002),兼多种社会职务及国际职务。2010年11月,荣膺首批“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成为中国舞学界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认为:“作为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资华筠对她个人利益之外的公共事务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从数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到她对周围人与事的臧否与牵挂;从提议在天安门广场为普通民众修建公共厕所,到为了保护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呼吁、奋斗,应该说,她作为一个公众知识分子的形象是高大的,虽然这个角色身上的光辉没有舞蹈家在聚光灯下那样耀眼夺目。尤其在她年已古稀并身染重病的情况下,她仍然积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诸项工作,并身体力行,令人不禁在敬佩的同时感叹她生命力的旺盛与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