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播洒希望的东农人
■东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徐梅
写在前面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基本职能,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促进大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主要实践活动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我们的教师不仅能在实验室里作课题,更应该到生产实际中去发现课题。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和科研实践才能贴近社会需要,才能贴近生产实际,才能贴近“三农”需求;只要我们真正地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将新理念、新科技、新成果带给广大农村农民,就能切实提高我们知识和成果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
近年来,向市、县(区)、乡(镇)选派中青年专家,已逐渐成为我校面向社会办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借助这一途径,不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也为学校培养了人才、锻炼了干部,我们的大学也在社会服务中找准了办学方向,提升了办学水平,推动了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东北农业大学服务“三农”的历程,自建校之初确立“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服务”的办学方针开始,就书写了一部学校与农业、农村、农民相互交融的历史。当穿越了一个甲子的岁月沧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祖国北疆广袤的黑土地仍然是她难以割舍的情结。
2008年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深入到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生产一线,开展与乡村结对帮扶,协力破解发展难题,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为响应国家号召,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春天,面对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面对龙江农民脱贫致富缺科技、缺经验、缺指导,而学校专家有技术、有成果、有项目,却缺少转化的途径和场所、难于指导生产实践这一突出矛盾,东北农业大学党委与大庆市委组织部共同研究决定,以大庆市两县一区为试点,集中选派33名学有所长、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专家,深入基层乡镇村屯开展科技服务,打通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深入生产第一线的通道。
从县到乡再到村,东北农大的社会服务覆盖面更广、更深、更贴近基层;从村到乡再到县,他们的社会服务成为一个团队、一个网络、一项系统工程,遍布于基层、扎根于基层、锻炼于基层。
“选派工作必须充分尊重地方的需求和农民的需要!”这是东北农业大学此次行动恪守的原则。学校首先让当地政府结合当地的需求拟定用人计划,在此基础上对服务对象进行充分调研,根据地方的农业发展特色、农村经济状况、农民实际需求出发,从农学、园艺、资环、动科、动医、经管、食品、法学、人文等20多个学科专业选派33名骨干教师,分别深入服务地。
面对大庆市两县一区及所属30个乡镇村屯的具体情况,东北农业大学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服务的新模式,本着只要是基层需求的,就是他们该做的这样一个执著的想法,这次“三农”行动计划,采取区域覆盖化、技术全面化、服务网络化新模式,带着他们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成果、新技术走向了基层。他们把触角延伸到了田间地头和农民家里,除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任务外,平均每周3天时间工作在服务地,改变了以往选派专家仅活跃在区(县)一级行政单位而难以深入基层的问题;同时以一个服务团队面向基层,每个县区选派一名专家作为总负责人,负责本县区及所属乡镇社会服务团队的相关工作,确立统一的指导思想,开展团队调研,撰写工作规划,定期交流工作体会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团队每个人的专业优势和集体智慧协力开展工作,改变了过去一人服务一村一乡一县的做法,服务能力更强。另外,针对大庆市两县一区及所属的30个乡镇,集中选派33名专家学者组建3个服务队,保证所属乡镇服务人员全覆盖。服务过程中,团队成员经常交流沟通,优势互补,交叉服务,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就联系校内专家,在两县一区及所属乡镇形成一个服务网络,服务效果更好。校党委书记、校长徐梅对33位中青年专家说:“你们的肩上承载着东农的责任,也寄托着东农服务社会的使命,你们代表的是整个东北农业大学,你们的背后也汇聚着整个东北农业大学的智慧和力量。”
仅仅两年,东北农业大学的服务模式让当地发生了变化……
杜蒙县的奶牛业发展了,农民富了。岳奎忠所带领的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及所属的12个乡镇共13人组成的团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这个奶牛业发达的县乡,梳理出了34个制约当地奶牛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17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已被当地政府及农户采纳了6项,并由政府投资进行解决,根据困扰当地奶牛业发展的问题研发的15项专利已获批准。两年的时间,该县奶牛标准化饲养基地正在建设,严重影响牛奶品质的奶牛乳房炎正悄然减少,奶牛不孕不育症正在得到有效防治,专业化培训正在增多,整个县乡的奶牛防疫体系正在加强,县里的奶牛业发展了,农民富了。
大同区的棚室经济发展了,农民的腰包鼓了。潘凯所带领的大庆市大同区及所属的7个乡镇共8人组成的团队,是最年轻的团队,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33岁,是一支年轻而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团队。他们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本着主线突出、项目自选的原则,形成了“4213”服务模式,即“协助规划并科技帮建4条优势农业产业示范带”(萨大路产业带、西干线产业带、同昌路产业带、安义路产业带);在每个乡镇“重点科技扶持2个特色农业生产示范区;结合每个乡镇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指导建设1个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其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为每个乡镇“培养3名落地农民技术员”。在这种模式指导下,他们提出6大类共计20项需要技术支持的农业问题,设计指导了10个农业园区,改造棚室600余栋,为当地引进了名优特作物品种20余种、千余份,编印并发放了2400份技术指导手册,引进实用农业技术6项,协助地方编写各类规划5项,切实为老百姓带来了利益。当地的农民说:“东农的专家来了,咱的腰包鼓了。”
肇州县单一的种植结构改变了,农民致富的劲头更足了。宁海龙所带领的大庆市肇州县及所属的12个乡镇共13人组成的团队,经过两个月的调研,他们了解到肇州县主要以玉米种植为主,种植结构比较单一而且产量较低。针对这一情况,他们确定了因地制宜、引进品种、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服务指导思想。为肇州县打破单一种植结构,为农民增收增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共帮助乡镇完善修订产业发展规划12项,筹建各类园区18个,创建实验示范基地2个,实现增收800余万元,农民看到了增产增收的希望,他们笑了。
科研工作者应该同时走两条路,一条路是解决现实问题的短线研究,另一条路是解决本质问题的长线研究。东北农业大学此次服务行动的专家既考虑当前,又考虑长远,既推广现有科研成果,又研究实践课题,真正实现了双赢。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黑龙江要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农业对科技的需求尤为迫切。
作为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唯一一所“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以此次深入大庆市两县一区服务“三农”为契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挖掘自身优势、开发潜力资源入手,不仅在当地开发了新项目、推广了新技术,还建立了新基地、引领了新产业,使当地经济两年迈出一大步,使两县一区改变了单纯依靠“输血”的局面,初步具备了“造血”功能,为“三农”注入了活力。
大庆市两县一区万亩水泡、无际的沙土地、盐碱滩,此番景象让人难与高产丰收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更是愁眉不展:这样的地方到底该种点啥?农民做梦都盼着专家能带给他们一些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以带动和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到两年,农大的专家学者没有让农民失望。他们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积极引领对接乡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与产业特色,实施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辐射作用广的适用项目。如今许多乡镇已经渐渐朝着特色农业的方向发展起来。
盐碱地可以有效利用了。在大同区服务的潘凯认识到,当地近农区的盐碱地、沙漠化地等完全不适合耕作和土地的开发利用,将温室、大棚等设施建立在这些地上,就可以解决上述矛盾,变废为宝。于是他根据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需要,设计了一种适合盐碱地开发和利用的新型农业设施——“种养结合式生态节能型日光温室”,即前端利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来支撑种植棚室作物,后端利用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及相应设施养畜禽,种养高效结合,这不仅实现了盐碱地或沙漠化地的有效改良,更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高效利用,真正有效地促进养殖单元和种植单元的生态互补。值得一提的是,前端温室设计采用了无后坡式日光温室,突出采光功能,兼顾养殖舍对光照的需求,低温季节可以通过外覆盖的方式实现保温,使设施整体能同时满足动物和植物对温、光、气等方面的要求,可谓在盐碱地上造地,匠心独具,前景看好。目前,该设施已获得国家专利,得到广大农民的高度认可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据了解,大同区双榆树乡率先筹措20万元建设试验示范温室,效果良好,大同区11.5万亩的盐碱地将会得到有效利用。
地膜回收难的问题解决了。大庆市广泛推广应用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是当地为解决干旱缺水、农作物产量低采取的主要生产方式,但覆膜在生产过程中容易破损,散落在土壤中的残膜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在三到五年后,会在地表下形成网状结构,阻止地下水对农作物的有效供给,加速土壤沙漠化。而人工回收残膜工作量大、回收率低、投入高,采用膜下滴灌虽然使农民产量增加,但是除去回收残膜的人工费用,收入却没有提高。针对大庆市推广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过程中地膜回收难的问题,服务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敖林西伯乡的冯江来到当地后,运用专业特长,结合生产实际需求,展开技术攻关,设计制造出用小四轮牵引的小型残膜回收机。它收膜率高、卸膜方便,残膜回收率达95%以上,在当地极为适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也助推了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在大庆的推广应用,更为农民降低了回收地膜的成本,减少了生产支出,增加了效益。
大量弃奶现象缓解了。基于当地养牛业现状以及养殖户和政府的需要和建议,解决杜蒙县“抗奶”问题的课题研究小组于2009年6月成立。主攻当地因治疗和预防奶牛乳房炎、子宫炎等疾病,过量使用抗生素治疗所造成的牛奶质量下降,指标不合格而出现大量弃奶问题。目前,已经研发出治疗和预防奶牛乳房炎无抗药物品种10个,申请专利4项;治疗和预防奶牛子宫炎无抗药物品种11个,申请专利4项;解决奶牛其他疾病无抗药物品种10个,申请有关奶牛实用技术专利5项。这些药物在2009年12月—2010年9月经过在当地奶牛场临床试验疗效显著。这些药物的研制成功将有效解决长期困扰农民奶牛饲养生产实际问题,将大大提高牛奶的品质和产量,给养牛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人才重要,思想观念更重要;东北农业大学的社会服务不仅送知识、送成果,更送思想、送观念,并切实帮助当地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能根本改变人们固有观念的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切实效益。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深知,这片黑土地上凝聚了农民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心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得来的认识,已难于适应今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生搬硬套的传统做法只会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甚至损失。但是想要改变长期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并非易事。“只靠说教是不管用的,农民看的是效果,是效益,所以必须用实际行动让他们更新思想观念,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在林源镇的王金刚就有过一段难忘的经历:当他来到林源镇后,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发现,当地由于气候和地理等方面因素,长期以来以种植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王金刚积极鼓励当地农民改种效益可观的“东农704”番茄品种,这种西红柿适合加工生产番茄酱,产量高,易保存,受气候影响小。可祖祖辈辈的生活空间突然闯入一个“指手画脚”的人,农民自然心存疑问。林源新村的原大队书记老任就先唱起了反调,他劝左邻右舍说:“那博士年纪轻轻,初来乍到,说不定是推销柿子籽的呢,大家不要听信。”面对一些人的质疑和非议,王金刚来了劲儿:“番茄种子不要你们钱,损失了算在我身上!”接下来,从育苗到田间管理,从联系买家到签订协议,王老师随叫随到,“一条龙”服务。看到王金刚的这股子真诚劲儿,很多农民都纷纷响应起来。可老任还是留了一手,人家种十垄,他种八垄剩两垄改种别的作物。转眼到了收获的季节,望着别人家地里红彤彤一片、不停歇地用大卡车往加工厂运番茄,老任后悔不已,对王金刚彻底服了气。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