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结合实际,尤其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师德问题,我省教育厅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6个方面提出了禁令性的底线要求“二十条”,各地各校也结合实际制定了禁令性的规约。为落实师德底线要求,他们制定教师师德承诺制度,制定个人师德承诺,并向学校签订承诺书,学校向社会作出承诺,使践行师德有了刚性要求,落在实处。

  践行师德,关键是要建立和落实长效机制。我省落实了三项机制:

  强化师德责任追究机制。对师德建设工作推动不力的地区和学校,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诫勉;对师德总体评价不合格的教师,要进行严肃处理;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的教师,依据有关规定,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同时要追究学校领导的责任。

  完善师德考核奖惩机制,并在教师管理工作中予以落实。建立开放的评价体系,通过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和家长评议、学校总评,对教师师德进行鉴定,并存入教师个人档案;把师德建设工作业绩作为校长任用、教师晋级、先进评定、绩效工资发放以及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评价的重要依据;把师德作为新进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星评选和教师职务评聘以及教师绩效考核等工作中,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健全师德监督制约机制。将师德建设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制定师德建设督导评估细则,把师德建设作为考核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凡是师德建设不符合要求的学校,一律不得参评先进学校、文明学校、示范学校等,并责令限期整改,经再次评估仍不合格的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建议相应部门调整其领导班子。面向社会公开师德举报电话、设立师德举报箱、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向家长发放师德评议卡等,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师德建设的监督和评议。

  抓好三个结合

  我省将师德建设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在绩效考核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职工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并单列四条违反师德行为,居其一者,可直接评定为不合格等次。

  将师德建设与规范办学行为结合起来。从招生行为、办校办班行为、教学行为、教师行为、收费行为、教材管理等6个方面提出25条规范性要求。对违规者,根据有关规定按章处理,促使教师规范教学行为。

  将师德建设与教师队伍管理相结合,如合肥、阜阳都用条规方式明确了师德内涵,将践行师德规范与人事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匡正教师从教行为,有效引导教师从一言一行中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以学校文化构筑师德精神核心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校长 郭葳

  我校在深化德育改革的实践中逐步确立了“全员一体化德育工作体系”,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以学校文化为引领,创新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我校隶属于全国500强企业天津一商集团,是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5300余人。我校确立了“以人为本,修德敏行;崇能更新,服务社会”的育人理念,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经过50年的职业教育实践,我校根据教师职业特点形成了三条师德师风建设理念:爱校爱生,将终身发展融入职业教育中;热爱学习,以广博的知识不断自我更新;律己践行,以良好的行为做学生的榜样。

  从学校模式、办学宗旨、培养目标、生源特点等方面来看,职业教育的三个特点决定了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生源50%以上来自农村,城镇家庭生源中50%以上是中低收入群体、特殊困难群体;学校没有升学压力,给管理和整体教育带来新的问题。

  我校以学校文化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优良环境。从精神文化和制度体系两个层面入手,积极改进师德师风建设。以精神文化的形式,对师德师风建设作出具体指导,包括育人理念、学校发展目标、师生道德理念、师生成长精神动力、教师理想与精神追求等共12条,在长期的熏陶中将被动要求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为全校教师构筑了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核心。

  用完备的制度体系,发挥积极的促进导向作用。我校制定了教学督导管理制度、教务常规管理制度、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制度、人事考核管理制度、物业服务管理制度等,形成了以教学活动为中心、主要环节相互关联的管理体系,核心内容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思想。在教学考核制度中将师德师风的要求落实为具体、细化、可操作的条款,规定了纠正与处理的尺度;每个学期全体教师以百分制考核体系,按得分排名次,以高、中、初(名额)成绩等级对应下期的聘任,全体教师做到能上能下。物业服务制度则引导工勤人员由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以满足师生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为标准,创造温馨的育人环境。在教学、管理、服务等制度体系引领下,师德师风建设逐步落到实处。

  将师德师风建设渗透在教学活动全过程之中。在我校的《教师手册》中,教学篇和学生篇都是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展开的。教学篇针对教学活动的备课、教案、讲授等10个环节提出了规范性标准要求;学生篇中明确了班会活动、谈话沟通、评语总结等10个主要环节。通过把握教学考核和班主任考核两个环节,促进每一位教师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和带动学生,为造就高素质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师德师风保障。我校还成立了青年教师研究会,每学期都设师德师风建设研究课题。我校青年教师占70%,为了使他们打下坚实的师德师风基础,学校选聘优秀老教师在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各方面展开传帮带,有力提升了新教师的自身道德修养,为新教师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师德师风基础。

  以实践活动为纽带,全面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我校以德育课教学为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以各级技能大赛为平台,在指导学生中提高;以校园文体活动为载体,在师生互动中提高。

  在学校文化的熏陶和教学实践的浸润中,教师们普遍养成了爱岗敬业、爱校爱生、忠诚教育的良好师德师风。学生处辛雪莉老师就是优秀典型,她从教20余年,为教育付出了青春年华。四川大地震后,我校免费接收了陕西略阳地震灾区学生,考虑到灾区学生是特殊群体,学校决定让辛老师任该班教学班主任。她在担任班主任期间,能够根据学生成长环境的不同变通管理方法,将关心融入学习、生活、实训等方面的细节之中,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减了地震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为他们在天津学习成长营造了愉快的氛围。她所带的陕西2008级(8)班被评为天津市优秀班集体,辛雪莉老师也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

  正是在以辛雪莉老师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的带动下,全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呈现出良好的提升态势,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

  “三师一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九中学副校长 李亚莉

  自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校立足实际,紧紧围绕“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功、让学校发展”这一主题,周密安排部署,大胆探索创新,有力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注重宣传动员,营造学习实践活动的浓厚氛围。我校通过展板、条幅、图片、网络、简报等宣传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报道学习实践活动的典型经验、本校学习动态等,使广大干部职工全面了解活动情况,促进此项活动扎实开展。

  深入学习调研,诚心查找问题。我们针对学校教师工作量大的情况,采取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习内容和时间的落实,通过成立“学习资料库”定点学、挤出时间充分学、专题辅导集中学、抓好讨论深入学等形式,组织大家交流、总结。

  我校把查找问题,破解难题,促进学校科学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着力点,积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围绕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问题,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学生家长、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三问四查”活动。“三问”即问计于师、问计于生、问计于家长;“四查”即查师德状况、查队伍建设、查教学质量、查校园文化建设。共征集归纳意见56条,梳理出加强学生管理和学生德育教育、突出教师校本研训等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4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开展调研。

  树师德,打造优秀团队。我校把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育水平、加快学校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开展以“铸师魂、树师德、提师能,共建文明和谐校园”为内容的“三师一建”主题实践活动,确保学习有实效,实践有特色,工作有实绩。围绕“铸师魂、树师德”开展以“三风”建设为主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和师德大讨论、教育思想大讨论,使教师具有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美德。奉献和爱生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品质,针对个别教师有厌教思想,我校开展了“我奉献、我快乐”系列活动,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意识,将师德升华为高尚的行为规范。通过开展培优补困活动,教师利用课余和休息时间不计报酬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水平,使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比赛中多次获奖。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生才能爱事业,爱事业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有用的人才。通过开展“我和你,心连心”系列活动,引导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关注他们—点一滴的成长和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组织“师德模范”评选活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品质优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强师能,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提高教学质量定位在“强师能”上,以“做名师、育名生、创名校”为目标,开展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建设。采取新老结对、共同促进的办法,加强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通过引领示范,使青年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组织开展“青年教学能手”和“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使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为进一步创造教师深造机会,营造竞争氛围,学校实施“大教研计划”,组织开展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和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加强学科之间、级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为突出实践特色,学校积极进行教学探索,提出把学习实践活动定位在如何切实推行素质教育上,提出教学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为了打破传统课堂“师引生跟”的教学模式,学校积极探索打造高效课堂的新模式,探索如何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思维方式。

  建机制,立足长效发展。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全体党员和教职员工坚持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活动中推动工作,以学校的发展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探索和完善学校行政及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业绩评价机制、教师研训机制等6项工作机制,进一步将学习实践活动变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有力抓手,促进学校和谐发展、长效发展、科学发展。

  中职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 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