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生视角化解课程的双重尴尬
■华南师范大学 黄甫全 曾文婕
如果职前教师教育能突破传统教师教育的课程框架,不断进行课程创新,及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那么学生就必然有机会迅速而坚定地走上自主有效的发展之路
学生的学习需要是种类多样的,有普遍一般的需要,有具体特殊的需要。目前的课程体系满足着国家、地方乃至一所学校学生一般学习的需要。然而,具体到一个班级、一个小组甚至一个学生,学习需要如何满足呢?同时,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是动态发展的,学生随机出现的学习需要又如何满足呢?面对学生丰富灵活的学习需要,当下的课程显得捉襟见肘,这是第一个尴尬。
另外,人类文化应该进入课程的范围,永远与实际课程的范围存在着落差;学生“向文而化”需要的内容,永远与实际课程所提供的内容存在落差。众多的人类文化精粹都是学生应该学的内容,然而事实上学生并没有学,被称为悬空课程。悬空课程的大量存在,让学生的学习不断遭遇应有但实无。这是课程的第二个尴尬。
双重的尴尬似乎让课程陷入了危机。然而,危机始终预示着危险与机遇并存。李小红博士在新著《教师与课程:创生的视角》中提供了一种抓住机遇化解尴尬的参考路径,即“教师的课程创生”。它全方位地超越了“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意在教师通过批判反思以实现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践和课程理论等持续主动的建构。
教师的课程创生有助于化解当下课程面临的难题
书中不仅梳理和廓清了教师课程创生的理论基础、历史源流和国际视野,而且剖析和凝练了教师课程创生的表现形态、素质结构和培养策略,更是特别呈现和分析了北大附中特级教师张思明数学课程创生的典型案例。
一波才动万波随,一个视角开启着一种路径,一个案例引发了一路思考。数学教师张思明,令人想到语文教师窦桂梅。她突破大多数教师只守着一本语文教材教学生阅读的惯常做法,以活泼新颖的形式,引领学生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走进一篇篇经典文章。6年下来,班里的孩子每人都积累了300多首古今诗词、200多个典故、1000多条成语……
如若用心捕捉,在教育实践场域,一些具备课程智慧的优秀教师,正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体系之下,不断创生微型课程,及时而有针对性地满足着班级、小组甚至个别学生具体特殊而又随机灵活的学习需要,进而丰富并滋养着学生的学习生命。他们也正在努力填补应有但实无的悬空课程,拯救学生于幽闭的狭小时空,为学生开启未知的文化世界大门,引领他们踏上无限的文化之旅。一言以蔽之,教师的课程创生,正在化解着当下课程面临的双重尴尬。
一条路径的发现,并不意味着坦途的敞开。教师可以成为化解课程尴尬的动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具有创生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如何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课程创生素质?作者明确提出了一种思路——从职前教师教育入手。
从职前教师教育入手解决应有实无的“悬空课程”问题
多年以前,当我们邀请国外大学知名的课程与教学领域专家作报告时,他们通常会选择职前教师教育的主题。同时,他们平时的研究兴趣和精力,也较多地聚焦于职前教师教育。这样的状况曾是一种困惑,久久萦绕于脑海之中。近年来,我们逐渐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改革合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为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和完善,不仅需要对在职教师展开一系列培训,更需要对职前教师进行系统的培养。
2006年9月,由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前院长阿瑟·莱文领衔,历时4年撰写的研究报告《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发表,即是一个明证。该报告对全美1206所教育学院职前教师教育状况,进行了系统调研,鲜明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其中包括颠覆性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的方向和参考的案例。
在某种意义上,比起改变在职教师的惯常观念和行为,引导职前教师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相对容易一些。那一批批具备创生意识与能力的新教师,便是绵绵不绝的源头活水,他们不断投身教育实践,带动我们的课程发展逐渐趋向清如许的理想图景。
遗憾的是,当前我国的教育行政体系从中央到地方,都将基础教育、师范教育和教师培训等进行了体制功能上的条块分割。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职前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着相当大的疏离。职前教师教育并没有专门而系统的举措,来回应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过程中一些迫切的现实期待。但是,在行政层面上没有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改革合流的有力措施,并不能阻挡这两种改革合流的历史潮流。这就要求职前教师教育者,发挥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和神圣的专业责任感,积极投身职前教师教育改革,以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源头活水与充足后劲。
改变“贫困的理性”和“理性的贫困”的双重窘境
在《教师与课程:创生的视角》一书中,作者点明,就当下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而言,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仅仅是简单的拼盘,没有达到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的效果,也难怪会出现理论学习时是“贫困的理性”,教师教学时是“理性的贫困”的境况。“贫困的理性”和“理性的贫困”,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观点。在现实的职前教师教育过程中,随时可闻这样的感叹:“现在学的这些理论,除了应付考试,别无他用”;随处可见这样的情况:学生学习了林林总总关于课程开发模式和过程的学说,却还是不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创生课程,甚至根本没有创生意识。这种状况不仅深刻地揭示了职前教师教育的窘境,而且辛辣地讽刺了职前教师教育的现状,同时也明确地预示了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新方向可能多种多样,不同的方向在不同的视角下展开。但是,目前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个方向,即通过职前教师教育者的课程创生,促进职前教师能力的提升。我们在长期的职前教师教育探索中,创生了“课程与教学论实验”课程。它与“课程与教学论理论”课程配套。在实验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将公共的课程与教学理论转化为自己的个人理论,进行课程与教学理念的提炼与设计,完成微型课程的创生……进而训练和培养职前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技能与能力。
这一构想和实践是初步的,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一起来探索、建构和发展。如果教育者齐心协力,发挥聪明才智,突破传统教师教育的课程框架,不断进行课程创新,及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填补应有但实无的教师教育领域的悬空课程,那么学生就必然有机会迅速而坚定地走上自主、有效的发展之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