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创新离不开洞察问题能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解释学》,邓友超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吴定初 田涛

  学术创新是一种以学术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独特性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洞察新问题的能力、寻求新思路的能力以及产生新观点的能力,是其基本的构成要素

  翻检近年来不断面世的教育理论著作,不时会有似曾相识之憾。寻其究竟,缺少甚至缺乏学术创新似为重要原因之一。

  何谓学术创新,尽可见仁见智。说到底,它是一种以学术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独特性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其实质和意义在于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学术创新离不开研究主体的创新能力。分解这种能力,要素可能多种多样。笔者认为,洞察新问题的能力、寻求新思路的能力以及产生新观点的能力,是其基本的构成要素。

  阅读邓友超著的《教育解释学》,虽感篇幅不长,但不乏创新且多有启迪。

  先论研究主体洞察新问题的能力。在时下的诸多教育研究中,研究主体大都能发现或找到真问题。但这只是使学术创新具有了可能性,还需要研究主体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刻而巧妙地把握,即明确其问题内核。其中特别需要思考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以及这一或这些原因是否站得住脚。如在师生关系方面,单向度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言行的严格控制,似乎仍未消解;又如在教育语言方面,“独白”依旧盛行,而学生却在教科书“独白”和教师“独白”中沉默。凡此问题,学界不乏研究与分析:研究者普遍将其归咎于考试制度,有些研究者还提出考试制度的改革。其实,考试作为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既非教育过程的核心,更非教育过程的指向,而是需要深入思考考试制度背后的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

  对此,《教育解释学》尝试提出了考试理性是造成问题的深层原因:考试理性作为一种工具理性,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倘若泛化于教育实践,将使教育成为“见物不见人”的活动。教育实践中充斥着把考试当作目的,一切教育手段和整个教育过程都为其服务,讲求机械训练的普遍性和追求效率的绝对性等现象,这正是当下教育实践中不少问题的症结所在。

  次论研究主体寻求新思路的能力。如何更好地解决已有问题,这依赖于研究主体寻求新思路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其创新能力的检验。面对相同的问题,创新能力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解决思路,其实质可以说体现着一种方法论的意识和抉择。因此,研究主体在研究实践中,应根据问题进行抉择,找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或视角。

  反观《教育解释学》,在准确把握问题的基础上,力图从哲学解释学和批判解释学的视角解决问题,从主体、情境、语言和行动4个维度阐述教育解释学的“意味”。这个思路由教育解释学的基本问题而来。教育解释学的基本问题是重新表述教育意义,而意义的基本要素正是主体、情境、语言和行动。这是一个自然“长出来”的思路,是一个逻辑周延的思路,也是一个崭新的思路。这种对教育内涵的精确把握和强烈的结构意识,显露出较强的寻求新思路的能力。

  再论研究主体产生新观点的能力。问题初步解决之后,还需要研究者具有较强的产生新观点的能力,即把有关结果提炼成一个或一系列新颖、适切的观点,并比较准确地予以表述。否则,即使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也很难在理论上创新。例如,研究者对教育与游戏的关系的探析早已有之,且大都将游戏视作教育的一种方法,并将其限制于年龄偏小的教育对象。而《教育解释学》在考察教育与游戏的关系后,既提炼出“教育如游戏”的观点,又作了较深入、合理的论析,进而实现了从“认识论的游戏”向“本体论的游戏”的转换。

  此外应当说明,虽然笔者认为《教育解释学》值得一读,并以其例证学术创新是发展教育理论的根本动力,但并不意味着该书所有观点都应予肯定,也不证明笔者赞同其所有观点,因为学术总是在不断批判与精心建构中发展的,总是需要在不断质疑中进步的。

上一篇:创生视角化解课程的双重尴尬     下一篇:出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