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补令”缘何禁不住校外补习班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接第一版)至于培训公司对所从事的业务是否具有资质,以及如何运行等,工商部门一般没有经常性或相对固定的查验、监管环节。

  目前,种类繁多的教育培训机构审批究竟是一种什么现状?据北京市崇文区劳动保障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初级职业教育机构由区县劳动局审批,中高级职业教育机构由市级劳动局审批;技工学校则主要由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劳动部门负责教学管理和业务指导;教育培训机构到底该由教委审批还是劳动局审批,主要看是否有学历教育的性质。

  将审批权收归教育部门,许多难题将迎刃而解

  校外补习在国外被称为“影子教育”,是与“择校”并列的教育选择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是由私人支付费用的主流教育之外的补充性教育,它以学术性课程为内容。范先佐认为,从私人教育成本角度看,校外补习从私人教育成本分担层面强化了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造成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子女在获得教育的质量和类型上出现新的不公平,而且校外补习如果只是对准升学考试,就会降低学生的创造力,有可能会对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一定的伤害;从教育资源角度讲,校外补习人为扩大了城乡、贫富家庭学生之间占有教育资源的差距。因此,政府应当利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对校外补习活动进行干预,尽量减小其对正常的学校教育教育公平的消极影响。

  不过,也有研究者认为,政策制定者不能采用硬性的“一刀切”办法去应对校外补习。他们的依据是,借助人力资本理论以及筛选理论推导出,校外补习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益。

  究竟如何看待校外补习班?如何有效减负?范先佐说,不管针对升学考试的校外补习活动,对经济社会以及教育发展存在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政府要确保义务教育均衡的同时,在教育治理和减轻学生负担过程中还是有所作为的——在资质认定及审批上,完全可以与工商部门联手,通过控制“准生证”,将各种针对在校生升学考试的补习培训机构,置于教育部门的监管之下。即便他们是民间或民办性质,但他们所从事的也是教育。只有这样,教育内部包括学生减负、推行素质教育在内的许多棘手难题,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现在,解决包括学生减负等问题之所以难有收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问题不在学校内部,而是在校外。所以,教育问题的治理需要内外兼施。”范先佐说。

  据了解,对于校外补习,各国态度不一,既有严厉禁止的,也有对非主流学校补习允许、对主流学校补习禁止的,还有的是将监管权收归教育部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