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多维审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任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着力建设高等教育发展国家保障体系。一是创新教育科学理念与强化高等教育研究。理念创新是改革的先导,从历史与现实中把握未来是探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理念体系的先决条件。二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做强区域高等教育。高等学校的定位、特色发展都要围绕提高质量这个中心任务,应加强各种类型高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三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优化学科专业。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人才培养模式运作逻辑上的缺陷有关,解决应从人才培养的价值和技术、教育教学活动与体制机制以及培养模式的等层面入手。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绩效评价体系。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日益完善,高等教育系统越来越复杂,揭示高等教育发展客观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完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高等教育发展层次指数、平衡指数、开放指数、需求率、实益率和结构指数等新概念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可以较清晰地描述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状态。同时,大众化和民主化必然带来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结构多元化和价值冲突。应该充分调动和发挥政府、市场和高校自身的力量,建立良好的高等教育评价范式,实现价值协调。作为大学评价的一种显性表达方式,大学排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大学排名普遍存在的静态排名有一定的局限性,故应使用纳入态势的大学排名的动态模型,并用算例进行验证和说明。而以高校利用办学资源实现其职能的效益为评价标准的高校绩效评价方法,则是对高校资源利用状况的一种客观反映,旨在促使高校在努力争取资源投入的同时,重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6)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课程与教学改革始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2009年,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教学论学科的发展走向成为热点,关注学生的整体性发展成为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共同主题。

  ——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课程改革必然要提出理想的课程,实施理想的课程必然会涉及教学问题,实施理想的课程必须尊重实践的教学可能性。因此,要使课程与教学改革行走在理想的课程与教学的可能性之间。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科学认定课程问题,准确提出改革目标,完善目标预设机制,以提高改革目标的质量,促进改革目标的实现。课程的弹性化追求从本质上需要学校及教师有权确定适合各自变革的具体进程,因此有学者提出要以“可能性”、“操作性”、“匹配性”这三个标准作为主要指标,确立课程改革的“可行变革区”。

  有学者指出,课程改革提出来的新理念只有得到一线教师的认同、理解并且转化为相应的教学行动,才能获得真实的改革成效。因此,要重视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关键性作用。

  ——教学论的学科发展走向。当前,我国教学论学科正处在一个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关键转折点,必须走出传统范式,真正切入理论的原点和实践的原点,实现学科本身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在研究主题上,应对教学论思想和流派作深度研究,加强教学论基本理论与学科教学论之间的深度合作;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上,应促进教学论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进程的匹配,提高教学论学科的“有效供给”;在研究功能取向上,应加强系统、有深度、有广度的本土建构性研究;在研究主体上,应加强研究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构建教学论研究相对稳定的学术共同体;在研究方法上,应强调多元化方法的应用;在研究影响度上,应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提升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

  ——课程与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当代课程是基于学生的主体性而在预设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基本教材的基础上动态生成的,用以引导学生能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方向。教学则应是在一定培养目标指引下,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为指南而进行的教与学双边互动的育人活动。

  观照人的生命整体,促进人的整体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为此,从人学立场关注人的整体性存在,把三维目标当作思考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从人性角度确认知识门类对人的整体性发展的重要价值,并在教育教学实践层面关注作为整体人的体验学习,便成为深化课程改革不得不进一步考虑的重要问题。

  (7)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巩固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国家重视、社会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也是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

  ——学前教育是奠基性事业,具有极高的个人和社会发展价值。学前教育是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有学者指出,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健康、社会性、情感和认知等领域的长期发展。优质的学前教育不仅对幼儿及其家庭有利,更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还有利于降低犯罪率和改善公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从而节约公共行政、司法、医疗和福利开支,是一种高回报的人力资本投入。有学者认为,除了能体现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才等方面发展的宏观价值,学前教育还能体现幼儿认知、培养道德、陶冶情操、保育身体等个体发展以及在园所实践中幼儿个体的社会化、主体化、个性化三个方面的微观价值。

  ——普及与发展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是我国各级教育中普及率最低的阶段,3-6岁儿童入园率在40%左右,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有学者提出,实施“9+1计划”,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比较好的地区率先进行学前一年义务教育的试点,取得一定的经验后逐步推广。到2012年,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学前一年义务教育。也有学者认为,可优先在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和贫困地区农村普及免费的学前一年教育;在发达地区,应当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率先探索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系统的方法和途径。

  ——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健全学前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学前教育也是社会公共福利事业。有学者指出,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公共财政支撑、多渠道投入相结合的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扩大非营利性、事业性质的公立幼儿园的比例,实现对市场价格的控制,保持学前教育教育性和公益性。建立和完善对城乡困难弱势群体的扶助机制,重点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范畴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与社会公平,发挥学前教育教育补偿功能。应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依法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功能、发展方针、政府责任等,促进学前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

 (8)教育科学研究的时代使命

 教育科学研究在反思、总结30年来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注重从我国教育的实际出发,着力研究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立足理论创新,提出并逐步解决实现科学重建的理想。本土性、实践性、科学性、有效性,成为2009年教育学研究的“关键词”。

  ——关注实践,服务教育发展。我国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教育理论问题,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认真研究和解决。教育科学研究应该直接面向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通过教育研究工作者与中小学校长、教师合作开展研究,创新当代中国的教育科学;认真研究和解决中小学在办学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倡导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态度。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为教育实践提供积极价值和科学基础,提高科学化水平是教育学完成其任务的基本条件。有学者指出,教育研究要摒弃“定义性”语言、逻辑、态度、方法和表达方式,避免过度诠释现象、非历史性诠释现象、非对象式诠释现象,摒弃绝对的、僵化的、教条的研究结论。

  ——立足国情,创新教育理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学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教育学科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24个学科中研究队伍规模大、“产出”高的三大学科领域之一。

  随着教育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教育理论本土化成为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教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有学者指出,教育理论本土化是本土教育实践的学术化,并从本土教育问题切入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实现本土教育理论创新的过程。当下中国教育学的使命是,在研究思路上将国际理论视野和中国问题意识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在价值导向上从“知识世界”回归“人的世界”,在实践追求上以解决教育问题、影响教育决策为旨趣。

  ——保持活力,做强教育科研。历史与实践已经证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研的引领,而教育科研要发挥引领作用,就必须保持不断创新的活力。第一,促进教育科研的文化自觉;第二,构建教育科研的协作机制;第三,创建教育科研的学术标准;第四,发展教育科研的基础设施。

  学者们指出,教育研究要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需要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实证研究,以增强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政策性研究,提高决策服务的实效性;加强微观应用研究,强化指导学校管理实践的功能;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加强比较研究的针对性和本土化,服务教育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