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裸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安石金陵(南京)半山园故居

  早年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和晚年无拘绊、无挂碍的心境,使王安石彻底看淡身外之物

  ■昝红霞

  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64岁的王安石上书宋神宗,请求将自己的私宅“半山园”捐出作为寺院。神宗应允,并赐寺名“报宁”。这是王安石继将田产以及皇帝赐予的黄金捐给太平兴国寺之后的又一大手笔。王安石此举,可谓是真正的“裸捐”,从此他两袖清风,身无挂碍,在南京城中租房居住,直至两年后撒手人寰。

  根据王安石自己的说法,他之所以“裸捐”,一是因为感到皇恩浩荡,无以为报,二是想到父母未能享受自己的孝敬,对儿子王雱英年早逝,痛心疾首,所以他散尽家产做佛事,以换取心灵的安宁。但因为王安石人生经历的复杂性,后人对其“裸捐”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失败,失去神宗信赖,被罢官后捐财免灾;有的说王安石推行新法,劳民伤财,以致受到爱子早逝的报应,所以信佛的他捐财赎罪……这些说法较多揣测和附会,其实如果我们探究王安石的人生历程和思想脉络,则不难发现,佛教对他的影响,尤其是融合了佛教传统和中国“士”文化的“居士”思想对他的影响,则是王安石“裸捐”的深层文化动因。

  从中国“居士”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来讲,传统意义上的“居士”具有儒家和佛教两个基本文化渊源,所以能很好地处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调整世间与出世间的生活,并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坚定的人生信仰。王安石的思想和处世、生活方式,在很多方面符合居士的特征,尤其是在退隐之后,所以后人都以“半山居士”称之。

  熙宁九年(1076年),56岁的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钟山,直至10年后去世,其间他的生活方式体现出宁静、恬淡、闲适的居士生活特色。钟山是居士隐居的理想场所。钟山所在的金陵(今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中国历代文人,王安石也不例外。金陵乃六朝故都,王朝更替之所,自三国时就被诸葛亮称作“虎踞龙盘”之地。这里的山川草木、楼台庭阁乃至寻常巷陌常常是真实搬演过前朝帝王将相故事的历史遗迹,更何况还有历代文人不断地登临怀古、吟咏凭吊,使它变得更加神秘、深沉、沧桑。崔灏、李白、刘禹锡等的金陵诗成为他们诗歌的代表作,所以金陵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对中国文人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金陵的佛教传统也是源远流长。三国时期,吴帝孙权在这里兴建了江南第一座佛寺建初寺。此后至东晋及南朝,钟山“自梁以前,立佛寺七十所”(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十七)。唐诗人杜牧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形容江南一带寺庙之众,其实并不夸张。金陵浓厚的佛教氛围深得信佛的王安石的青睐,他在这里研读佛经,与高僧交游,佛学方面造诣日深。另外,王安石虽祖籍江西临川,但16岁时,其父王益被任命为当时江宁府(即金陵)通判,全家随之迁徙至此。两年后20岁的王安石赴京应试,从此走上了仕途。母丧丁忧期间,王安石在金陵潜心著述,设帐讲学,“荆公新学”逐渐形成。金陵对于王安石来说,不仅是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地方、父母至亲长眠的地方,也是他的学术、政治思想成熟的地方。可以说,金陵是王安石的精神家园。所以,王安石选择的退隐之地是一个融合了中国文人、“士”的文化传统和佛教文化传统的理想场所。从此他作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居士开始了隐居生活。

  此时的王安石无牵无挂,开始享受盼望已久的逍遥岁月,体味随心所欲的人生境界。与政治生活的疏离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观照自己的内心,并于日常生活中寻求自心的安适。据宋代王巩《闻见近录》载,王安石隐居钟山时,出门爱骑驴。去无定所,如果牵驴的走在前面,就听牵驴的,如果牵驴的在后面,就听驴的。休息时或坐松石之下,或进入田野耕凿之家,或入寺庙随喜。随身携带书籍,或者坐在驴背上读,或者休息的时候读。出门包十几个饼,和随从、驴一起分食。有时农夫邀请他,他就跟农夫一起吃饭。随从说他“近于无心者”。这带有明显佛禅色彩的“无心”二字,恰当地点出了王安石此时的心境。

  纵观王安石的一生,出世和入世对比鲜明:出仕时官居宰相,执掌朝政,处于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隐居最后的归隐可以说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在宦海波涛中冲浪之后扬帆远举。我们并不能将他人生的这种大起大落看作是他没有原则、随波逐流的表现,事实上,王安石在出世问题上很早就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入朝为官时,他就大胆提出了“禄隐”的观点,认为无论是做官还是退隐,都只是形式,是“迹”,只要追求的是“道”,则终会殊途同归(《禄隐》)。后人曾将这种境界与陶渊明相提并论:“陶渊明《赴镇军参军》诗曰:‘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似此胸襟,岂为外荣所点染哉!荆公拜相之日,题诗壁间曰:‘霜松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只为他见趣高,故合则留,不合则拂袖便去,更无拘绊。”(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所以说,早年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和晚年无拘绊、无挂碍的心境和生活状态,使王安石彻底看淡身外之物,“裸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作者系新华社信息中心编辑、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