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读什么书”不再成为最难考题
■陈亦冰
日前,在复旦大学举行的自主招生面试中,一个最普通的问题——“你平时喜欢读什么书?”竟然成为考生眼中的“最难考题”;而考生们的不知所措,也被教授们视为“最不满意”的回答。
能参加名校自主招生面试的,当然是各中学好中选优的高材生。然而,高材生面对“读书”问题,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我平时基本上都是看教辅书。”能轻松地说出最近爱看的某本课外书,并进而和面试老师交流读书心得的学生,几乎是凤毛麟角。这结果大大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其实,这道最简单的“最难考题”,恰恰折射出当前压力沉重的中学生的学习实情和生存状态,也暴露出应试教育的尴尬表情。
在笔者这代人看来,阅读曾经是一种那么美好的生命体验,一种多么惬意的生活方式。流水松涛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阅理可以养心。手握一卷好书,会让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如饮甘露。陆天明就说:“读书和做人的关系,就跟吃饭和做人的关系一样。一个养我的身体,一个养我的灵魂。”梁晓声也说:“读书使人喜静,可以培养人的内心定力。今日之时代,浮躁现象种种,读书是抵御浮躁的最简单方法。”
然而,现时的校园生活似乎失去了这份宁静和雅兴。中学生们日复一日,苦斗在试场题海,习惯于死记硬背,早已远离自由阅读,甚至已经不会自主阅读。曾经让人变得充实、变得丰富、变得文雅、变得高贵的阅读,在许多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迅速地异化为两种极端。一种涂上了鲜明的功利色彩,一切为了应试,教辅书籍、考卷总汇成了他们须臾不离朝暮必读的护身宝典;一种变异为玩世的嬉皮形态,无论是动漫读物、网络文字,抑或是武侠传奇,一概只是他们宣泄烦躁的安慰剂,或者是填补精神空虚的快餐游戏。在这样的阅读环境里的中学生,突然面对一个最普通但又很陌生的问题,显得张口结舌,不知所措,是不足为奇的。
所以,面对“最难考题”,尴尬的不仅是考生,而且是我们的教育。如果我们千方百计实施的义务教育,到头来学生居然说不上自己最喜爱的书目;如果我们千辛万苦培养的一代新人,竟然不知什么是真正的阅读,怎样通过阅读“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体验审美”,那么,我们的教育才真是碰到了最大的难题。
解答这道“最难考题”,最终需要靠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进而革新落后时代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而在当下,想方设法积极引领和教会青少年,通过阅读,了解历史、感知社会、体察人生、亲近自然,用阅读的快乐和宁静,来调节应试的乏味和青春的躁动,应该是破解这道“最难考题”的又一种有效解法。
从这个意义上看,复旦的这道面试题,是考了所有的教育工作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