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的潜台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张杰

  

  2010年春晚尘埃落定,结果不只得到81.6%、22%、15.4%和10.9%等版本不同的满意率,还被称为“有史以来最烂春晚”,小品王赵本山的《捐助》被评为此届春晚最烂节目。

  很多人说春晚是在骂声中成长的,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春晚在汹涌如潮的骂声中坚决捍卫自己一厢情愿的核心价值观,为营造和谐、祥和、普天同庆的节日气氛用尽全身解数。春晚每年都要拼命维护其赖以生存的这一生命线,其实应该是与大众节日心理期待相同的。但有意思的是,人们不只一点也不买账,而且骂声一浪高过一浪。在共同欢庆的节日理念背景下,春晚产品制造者和受众之间竟然不仅没有任何统一与和解的迹象,反而呈现出一种愈来愈恶劣的评判生态系统的分裂。

  令人沮丧的是,这种评判系统是建立在情绪化的集体无意识基础之上的,表现为大家一窝蜂地扑上去就骂,一吐为快,仿佛不骂几句就有失体面似的,而制作者也并不太把这些评价当回事儿,不然也不会出现迥异的满意率调查结果,最终形成了双方相互鄙视的局面。但稍有理性的人都应该知道这种情绪化的评论和谩骂并没有多大意思,而这种相互鄙视则另有深意。这里的问题是,是什么使这么多人失去了理性,他们的潜台词是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种意识与潜意识之中,存在着巨大的集体无意识的空间,是两者情绪膨胀所产生的结果。在此意义上,两种满意率的调查结果里面都有“恶搞”成分存在。从社会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这种非正常的社会意识已经僭越了正常的社会意识反应,这才是需要注意的。

  其实,春晚受众的意见大致是对造假、植入、低俗和一元操作模式等作出的反应,真正基于舞台指数的评判并不多,可以说这是一种离开春晚评判的评判,甚至是一种不具建设性、无效的评判方式。恰当地说,这种评判是对春晚背后意味的评判,而且评价主体与客体使用的是一种暧昧而隐喻的方式,很显然,这已经脱离了艺术评价的常态。人们所评价的已不再是春晚,而是用潜台词的方式评价春晚的潜台词。比如对于春晚植入的评判可以理解为对物质主义时代单纯追求经济效果而失衡的社会现实的评判,对节目虚假的批判则可视为因现实中大面积的造假对人们所造成伤害的社会心理反应,对于节目低俗的批判则可以看成对精神萎缩日渐低俗的社会现实的本能抵触等。但很遗憾,这种评判因没有上升到理性而以不恰当的面孔出现,这是一件让人感到难过的事情,但产生过激社会评判方式的行为本身,恰恰是需要研究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