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地头做科研长本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农大资环学院研究生雷友和农民交流。(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杨晨光

  寒冬的华北平原,一片萧瑟荒凉的景象。1月23日,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白寨乡甜水园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屋里屋外,站着的、坐着的、蹲着的,上百位农民围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张宏彦和研一学生曹国鑫在热烈地讨论问题。

  “今天是甜水园村今年以来的第4场冬季玉米小麦高产高效技术培训,培训延续了以前的红火,在零下10度如此寒冷的天气里,农民们参与培训的热情丝毫不减。”当晚,曹国鑫在工作日志里这样写道。

  从农民的需要出发确定研究目标

  2009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县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在白寨乡挂牌。刚被录取为资环学院研究生的雷友和曹国鑫先后住进了白寨乡。

  他们俩每个人都负责近千亩农田的监控。白天在地里观测、采集数据,为农民科学种田提供咨询辅导,晚上他们会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撰写研究报告,为论文做准备。

  绝大部分研究生到了二年级才能确定毕业论文题目,一年级刚读一个学期的雷友和曹国鑫早早就明确了自己的毕业论文方向,分别是夏玉米和冬小麦的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推广。

  “大半年农业生产实践的经历,让我长了不少本事,也让我的研究目标更明确,就是从农民的需要出发。”雷友如是说。

  曹国鑫坦言:“实验室里的研究过程经常会与实际相脱节,比起实验室里的研究结果,在田间地头更能获得令人信服的第一手数据。如今的我们,对农作物生产的流程非常熟悉,这才是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资环学院博士生黄成东到曲周县住了不到10天。“我学的是蔬菜专业,在学校也学了一年多,但是真正到了田地里,才发现好多知识都不清楚,比如西红柿在第6片叶开始结果,每3片叶能结一撮果子。”黄成东说,“这些生产经验都是在与农民的交流中学到的。”

  “在田间地头,学生运用背景知识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自己的科研积累第一手资料。”雷友的导师张宏彦说,“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研究生在乡镇挂职开展农技服务

  资环学院09届本科毕业生王莉华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添加剂对尿素施入农田的氨挥发的影响》,为了做好这篇论文,她在曲周实验站住了整整两个月。“每天到试验田里施肥、浇水,做各种实验,最多时一天在地里呆10个小时,有时候忙得都忘了吃饭。”

  目前,依托建设在曲周的中国农大国家“985工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建设研究示范基地,已有10多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在曲周实验站完成。

  不久前,曹国鑫和雷友被正式聘为曲周县白寨乡有史以来的第一批特聘农业技术员。曹国鑫的导师、资环学院教授李晓林说:“高校研究生挂职基层乡镇作为技术人员开展农技服务,是一种新型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学院支持他们在虚心向农民学习生产经验的同时,运用所学知识服务农民,结合实际做科研。”

  (下转第二版)

  ■短评

  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基层乡镇挂职锻炼,开展农技服务,使他们在服务“三农”的同时,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在研究中提升了创新能力,探索出新形势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中国农大学子深入农村田间地头获得第一手数据,做科研、写论文,虽然条件艰苦,但是通过深入基层,开展实践,养成了扎实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真实了解到农村的情况,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了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很好地诠释了“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

  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参与生产,探索真知,才能实实在在地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