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大“顶天立地”服务地方经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杨云慧)近日,世界上首只近交系克隆猪在云南农业大学问世。这标志着云南农业大学版纳微型猪近交重点实验室曾养志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大型哺乳动物近交系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据了解,云南农业大学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虫害技术、杂交稻选育等方面的研究都已居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云南农业大学在全省许多片区实施了高产创建、推广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1000多万亩,促进粮食增收18.3万吨,为解决云南粮食安全担当起重任。水利水电学院教授余建新率领团队长期致力于对“土地”的研究,为粮食生产做着基础性的工作。到目前,已完成了70多个国家级、省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及农用地调查与评价项目,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作出了积极贡献。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张海翔说,学校要上“顶天立地”的科研项目,“顶天”是要上大的研究项目,出大的研究成果;而“立地”则是让专家、教授和学生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切实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在上“大”项目的同时,云南农业大学不忘立足边疆实际干“小”事情。两年前,各学院、各党支部和百名专家、教授,与剑川、会泽两个县的乡(镇)、村和农户直接挂钩扶贫,推进“3+3”校县联合行动,踏上了科教服务农村基层发展的新征程。被称为“农民教授”的张兴旺,一次次来到剑川县的农民中间,手把手教农民改良果树品种。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朱有勇教农民学习科学的套种技术,使农田“一亩变三亩”,经常亲自带队奔波在田间地头,为当地土壤“诊脉”,帮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出“招”。

  近年来,学校各学院在挂钩扶贫点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剑川县完成了农村数字化建设工程;园林园艺学院完成了70亩冬桃示范园的建设;农学院提供了高产栽培技术方案,“滇杂86”单产比对照组增产达90公斤,包谷制种项目完成3个制种组合,平均亩产值2110元;烟草学院为剑川县优质烟叶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还和植保学院共同对该县烟草公司技术人员和各乡镇的烟草科技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水利水电学院完成了石狮子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项目技术论证和项目申报工作,并完成了剑川县水土流失现状的“遥感调查报告”;动科院则与剑川正在制定畜牧发展规划,还组织了大型科技服务团队赴剑川开展农业科技综合调研和科技咨询服务。

  云南农业大学之所以能在“大”项目、“小”事情上都取得显著的成绩,得益于学校长期按照“稳定、引进、培养、提高”的八字方针,强化政策导向,创新激励机制,营造留心留人的环境,人才队伍实力不断壮大。“973”首席科学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大批拔尖人才活跃在云南农业大学。学校教师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的心声:“工作干得很辛苦,但很有成就感,因为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