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绘蓝图 凝聚共识谋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右)就准备提交的提案征求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未明的意见。本报记者 樊世刚 摄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济顺:

  完善特教随班就读保障体系

  与普通教育相比,特殊教育是我国各类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规划纲要》文本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对此,我非常高兴。《规划纲要》文本提出,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接收残疾人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我认为,目前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同班学习的随班就读已成为特殊教育的主体形式,体现了“融合教育”的创新特教思想,但随班就读的质量问题也非常突出。普通学校教师缺乏关于特殊教育的知识、技能,难以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适应性教育教学,普通学校原有的设施也难以满足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要求,其直接后果是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随班“混”读。

  我建议,进一步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普通学校,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特殊学生随班就读;加大投入,为普通学校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增设与特殊教育相关的课程模块,在普通教师资格要求中增加特殊教育能力要求,为普通教育教师提供有关特殊教育的培训。同时,建立随班就读的质量监控体系,将随班就读质量监控融入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工作之中。

  本报记者 张晨 采访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志君:

  实施周转住房工程稳定农村师资

  当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包括贵州省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农村教师面临的困难最多,尤其是教师住房十分困难。

  我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农村学校地处偏远,教师在学校没有房子居住,只能靠租赁民房、投亲靠友或走教,这导致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特岗教师“进得来、留不下”,严重影响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规划纲要》文本提出,要建设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这对广大农村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件深得人心的民心工程。由于西部地区贫困县多,如贵州仅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就有50个,多数贫困县无力靠地方财力解决教师的周转房问题,因此需要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

  我建议,中央财政设立西部地区农村教师周转住房建设专项资金,由国家设立专项资金、地方政府配套,改善农村教师的住宿条件,使其安居乐教;把农村地区教师周转住房列入农村学校校舍建筑范围,在税费及相关政策上享受优惠待遇,允许多渠道融资修建;建立农村地区教师周转住房管理制度,明确住房为国有资产,提供给农村教师租住,收取维护和管理费用,租住教师退休或调离后,住房由学校收回,交给新到任教的教师循环使用。

  我们相信,随着农村教师周转房工程的推进,将会稳定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教育事业。

  本报记者 张晨 采访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

  将生活教育渗透到学科课程之中

  教育要关注人的终身发展,就必须重视生活教育。日前公布的《规划纲要》文本,提出要坚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

  开展生活教育,需要认真研究生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首先,要重视生活技能的教育。生活技能教育除生活知识、劳动技能外,还应包括审美情趣、家庭关系的处理、家庭气氛的营造、沟通技巧与情绪表达等。其次,要重视生活情感与生活态度的教育,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包括正确理解亲情、友情、爱情、婚姻、家庭等,进而正确理解成功、幸福、伦理、羞耻以及不幸、苦难、挫折、死亡等,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热情、豁达的生活观和事业观,形成淡定、坦荡、崇高的精神世界。

  学校应当将这些教育价值和内容渗透到学科课程之中,尤其要结合人文课程,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并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心灵体验。要使学生在学习和体验中逐步形成人性、理性、崇高、自觉、使命等精神境界与追求,从而理解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这应当是生活教育的终极价值。

  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活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才会和谐。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当每一个细胞都是正常的,社会这个肌体才能健康。

  本报记者 翟帆 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泰州中学校长蒋建华:

  给孩子留出了解社会的时间

  《规划纲要》文本中提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减负”说了这么多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仍然很重,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急功近利,以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的主要指标,校与校之间的攀比不可避免,压力进而传递到师生身上,过重的课业负担由此产生。此外,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希望孩子能从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一直读到重点大学,无形中也给了学生极大的压力。

  我在一些学校调研时了解到,学校搞一些集体活动,很多学生都不参加,怕耽误时间,影响学习;有时候学生想参加,家长又不同意。还有的小孩在家里只“负责”学习,什么活儿都不干,连洗脸水都是家长给打好。这些缺乏最起码的文明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何谈为他人服务,何谈社会责任感?我认为,《规划纲要》文本中提出的减负举措,可操作性很强,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给孩子们留出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让他们学着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养成良好习惯。

  本报记者 杨晨光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