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编者按:
曲阜市实验中学“构建诗意校园”的教育理想,不仅仅是一种整体的文化氛围构想和主题命意,还是一个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文化教育系统工程。不光学校整体面貌体现出诗的韵味和神态,更重要的是让教育在内容、过程和行为中,时时刻刻既有诗的内容存在,也充满着诱人的诗意美感,让学生们如同春风化雨般地自然享受,接续当年孔夫子“浴乎沂,风乎舞雩”的教育理念和意趣。
王玉贞校长和他的教师团队始终追索着他们的教育理想,实践着,探索着……
■陶继新 王玉贞/文
王玉贞,山东省曲阜市实验中学校长。济宁市初中语文教学能手、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1996年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青语会理事、全国文化名城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近年来,荣获济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曲阜市优秀校长、济宁市“十佳校长”等荣誉称号。在《中国教师》等报刊发表文章20余篇,参与编写教育著作5部,2009年5月出版教育诗集《泮水行吟》。
教育理想:学生诗意成长
【王玉贞】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句名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马卡连柯也说过:“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初中教育最应该给孩子带来什么?一位老教育家对自己的教育理想作这样的描述:让学生身心舒展地生活着,毫无畏惧地尝试着,充满诗意地期待着,这才是教育应该给予的。我们曲阜市实验中学“弘扬传统文化,构建诗意校园”的教育理想,就暗合了这些理念。我们在《学校章程》中这样解读“教育理想”:立足文化名城曲阜这一地域优势,弘扬传统文化,涵育学校人文教育特色,在学校环境绿化、美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文建设,追求物与人的和谐,形成健康、人文的整体学校文化形态和氛围。让师生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在和谐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环境中,师生都能用诗意的眼光自主审视周围世界,以诗意情怀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关系,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享受充实、美丽的人生。
【陶继新】“诗意校园”首先带有审美的况味,让学生身处校园,不是感到心力交瘁,而是感到快乐无比。伟大的艺术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可是,当下不少学校的学生非但发现不了美,反而感到压力很大,看不到美的外在风景,更享受不到美的内在陶冶。为什么呢?关键是学校给他们的心灵施加了太多的压力,使得无处不在的美景从眼前悄然而过,却无浏览甚至无法发现。如果失去了审美的快乐,生命就会失去其最为光华的美丽。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们构建诗意校园,对于学生的生命成长而言,是在给他们一个审美的人生。同时,中学生正是憧憬理想、向往未来的时期,如果没有诗意,就会只将目光盯到考分与升学上。这样,也许可以一时考得高分,可是,正是立志的年华,没了宏远之志,就会生成急功近利的心理。孔子说:“勿欲速,勿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君不见,一些大学生虽然身在大学,却没了学习的动力与向上的追求。追根溯源,当与中学时代的急功近利不无关系吧。你们所追索的“诗意校园”,则让学生少了功利思想,有了对美好理想与高远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王玉贞】如果不考虑学生持续健康发展,不着眼于学生未来,不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那就不是真正的教育。1999年,我自曲阜一中调入实验中学,先后任副校长、校长,兼任语文教师。真是与实验中学有缘,我特别热爱这诗意融融的校园。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更是那样可爱,那样朝气蓬勃。我不止一次地对人说,我最喜欢别人夸我们的老师,夸我们的学生。我总觉得,我们这个校园就是一个和谐的、诗意的校园。时时有创意创新,处处有画意诗情。实验中学人智慧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弘扬传统文化,构建诗意校园”,实验中学人的教育理想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催生了。
【陶继新】您之所以喜欢别人夸你们的教师与学生,是因为您与他们已经心魄相系、融为一体了。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几乎都烙印着您的心血与期盼。所以,当师生快乐且又发展着的时候,您就有了一种发自心底的喜悦。您天天可以感受到师生的这种生命状态,且天天为这种生命状态所鼓舞着。当然,这种生命状态的形成,与您的优质生命状态有着直接的维系。我认为,优秀的校长,应当经常化地向师生传递正能量,并善于在学校里生成正能量,从而形成一种正能量场。当大家都感到工作与学习快乐幸福的时候,这种能量场就会成为群体生命成长的内在动力。有动力就会有奇迹,奇迹产生又会鼓舞士气,这就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于是,“诗意校园”就会更加富有诗意。
诗意课堂:焕发生命光彩
【王玉贞】《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孔子引导几位弟子畅谈理想,那是多么开放的课堂,子路、冉有、公西华各言其志,曾晰一直在弹琴,轮到他发言的时候,才停止了弹琴,从容地站起来谈了自己个性化的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赢得老师“吾与点也”的赞许。这不正是“诗意课堂”的典范课例吗!
孔子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和启发式的教育思想与实践,至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受先哲的启迪,吸收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立足当下我校实际,经过学习、考察、论证,于2007年提炼形成了“自主学习,分层达标”的课题,作为构建“诗意课堂”的中心课题。
我们很赞同余文森先生的主张:教学的落脚点,一定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当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把这个学习权还给学生。各个学科的教学,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核心最根本的抓手。陶老师也说过:“只有自主地学习,才能真正提升自己。”
【陶继新】您称孔子的课堂是“诗意课堂”,是很有价值的。这里的诗意,就有我上面所说的审美的况味。本来,教师之教、学生之学,就不应当是心力交瘁的苦役,而应当是心理愉悦的审美文化之旅。孔子在《周易》中说过一段很值得我们思考的话:“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象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在一般人看来,《周易》艰深难懂,可是,孔子研究起来却是“韦编三绝”,而且是在“玩”。看来,他已经进入到了审美状态,研究起来乐此不疲了。同样,他的教学,就融进了审美,很多时候是有“诗意”的。
进入审美状态需要自由与自主,被限制的非自由状态下的学习是不可能快乐的。自由,心灵就会畅达,甚至可以进入到学习的“颠峰状态”,产生突如其来的灵感。自主呢?由于是自愿而学,就会产生特殊的兴趣。
【王玉贞】我们认为,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思考、质疑。有较为宽松的心理环境,相对宽松的自由度,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师生心情愉悦,才可形成自主学习的“场”。
我校诗意课堂就是通过“自主学习,分层达标”课题研究来实现的。其模式的构建,大致分为五个环节:①创设情境。用一到两分钟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形成思维的迁移;或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兴趣与求知欲,形成探究问题的内驱力,将学生自然引入学习活动。②自主学习。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示明确的自学目标和要求,设计引导学生自学的问题。学生主动、独立完成自学问题,发现疑难和困惑,品尝自主探究的乐趣。自主学习是构建诗意课堂的基础性环节,因此特别规定不能少于十分钟。③交流展示。“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张扬个性的对话”。自学效果的验证,自学困惑的解决,肯定是独立自学后学生十分期待的问题。10至15分钟的小组合作和展示,不仅能够对自学情况进行交流,共同解决疑难困惑,还能使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和自信。④点拨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有些疑难仅靠他们可能难以解决,这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势利导,特别强调要有针对性。要么利用追问的方式循循善诱地把问题简约化、具体化,再次抛给学生解决;要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思维中的不足和障碍,以期“顿悟”。课堂中随机生成的新问题更是师生共同进步的生长点,师生在多样化的交流中,享受思维碰撞的愉悦。⑤达标反思。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需要,设计分层达标练习,是诗意课堂的关键环节,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对错误问题的展示、印证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最终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陶继新】“自主学习,分层达标”五个环节之一是“创设情境”。上课伊始是学生精力分散期。而创设情境,则可以使学生尽快地将精神集中到课堂学习上,从而为此后的学习奠定了一个情感基础。这样,再进入不少于10分钟的“自主学习”之后,就会有了情感的铺垫,就会比较集中精力,从而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学生自主学习未知或深化已知的过程,也是自我探究重点难点疑点的过程。它会生成很多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积累,以及质疑问难的学习节点,甚至还会有智慧生成。这样,就为后面的展示奠定了基础。在第三个环节“交流展示”中,有的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急待在小组内“发表”;有的学生心存困惑,急需同学点拨,如此等等,都有了一个“期待”。而且,几乎人人都有说话的机会,都可以展示自己成果或收获他人成果。所以,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效率也高。而且,根据研究发现,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大都可以超越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效果。他们之间没有尊卑之别,没有年龄之差,没有心理设防,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可以传递一个思想,都会吸收一个信息。所以,这种展示交流,是心灵相通的,是愉悦的,是教师之教无法替代的。第四个环节的“点拨提升”则发挥了教师的独特作用,但又没有形成一言堂。教师之讲一定要“简约”,要向孔子学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以将问题“再次抛给学生解决”,也可以师生共同交流,从而让双方都享受到思维碰撞的愉悦。可以说,这是对上一个展示环节的升华,是师生共同研究的深化。第五个环节“达标反思”中的“分层达标”非常重要,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即使全都认真学习,也不可能抵达同一学习目标。而分层之后,则可以让他们各得其所,享受成功的喜悦。而反思呢?则可以从前面的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后更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不再重复已有的错误。长期的训练,还会生成一种反思的品质。看来,这五个环节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逻辑链条,是环环相扣的。于是,你们孜孜以求的诗意课堂,就在这些环节的层层推进中自然生成了。
诗意环境:涵养审美情趣
【王玉贞】“诗意的校园是美丽的,美丽的校园才有诗意。”我也曾写诗赞美我们的校园:“校园孟夏日/处处好风光/树为晴雨伞/花作篱笆墙/竹叶悠悠绿/杏儿浅浅黄/疏影横斜处/谁人醉书香?”这的确是校园实景的写照。校园里有500多棵树:“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梨杏春风一家”,银杏、柿子、山枣、核桃、桂花、青檀……简直是个大花园,学生栖居在美丽的校园里,其乐融融。丹桂飘香的时节,秋梨、石榴、柿子缀满枝头,除了鸟儿光顾,竟无一人动一动,人与环境和谐相处,这也是道德的风景吧!
“小乐山”、“采芹园”、“思乐池”、“双清”、“蕴珠”……校园八景题名刻石就很耐人玩味。“思乐池”是这样诠释的:“教化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善凝聚而不散,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善包容而不骄,滋润万物,广济天下;善克难而不懈,百折不回,水滴石穿。”师生观景、品石、读文、思义,或许会悟出点什么道理来。徜徉三载,一朝顿悟,说不定在他们的心田里就能悄然播下诗意的种子。
【陶继新】在你们学校走访的时候,领略到了校园的环境美色。鸟鸣于花草树木之间,美哉斯景!而与之相映成趣的还有人文之美——“醉书香”。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您与师生赏美景,品书香,就已陶醉其中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