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师生走百村访千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张晨)人文社会科学如何为“三农”服务?华中师范大学的百余名师生,用这样一组数字响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从2009年开始,利用寒暑假,走进25个省份的258个村、4389个农户,行程20多万公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建材下乡”、“家电下乡”等涉农政策的实地调查和研究,他们被农民兄弟亲切地称为“草根教授”、“草根研究生”。

  近年来,中央推出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怎样,农民兄弟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华中师范大学日前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介绍了该校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开展的“百村十年观察”的最新研究成果:应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医疗保险政策的补贴比例,“建材下乡”可能会拉动3500万户农民的建房热情,政府下一阶段还可以推出“环保下乡”、“金融下乡”等惠农新政策……

  该校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胡雅琼去年暑假在江西省上饶县旭日镇桥下村调研时发现,“家电下乡”政策受到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农民购买积极性高。但她同时发现,不少农民反映,下乡产品的配套设施不完备,产品买回家就成了“摆设”,空调转不动、热水器水压不高。

  为此,胡雅琼建议,“家电下乡”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能一“下”了之,农村是个大的消费市场,而不是废品市场,“政府应鼓励企业研发适合乡村特点和需求的下乡产品,企业还要做好售后服务、维修工作”。这一建议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随后,“家电下乡”政策也进行了调整。

  “参与调研的人员中,90%以上是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4份调研报告中,70%以上的内容是由学生从农村实地调查中得出的结论。”课题负责人、华中师大教授邓大才告诉记者,“在此次百村调研中,参与的硕士生、博士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真正走进了农村,提交了400多份调研报告,基本都收录在每年出版的《中国农村调查》一书中。”

  据长江学者、华中师大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介绍,该校启动“百村十年观察”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数百个村庄进行为期10年、20年的调查和跟踪观察,目的在于实时、动态地观察记录农村的变化,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事实依据,将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打造成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智库”。

  与此同时,华中师大还与21所高校合作建立了教研基地,累计培训全国各高校“三农”问题研究教师、学生近800人次,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过理论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华中师大还建设了“中国农村网”、“中国农村研究网”,通过在线咨询等方式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政策和科技服务,点击量已达到1100多万。

  教育部社科司成果处处长魏贻恒介绍说,目前全国共在66所高校设立了15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家队”,基地取得的科研成果占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三分之一左右。此外,各省份也相应建立了400多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各高校也建立了校级研究基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已形成了“国家—省—高校”三级学术科研结构。

  “多年来,华中师大始终以‘面向农村,理论务农’为宗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和最新的理论成果。他们的例子告诉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可以以理论为武器,通过深入的调查、透彻的分析,产生一流的学术成果,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全国社科规划办副主任姜培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