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情服务“三农”实践中建功立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面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事业的新形势,学校将继续努力在提高教学水平、加强科研攻关、培育创新优秀人才工作中实现新突破,在加强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发展中创造新经验,在服务“三农”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新贡献。

  培养急需人才助推现代农业振兴

  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程传兴

  总书记在回信中对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们提出了牢固树立远大志向,努力掌握过硬本领,在热情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建功立业、书写美好人生的希望。这既是对中国农业大学青年学子的希望,也是对所有农业高校青年学子的希望。农业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学农、爱农教育教育学生牢固掌握服务“三农”的本领,承担起培养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带动基层农村快速发展的时代使命。围绕这一使命,河南农业大学坚持把田野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学校大力开展农村基层就业创业技能教育,在全省高校率先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设立百万基金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创新创业,使一批批毕业生完成了从学生到农村发展带头人的转变。

  2008年,学校率先在全国开办了“村官”专业——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创建了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总书记在回信中要求农业高校要下大气力提高教学水平、加强科研攻关、为发展现代农业作出更大贡献。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连续主持承担了“十五”、“十一五”“国家粮丰工程”河南课题,创造了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15亩连片平均亩产1733公斤等全国最高纪录,以及同面积夏玉米1064公斤的世界最高产量纪录,为支撑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突破800亿斤、900亿斤和1000亿斤大关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书记的回信字里行间蕴含着对“三农”的浓浓深情,对农业高校服务“三农”、支持“三农”发展寄予厚望。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服务“三农”的金色桥梁也在不断延伸。学校共向全省选派科技副县(区)长40多人,每年组织10多支博士服务团、近千支学生志愿服务小分队、上万人次师生,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奔赴农村,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学校与新郑市八千村合作开展的“科教兴村”试验是学校创新服务的尝试,与方城县长达30年的合作形成了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城效应”。学校把长期开展的选派县市科技副职、博士服务团和引导鼓励毕业生服务基层等活动结合起来,与南阳市合作启动“科教富民行动”,进而又与许昌、信阳、濮阳、济源等30多个市县开展全面校地合作,建成300多个合作基地。村、县、市三级服务体系的成功实践,使河南农业大学探索出了科教服务现代农业的特色模式,构建了校地合作、基层就业、农业技术推广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

  与涉农企业合作、扶助企业带动农民致富,也是河南农业大学服务“三农”模式的创新之举。学校与信阳固始三高集团联合建立了河南家禽工程中心科研工作站,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省科技攻关计划等,使固始鸡的研究开发步入了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生产的轨道。

  只有加速学校发展,不断巩固和增强自身实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三农”。作为农业部与省政府共建的一所地方农业院校,广大师生有责任也有信心以实际行动践行胡锦涛总书记的希望和要求,在培养农村基层创新创业人才、助推现代农业振兴的进程中,努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探索科技服务“三农”合作新模式

  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张海翔

  农业院校和其他院校的不同之处,就是专家、教授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既要敢于承担国家的重点项目,又要实实在在为农服务,敢于做“顶天立地”的大文章。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省属重点大学,在学习总书记对农科院校和农科学子的殷切希望的同时,既感到备受鼓舞,又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和义不容辞的使命。

  学校长期以来扎根边疆,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己任,牢固树立“强农兴国”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农科院校服务“三农”的新思路,探索了中国特色科技服务“三农”之路的校县合作新模式,简称“3+3”校县联合行动,即一个学院与对口县的一个乡镇;一个学院党总支与一个示范村党支部;大学100名教授、博士和100名县级干部进入百个自然村和百家农户,实行定点定人对口帮扶活动。这一行动的现实意义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科技服务“三农”之路,创新高校与地方政府双向互动、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产业发展模式,实践探索符合云南农业农村特点的融科研、教育、推广为一体的兴农运行机制,实现科研在生产中完成、人才在实践中成长的目的。

  探索这条道路和模式,我们主要基于三个认识:

  一是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弱质产业,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多元投入机制,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支持和保护农业持续发展。从现实条件来看,云南农业现代化基础薄弱,农业土地经营分散,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农民抗灾防害的能力较弱。要以政府为主导,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多元投入机制,才能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才能坚持不懈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发展。

  二是农业生产是有生命的物质生产和再生产,产业链条长,决定了农业科技的创新周期长、上下游关联性强,必须加强校县联合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从田园到餐桌有很多环节,链条长,生产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周期性和风险性特点。因此,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多点研究、多方印证,联动创新、联合攻关。建立校县全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3+3”联合行动,符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业科技的发展规律。

  三是农业科技进步必须始终坚持以服务产业发展为方向。农业科技必须提升农业、服务农村、致富农民,支撑发展。不能脱离产业发展谈农业科技,也不能离开农业科技谈产业发展。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和成果转化,归根到底都要为产业发展服务,为发展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服务。只有把全力服务农业农村发展作为农业科技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围绕产业发展搞创新、抓推广,农业科技事业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更旺盛的生命力。

  开展“3+3”联合行动,是我们探索农业科技服务于农业产业的新实践,也是对发展农业教育、农业科技的方向和途径的正确选择。学校已经与云南省剑川县和会泽县签订联合行动协议,把农科院校和地方政府以及“三农”紧密结合,实现地方与高校的双向互动,使农科院校师生走出校门、走向田野,在大地上磨砺成长,为发展现代农业作出更大贡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培育新型农民贡献智慧和力量。

  殷切的嘱托 无限的鞭策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 刘冰

  一年前的亲临视察,一年后的热情回信,总书记的重视与关注是中国农业大学的骄傲。作为一名农大学子能够亲身经历这两件喜事,对我来说更是莫大的荣幸与鞭策。

  去年的5月2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到来之际,总书记莅临我校视察,我作为本科生代表,近距离聆听了总书记教诲。现在,我依然清晰记得总书记在与农大师生座谈会上对青年学子提出的四点要求与希望: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要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要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要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

  在随后的学习生活中,农大学子们将“爱国报国、刻苦学习、深入实践、奉献社会”作为学习工作的指导纲领和前进方向,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嘱托。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亲身感受到农大师生的团结一致与开拓创新,看到了学校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迫不及待想告诉总书记,于是有了给总书记写信的想法。我们在大量调研、走访同学之后,完成了给总书记的信,里面包含着全体农大学子的心声。

  令所有农大师生兴奋与激动的是,总书记在百忙之中回信了。回信篇幅不长,但能够感受到总书记殷切的关怀。信中提到,中国农业大学认真践行服务“三农”的宗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明显进展,同学们通过刻苦努力,学业、品德、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可喜进步。信中最后提到,希望中国农业大学的同学们牢固树立远大志向,努力掌握过硬本领,在热情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建功立业,书写美好的人生。

  总书记的关怀与期望,激励全体农大学子要勇担重任、不辱使命,不仅要学农、知农、爱农,更要深入实践、服务“三农”。它必将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汗水洒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让青春在田野上飞扬

  重庆市开县敦好镇鹿鸣村“村官” 李林

  2008年,我荣幸地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来到开县敦好镇鹿鸣村。

  总书记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说道,对青年学生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对此,我深有感触。刚到鹿鸣村工作时,我虽然对农村工作满腔热情,但面对农村的人、处理农村的事时,还是显得措手不及。

  “女干部,来给我评评理。”有一天,两位老人冲进村办公室。那时我刚工作半个月,问了情况,我才知道两个人是亲兄弟,只因为弟弟家的牛把哥哥家的玉米吃了十几棵,两人便矛盾激化,并牵扯出了上世纪80年代哥哥欠弟弟十几斤谷子的事。那时我毫无经验,认为兄弟俩斤斤计较,竟然直接说他们太小气了。兄弟俩听了我这个“村官”的话直摇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开始不断向周围人请教学习,时刻谨记群众事无小事。回首两年的足迹,基层琐碎的一件件“小事”让我不断成长。

  一名合格的“村官”,深入农户,了解民情民意是我们开展好基层工作的关键。在村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我走家串户3000余次,和村民拉家常,了解村民生产生活困难。去年5月,我听村民说吃水难,经与村支两委商议后,我把这个问题上交到镇相关部门,并多次跟镇领导反映实际情况,争取项目资金。经过近半年的努力,一座蓄水250余立方米的人畜饮水池终于在堰肖湾修建成功,解决了全村13个组2500余人的饮水问题。

  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作为大学生“村官”的我们也正如一粒粒种子,带着思想,带着希望,将自己深深埋在这片广阔田野中。农村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地方,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们的事业。我扎根在农村,不断学习,深入实践,五四精神给我青春的翅膀,让青春在田野上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