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思维的“地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赵柒斤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图画,中美两国儿童对图中相关的事物分类不同?美国科学院院士理查德·尼斯贝特在新书《思维版图》中通过大量实验及事例分析,探讨了思维差异的成因,并对一些长期困扰人们的现实问题给予了解答。

  《思维版图》一书的最大贡献之一在于对儿童思维方式的研究。尼斯贝特在书中对中美儿童思维方式的差异进行了剖析。他举例说明,心理测验者给儿童看3幅画:青草、公鸡和牛,然后要求受试儿童把3幅画分成两类,大部分中国儿童把青草和牛分在同一类,把鸡放在另一类,而美国儿童则把牛和鸡放在同一类,将青草归另一类。为什么会这样呢?尼斯贝特认为,中国儿童习惯按事物之间关系来划分事物的类别,而美国儿童则喜欢把事物归入到它们作为“实体”各自所属的范畴,牛和鸡是动物,而青草是植物。两国儿童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重大差异在于:中国儿童先看到的是关系,然后才是被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实体;美国儿童则先看到了实体,尔后才是构建起实体之间的关系。受试者都是低幼儿童,他们还不知道动物植物的范畴划分,也不知道“牛吃草”这类关系的科学道理。那么他们的这种思维方式从何而来呢?尼斯贝特认为,儿童的生活背景促成了其特定的社会思维方式。我个人认为,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受到文化背景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东西方客观存在的这种思维差异,会不会导致新的“文明冲突”?或者导致东方国家随着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融合而全盘西方化?尼斯贝特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上指出,同化不仅仅建立在西方化的基础上,东方化同样也是基础。他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行为方式会发生重大改变,一个人有时候会像西方人,有时候又像东方人。也就是说,东西方人的思维差异将逐渐减小。

  在全球一体化步伐越来越快的今天,跨文化、跨领域、跨学科的协作将越来越多。东西方人如何跳出各自的思维定式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尼斯贝特有关中西思维差异问题的解读,有助于人们彼此尊重、相互取长补短,增进交流与合作。

  (《思维版图》,理查德·尼斯贝特著,李秀霞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