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三、发挥民族院校功能,努力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和发挥民族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一是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需要。发挥民族院校的学科优势,建立一批高水平的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为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服务。近期,将着力在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的发展、“东突”与恐怖主义、跨境民族与边疆稳定、世界民族问题的现状与趋势、宗教问题与国家安全等方面加强研究,提供优质服务。二是立足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增强对民族地区的服务功能。积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重点围绕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创新、少数民族地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开展科技服务。组织大学生科普工作队,深入民族地区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应用推广。三是应急救险,在关键时刻提供有特色的服务。1959年,中央民族大学的100余名藏族学生提前毕业,参加西藏平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今年4月,西北民族大学派出一批懂藏语的师生加入兰州军区救援部队紧急赶赴青海玉树灾区,随军从事救援翻译工作。我们将继续发扬传统,在思想上、组织上、能力上加强工作,建设一支在关键时刻能够派得出、干得好的队伍,随时准备完成国家交给的急难险重任务。
面对新形势,国家民委将指导所属院校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为主线,提高质量,突出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
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天津市副市长 张俊芳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我们感到非常振奋,倍受鼓舞。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天津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提出了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总体目标是:达到发达国家教育平均水平,成为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主要标志是:形成满足全体市民学习需求的教育新体系;形成激发受教育者发展潜能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支撑天津科学发展的教育新格局;形成人人平等享受公共教育服务的政策新框架,教育的选择性、优质性和特色性更加明显。主要指标是: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9%,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超过5000人,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5年。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内涵、突出特色、促进公平。
基础教育要围绕优质均衡和公平普惠,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城乡教育一体化上下功夫。义务教育要全面推进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办好每一所学校,到2012年全市城乡实现较高水平的均衡发展,2020年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发展。为此,全市投入16亿元左右,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加固和功能提升工程;市财政投入2亿元专项经费,每年为全市中小学配送200万册图书,到2012年实现小学生均图书不低于30册,初中不低于40册;全市投入5500万元,为中小学更新和补充教学仪器设备,更好地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普通高中在未来五年要实施“两个着力”,即着力促进城区学校提升内涵、发展特色;着力建设一批农村优质高中,让更多农村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市财政将通过市级统筹、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农村地区完成上述任务。二是在提升队伍素质上下功夫。市财政已投入4000万元专项经费,实施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和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着力培养一批专家型名师、名校长,建设一支引领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骨干队伍。三是在着力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上下功夫。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列入全市20项“民心工程”,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城区、乡镇和自然村分别建设100所幼儿园,同时支持和规范民办园发展,更好地满足百姓的需求。
职业教育要着眼于提高技能和引领改革,着力搭建三个平台:一是搭建国家职教改革创新示范区平台。重点抓好西部民族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职业教育发展博物馆等六个国家职教改革示范项目,在体制机制和培养模式上深化改革,在服务区域发展上作出示范。二是搭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平台。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我们要不断增强大赛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使大赛成为推进职教改革的重要引擎,成为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教育品牌。三是搭建海河教育园区职业教育发展平台。园区规划占地37平方公里,其中一期10平方公里,投入180亿元。今年年底将有5所高职和调整重组后的2所中职学校入驻,政府实施“交钥匙”工程。通过资源调整和专业整合,园区学校将集中建设一批与国家和天津支柱产业相衔接的重点专业群组。
高等教育要在提高和服务上下功夫,着力做好“三个对接”:一是抓好学科专业链与区域发展的对接。以主导产业为牵引,加快学科专业调整,重点建设108个市级重点学科、100个品牌特色专业和10个服务区域发展的学科群。二是抓好重大科技项目与区域发展的对接。加强重点学科、重点人才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着力建设6个产学研战略联盟、7支科技创新服务团队、8个滨海新区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提高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三是抓好人才培养链与区域发展的对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与主导产业相关的10个应用学科领域,率先实现培养模式根本转变。实施天津地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天津市工科院校比较集中、现代装备制造业相对发达的优势,着力建设高等工程教育高地。“十二五”期间,市政府将投入专项资金对上述“三个对接”重点支持。同时,市政府已把市属高校前些年扩建所欠100亿元债务承担下来,将通过有效机制逐步化解,为高校轻装上阵、一心一意抓质量创造条件。我们还将重点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新校区建设,在海河教育园区为两校分别提供3750亩地,拓展发展空间,更好地发挥部属高校的龙头带动作用。
特殊教育要重点实施区县特教中心建设、教学和康复仪器设备配送、特教师资培训三项工程,着力构建从学前教育一直延伸到高等教育的比较完备的特殊教育体系,让更多残疾孩子接受比较系统的教育,努力使他们由社会的受助者变为社会的贡献者。继续教育要以全面提升能力为核心,采取建立“学分银行”、开发“技能培训包”、构建学习“立交桥”等措施,健全终身学习制度,搭建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学习型城市。
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 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辽宁省副省长 陈超英
第三次全教会以来,辽宁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需求,通过制定实施《教育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行动计划》、《辽宁省职业教育振兴计划》等措施,着力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一、紧贴振兴需求,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创新的能力。一是坚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提升学校竞争力,以高水平研究成果引领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推动高校对接辽宁16个产业集群调整专业结构。二是实施高校教改与质量提高工程,围绕十大行业建立了27个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三是引导高校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创建校企合作委员会、学校与企业联办研究院等多种产学研结合新模式,依托高校核心技术成立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四是推动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以及原部委四方共建,提升划转院校为地方、行业双重服务能力。
二、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速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夯实技能人才培养基础。二是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中职建立了10个省域统筹的职业教育专业群,建成26个省级品牌专业、164个省级示范性专业。高职开展了省级专业教改试点工作和省级示范性专业评审建设工作。三是组建校企合作型职业教育集团,通过校企联合共建专业实习基地、联合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和“技师型”兼职教师、联合培训企业员工等途径,促进校企合作多元化。
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造社会公平的基石。一是实施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工程,投资46亿元,建成学校806所,覆盖全省86%以上乡镇。二是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投资30多亿元,改造960余所薄弱学校。三是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入3.26亿元,完成1.03万所项目学校的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工作。四是通过实施“一所村小一名大学生计划”、“师范类毕业生农村从教计划”等措施,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十年来,辽宁教育战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38万高级专门人才和124万技能型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创新成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教育已成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坚强支撑力量。
贯彻落实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我省将重点从五个方面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和大学特色化发展,把教育打造成战略工程、人心工程、竞争力工程,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二、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育人为本,扎实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促进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实施“校长队伍建设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三、坚持以促进公平为基本政策,全面提高教育的满意度。以基础教育强县建设为载体,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程、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化发展工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完善覆盖教育全程的扶困助学体系,加快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学校差距。四、坚持以服务振兴为落脚点,全面提高教育的贡献力。以对接产业集群和产业升级为切入点,实施“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群建设工程”、“社区教育推进工程”、“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与建设工程”、“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大力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五、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面增强教育的发展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努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合理的教育体制和机制。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促进工程”,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将辽宁建成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教育中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