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学校的无锡版本
■学校历史
1900年,对于世纪之交的中国而言,是一个血雨腥风的年头。中外冲突、理念碰撞、方式取舍、道路选择,变幻中,西逃途中的清廷,在急促的喘息中,发出了“所有书院……各州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的诏令,这一皇命启开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革命性的一页。
也是在这一年,在远离京城的江南无锡,朱凤衔、王星陛等创办了一所新式学校,取名“养正学堂”。《无锡县教育志》评曰:它“是锡金乡区办学之始”,包括滨湖在内的无锡近代乡村教育由此悄然起步。
我原以为,将启动一个区域新时代教育的崇高使命,交由一个传统乡村去承担,担子是太重了些,其实,理由非常充足。
“收藏”文化人
清末的南泉,亦称南方泉,位于开化乡的行政区域内。该乡在无锡县城与太湖之间,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山水圣地。历来不少文人隐士,独具慧眼,垂青于此,读书修身,不亦乐乎。
北宋无锡著名诗人钱绅(字伸仲,1109年进士),曾官至知州,既仕而归,隐居漆塘山中,“聚书四万卷,日取而读之,探古圣贤之蕴以善其身”。南横山上有雪浪庵,南宋胡埭人蒋重珍先生,曾在此潜心读书,最终成为传统教育“学而优则仕”的典型,把自己成就为无锡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明代中叶进士、著名书画家王问,也在此建“湖山草堂”,《明史》说他“筑室湖上,读书三十年不履城市,数被荐不起”。山水间确是居家读书的理想处所。
至于“善为人师”的人也不少。史书记载,有位名叫朱樟的,一生勤勤恳恳教授生徒,他的表白是:“余一生别无所得,唯‘教不倦,学不厌’,六字于心耿耿不忘。”还有一位从吾道人,被面湖环岭的幽静环境所吸引,到此读书,常到半夜,在森森的山夜里,“风震林木,湖水送声,鸺啼鬼啸,而道人一灯荧然”。这既是一种生活,更是一层境界。他博览群书,满屋堆满了书,随手取一卷,则能“娓娓连诵,不诈一字”。他开设私塾,招生授课,很受欢迎。这位道人喜欢喝酒,喝完了酒,更乐于将空瓶、空坛予以收留,层层叠叠列于榻旁,并把讲课所得钱币全蓄于其中。因为授徒甚众,收入也不少,故瓶坛里总是塞得满满的。再有客至,相邀对饮,酒酣而止,临行前,他还要将这些沉甸甸的酒瓶酒坛一一相赠。他不喜欢吃肉,却对鱼情有独钟,见渔民来贩鱼,他总要多买些,除了自己食用,还乐于送人。
这块土地是让人向往的,生不能到此生活,死了也愿让灵魂来放飞,于是,无锡状元、明朝尚书孙继皋来了,近代外交家、洋务运动启蒙者薛福成也来了……
所以,这片土地是培养文化人和“收藏”文化人的地方,地方因此也就更显得有了些书卷气。
软化人的心灵
这块土地是福地,不仅诱人,有人文的历史底蕴,更能软化人的心灵,让人舒展而灵动,是一块养人、养身、养心的天堂。
相传阴历三月三日为真武帝诞辰,在无锡民间风俗中,这一天称香市,为民间庙会节场,也是百姓严冬之后回归自然,郊游踏青的日子,这由来已久。远道自县城,乃至更远地方而来的人们,则自三月朔至四月望,蜂拥前来。但见:“轻舫画船,绿波络绎,舣岸乘舆,日照新装,风飘香袖,十里松荫,交驰争走,远望山巅,如蚁阵盘旋”,蔚为壮观。这就不再是个别文人墨客以及失意官吏寄情山水的选择,而是民间百姓心情舒展与放松的狂欢。人们“戴星往,戴月归;素馔往,酒醴归;虔诚往,嬉笑归;梵呗往,笙歌箫鼓归。每春日晴和,秋云淡宕,大舟小舟,香烟缭绕,红紫缤纷,遏云绕梁,更唱迭和,沿溪湖四十里可络绎不绝也”。投身其间的心灵感受到了温柔与波动,收获了一种神情舒展和生机盎然的青春状态,特有的人文环境教化、影响和感染了不少人。
破茧成蝶的新生
应和着国家血雨腥风中教育革命的大变局,开化乡南泉则凭借着山水人文的底蕴,以先知先觉的品格,演绎了由蚕茧到文社,进而创办近代学校的破茧成蝶的传说。
百年前的无锡乡间,曾遍植一种似乔木而又近灌木的植物——桑树,它的贡献,不在枝干,而在于肥硕的叶片——当然,还有紫红的桑葚可用来解馋。借助于叶的碧绿、蚕的乖巧、茧的浑圆、丝的纤细和绸的光泽,无锡人曾把它演化为一项缫丝产业,成为近代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清末,南泉不少乡民都种桑养蚕,但工艺为传统的剥茧抽丝。通商以后,西方传入了“烘茧”之新法,使鲜茧可以长途运输,由乡间作坊土法缫丝进入近代机器缫丝,大大提高了丝的品质。1883年,英国商人在开化乡许舍开设了“其均鲜茧行”,从事收茧。该店名为公平,实质并不公允,在称权大小,汇率比例等方面克扣斤两、盘剥茧农,引起不满。每有争执,茧行就依据与清政府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中的相关条款,要求地方政府加以“弹压”。为此,“乡民群起龃龉,聚众大哗”,地方诸生庄濠、杨延熙、王炳麟、萧焕唐、王壎和萧焕梁等七人联合上门与之论理,并积极收集证据,据理力争。省、县政府也认为“事系公益,以无非为民请命”,明确表示支持。茧行明知理亏,便就此罢休,开始了公平的交易。
包括秀才、贡生在内的七位书生,仗义执言,“以折夷情”,维护地方利益,获得了乡民的拥护。他们的作为也得到了时任无锡县县长斐大中的支持,当英商将七人名单送交他,要求严惩时,他不置可否。事态平息后的某一天,他到乡里办事,书生闻讯前往拜谒致谢,笑谈中,提起因路途较远,乡间孩子求学困难时,斐县长就提议在地方开办“文社”,并指示向当地茧商征收三厘学捐,以充作办学经费。于是,1886年10月,萧焕梁、王炳麟在南泉草订章程,借地方创办了“开化文社”,并聘请名师硕儒,教化孩童,使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地学童有了备考学习的地方。一时,学童蜂拥而至,少时有二三十人,多时达百余人。1887年,薛福成从萧焕梁处了解到这一情况,大加夸奖:“振兴文教于家乡,无异振兴文教于宦国”,并慷慨捐助。在此支持下,王炳麟在镇东择地进行了全面建设。工程于1893年秋启动,一年后,包括“构堂三楹,门房三楹,庖室一所”在内,占地一亩的“开化文社”终于建成,因此有了“文社之起,起于斐公;文社之成,成于薛公”之说。
然而,起也好,成也罢,毕竟“文社”已生不逢时。世纪之交,破旧立新的呼声已一浪高过一浪,废除千年科举已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这些“沉淀”在乡间尚未通过科举而为官僚的秀才、贡生们,也不得不考虑未来的前途。犹豫中,他们把创办新学作为自己跟进时代的选择。1900年,距清政府正式下令取消科举还有5年,朱凤衔等在“开化文社”旧址开办了养正初等学堂,它比无锡第一所近代学堂——竢实学堂的创办仅晚了两年。由此,滨湖区域第一所近代学校正式创办,一个区域的近代教育也就此拉开了帷幕。1907年,学堂改名“振业初等学堂”;1913年,“化私为公”,改名开化乡立第一国民学校,即现无锡滨湖中心小学。
国家在生与死的冲撞中实行着革新,无锡县城里的竢实学堂在创办之初也经历了以火烧与打砸的方式表现的“毁学风潮”。而乡间南泉,思想解放的方式一如“公车上书”,在追求公平与正义的论理过程后,新学则悄然新生。
110年过去了,关于“养正学堂”创办的故事,几乎失传。在《无锡开化乡志》中还保存了一段记载:“朱凤衔,字念椿,光绪丙子登贤书,年止二十有六。生平高尚,其志读书不仕,勤于著述,藏家待刊。尝纠同志创文社于南方泉,成就者甚众,后见世风变易,即改为正蒙两等学校,以开风气。乡人至今赖之。”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滨湖区教育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