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贫”县的教育政绩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刘见

  来自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坡田子村的胡千千,2009年秋刚进陵水思源学校读书时,是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连普通话都不大会讲的黎家小妹。然而,今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陵水思源实验学校视察时,胡千千竟然当起了小讲解员。

  陵水思源学校校长尹长安对记者说,学校学生大多是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他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今天我高兴地看到,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学校的农村孩子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自信。因为他们和城市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近年来,陵水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必须把教育当作陵水经济发展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来抓,确立了“先教育,后发展”的发展思路。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政绩观的指导下,陵水县每年教育的正常投入不低于县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教育的年培训经费不低于全县教育工资总额的2%,教育技术装备维护更新费用不低于装备总额的10%。

  很难想象,如此重视教育投入的陵水县,目前仍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全县35万人,黎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2%。该县县长王雄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该县地方财政收入3.8亿元,投入教育的高达2.46亿元,同比增长66.4%。今年该县教育投入将达2.6亿元。目前全县5.2万名学生受惠于“两免一补”政策,1900名学生从边远落后地区被“转移”到县城免费读书,并享受政府生活交通补助。该县教科局局长徐克宁感慨地说:“多年来我们想办法让孩子上得起学,现在则是让孩子上好学!”

  徐克宁说,为了让孩子上好学,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全县新增教师1900名,其中特岗教师336名,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不足,特别是英语、音乐、体育教师严重空缺等问题。

  该县与海南师范大学“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联手,培训教师420余人次;选拔县级骨干教师313名,推荐40名教师参加全省骨干教师选拔培训;选派4名校长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校长提高班培训;选派88名教师到上海等地区跟班学习。

  为了让农村孩子也能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陵水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办起了“流动少年宫”。据中心主任张芳玉介绍,仅2009年一年,她就和活动中心的老师们一起,跑遍了全县11个乡镇,深入10多所偏远的农村中小学,组织孩子们学习舞蹈、美术、泥塑、折纸等,让这些身处农村学校的孩子与城里孩子同享丰富的课余时光。迄今,已有2500多名农村学生参加了不同类型的活动。

  为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该县又投入1.2亿元用于提高校舍的防震标准,至2011年全县校舍将达到防震要求。投入1亿元加强高中建设。此外,由政府投入4000多万元建设的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中山小学新校即将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