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满目是葱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接第一版)

  ——22年间,全区新建中小学792所,全区中小学校舍面积达到534万平方米,比1988年增加280万平方米;改造中小学危房面积115万平方米,危房比例由1988年的6.7%降至1%以下。

  ——22年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比1988年的95.5万人,增加了59.6万人;青壮年非文盲率99%,女童入学率达到99.48%,“两基”人口覆盖率实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2.14%,比1988年提高32.85个百分点。

  ——22年间,全区15周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6.41年。

  面对200万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每年近10万初高中毕业生不能继续升学的实际——

  将大力发展职教作为开发扶贫的重要支点

  毕节地区工业学校在校生人数,由24年前的120人,增至目前的6080人!全区中职学校在校生达到63139人,比1978年的599人增长了105.7倍!15所公办中专和职高,2所发展成国家级重点中专、3所发展成省级重点中专、3所发展成省级重点职高……

  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既勾画出试验区22年来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轨迹,又印证了毕节人对职业教育在地区开发扶贫中重要支撑作用的清醒认识。

  “人”的问题,始终是困扰毕节发展的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开荒开到天,种地种到边”,“种一坡,收一箩”,这是1988年创办改革试验区之前毕节的真实写照。当年,穷山恶水的毕节,老百姓吃饭都是个大难题。时任毕节地委书记禄文斌后来回忆说,那时,全区550多万人口中,60%的人吃不饱饭,“一年365天,有二三百天都在研究吃饭问题,不是这里缺粮,就是那里断炊。”

  如何破解贫困人口大区摆脱贫困难题?

  1988年6月8日,对于被贫穷困扰多年的毕节来说,是个开启“宝库”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的毕节试验区工作会议上,时任贵州省委领导人提出,试验区要针对300万农村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这一现实,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加速劳动力转移;要重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初级技术人才。

  但是,在毕节这样一个过去长期依赖农业的贫困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家底”薄弱!为此,毕节地区改变传统的农村初中教育模式,实行农村学校初一增开农业技术课程、高二实施分流的方式,扩宽职业技术教育的“基座”,为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与此同时,各县市、地区财政通过追加投入、学校自筹资金等方式,新扩建职高和职业学校。

  毕节地区工业学校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新建的一所工科性中专学校。学校创办之初的办学目标,主要是立足本地劳动力转移,为东南沿海城市提供工业建设人才。办学之初,学校拿着贵州省政府下拨的100万元建设资金,在一片50亩的包谷地上,修建了两栋校舍,并开办了机械制造、农业机械化管理等3个专业,招收了120名学生。

  20多年,筚路蓝缕。现在的工业学校,规模是1988年的20倍,学校办学不再只局限于在50亩校园内培养学生。试验区成立以来,工业学校结合本地区工业发展滞后、职教基础薄弱的实际,先后淘汰并关停了数控机床等10多个热门专业,只保留了煤炭、建筑、机电等4大类8个专业,积极探索“区域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办学模式,与教育先进省区学校和企业,通过多形式、多层次联合办学,实现借力发展。

  看到学校这些年的发展态势,副校长王小兵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们现在是苦于学校校舍不够,教师分身无术,不然,我们每年再扩招三五百人,学生出口没有任何问题!单就毕节地区年产煤1亿吨的发展规划估算,就需要从业人员10万人,其中与我们培养目标相匹配的特种从业技术人员,至少需要3万至6万人,而我们所有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供应量也不过2000余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效能,近年来,毕节地区工业学校与全区多个县市职高,通过联合办学、办短期培训班等形式,为当地劳动力转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知识保障。

  正是在毕节地区工业学校等22所职业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带动下,今天的毕节,“劳务经济”既成为驱动全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也成了开发扶贫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几十万农户家庭通过外出务工和转移就业,实现了脱贫增收。目前,在毕节地区每年200多万剩余劳动力中,有150多万名外出务工人员,每年寄回的收入约80亿元,超过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务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50%。全区贫困人口从1988年的312.2万人降至2007年的56万人。

  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去单纯以低端劳动力输出为主的毕节开发扶贫,不仅遭遇到新的发展瓶颈,而且教育资源的绝对供给量,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仍然存在巨大的供需矛盾。

  据毕节地区教育局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全区738万多人口中,农业人口680余万,劳动力总数近400万。按全区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仅能容纳180万至220万个劳动力,潜在的富余劳动力200余万人,加上每年10万以上的不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都需要有相应的职业技术培训。否则,这些无法转移出去的剩余劳动力将可能面临再次“返贫”的风险!

  然而,毕节的现实是,全区22所中职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差、专业师资缺乏、几乎没有实训设施,办学资源不及全区普通高中的1/4。

  新的挑战面前,毕节职业教育何去何从?

  坚持不懈地发展职业教育,依然成了毕节破解新问题的必然选择。自2007年起,毕节试验区一方面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另一方面,在全区每个县至少确定5所农村初中的初二、初三阶段实施“分流教育”试点,为不能升学的学生提供出路。与此同时进行的是,地区财政通过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拉开了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的大幕。2007年起,地区财政每年设职教专款500万元,各县市财政每年按总人口数,设人均1元的职业教育专款,每年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50%中的20%及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发展。

  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支点,毕节试验区22年积累的这条实践经验,很好地回应了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作用的最初期待。

  针对全区200万农村劳动力中具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仅占1.6%的困境——

  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特色高等教育

  进入“十一五”以来,毕节试验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速:全区总人口控制在758万,城镇化水平年均增加1.5个百分点,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25%,工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年均增长15.5%,煤炭、电力、“两烟”等支柱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煤、磷化工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20年,全区总人口控制在826万人,城镇人口达到300万,全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8%以上,全区将进入工业化发展的成熟期。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迫切要求地区教育能与之适应。然而,一直以来,毕节地区的高等教育始终还处于一种低层次、单一化、粗放型的发展状况。2005年前,全区只有毕节师专、教育学院和毕节广播电视大学3所严格意义上的专科院校,不仅每所学校的办学规模普遍徘徊在千余人左右,而且培养的人才基本难以适应当地产业发展需要。

  长期以来,毕节山高路远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的低水平运行,导致外面的人才进不来、本地区又缺乏较高层次的建设人才。尤其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随着毕节地区矿电产业兴起,高层次人才的稀缺,严重制约着试验区发展。

  在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期待和本地高等教育资源奇缺之间,如何打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僵局,成了巩固多年来开发扶贫成果、实现全区百姓全部脱贫的关键所在。

  试验区一定要举全区之力,创办自己的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2000年,毕节地区地委、地区行署提出了这样的构想,并着手大学的筹建工作。

  2005年3月,由原毕节师专和原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的毕节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从此,毕节有了历史上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毕节学院来之不易的创办经历,让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对学校发展有了清晰的定位:不贪大求全,不盲目跟风,重点建设一批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为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在筹建学院的3年过渡期内,学校确立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办学思路:着力夯实基础学科专业,大力发展应用学科专业,积极发展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专业,重点扶持与试验区支柱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毕节学院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学校现有的25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中,既有教育、体育、中文、外语、艺术等过去传统的优势专业,也有采矿、生态学、地理学、安全生产、煤矿开采技术等与当地产业发展密切吻合的应用专业,还有逻辑学、特殊教育等边缘学科专业。在该校的专业目录上,几乎见不到金融、国际贸易、法学等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所谓“热门”专业。

  瞄准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05年以来,进入本科发展平台的毕节学院,改变了过去学科专业“游击队”式的发展局面,一方面利用社会资本运作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引进高素质师资、大型重点科研项目,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工科应用性学科。

  进入新世纪后,毕节煤炭、矿山等产业发展迅速,但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采矿业兴起以来,由于毕节本地技术人员奇缺,采矿工作大多是由当地农民承当,安全隐患突出。为了助推本地采矿业的健康持续发展,2004年毕节学院适时开办了采矿类专业。

  为了办好这个专业,学校一边抽调最好的师资、设备组织教学,一边四处“挖”相关专业的高层次师资。不久,在中组部的帮助下,学校引进了山东科技大学采矿专业张开智博士及其团队。此后,采矿学科获得了迅猛发展,不仅去年采矿学两个学科被评为贵州省级重点学科,而且成了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现在,采矿类专业每年招生数都在500人左右,不少学生进校就被本地相关企业提前“预订”。

  与采矿类专业紧贴当地产业发展的思路相似,学校办学面向试验区公共事业发展需求,也成了如今毕节学院创办地方高等教育的另一个鲜明特色。根据毕节地区近50万残疾人的实际,今年学校新设了特殊教育专业;针对近几年煤炭、矿山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困境,学校今年开设了采矿安全、安全生产等4个专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的毕节学院校园面积1300余亩,设有16个教学系部,在校生达到7551人,是20年前毕节师专和毕节教育学院两所学校学生总数的155倍,生源由当初仅限本地,拓展到目前的25个省(区、市)。在近两年毕业的近4000名毕业生中,90%选择留在本地就业,为试验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人才支持。

  对于拥有740万人口的毕节试验区而言,发展职业教育依然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2008年3月,针对本地始终缺乏高技能实用人才的现实,毕节整合地区职业教育资源,组建成立了高职层次的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毕节学院人才培养的补充。复制毕节学院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后,目前,毕节职业学院设立了电子信息工程、工矿建筑、工业工程等4个系,在校生达到1000余人,填补了毕节没有高职教育的空白。  

  毕节的扶贫开发还未结束,毕节的教育任重道远。今年3月4日,毕节教育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就在这一天,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共建毕节贫困山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的战略合作协议。

  这份协议,对于实现了“两基”攻坚后遭遇新瓶颈的毕节教育而言,就像一幅画卷,向世人徐徐展开了毕节教育发展的一幅幅美丽的未来图景:

  ——巩固“两基”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试验区250个乡镇建设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实施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工程,探索解决符合贵州山区实际的农村教师周转房问题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