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满目是葱茏
“乌蒙磅礴走泥丸”。地处贵州省乌蒙山区的毕节地区,是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也曾是全国出了名的穷地方。22年前,毕节559万人口中,有312万人未解决温饱,农民年人均收入只有184元。全区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近一半,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4年……
22年后的今天,一个新的毕节令人刮目相看: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增长10倍以上,贫困人口从当初总人口的60%减至5%以下。更令人欣慰的是,这里的人口素质提高了,全区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6.41年。
一场成功的改革实验,打开了毕节几百万群众的贫困枷锁。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正式成立。从此,毕节这个全国唯一探索推进内陆边远山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开始走上摆脱贫困、奋发图强的发展之路。其中,提高人口素质、培养技能人才、服务经济建设,教育在毕节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近一半人口是文盲和半文盲的现实——
举全区之力,优先发展基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在22年前倡导建立毕节试验区时,时任贵州省委领导人明确提出: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快人力资源开发,重点发展职业教育,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毕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发展教育、办好学校,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是,在毕节这个当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极贫山区发展教育,其首要难题,不仅是兴建学校,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当地人的教育观念,让适龄少年儿童在学校进得去、留得住。
2006年10月28日,这是毕节试验区教育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毕节地区最后两个“两基”未达标县——威宁、赫章,通过省“两基”评估验收。至此,毕节试验区7县1市“两基”攻坚实现100%达标,比原定时间表整整提前了4年!
从1988年金沙县实现“普六”,到全区“两基”人口实现全覆盖,其背后折射的是试验区“砸锅卖铁办教育”的曲折历程。从毕节试验区建立之初起,各县(市)就将实现“两基”达标列入“一把手工程”,实施“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赫章县在各交通要道设立“辍学保学”巡查点,耐心劝阻外出务工学生返校复学。毕节市、威宁县等县(市)各乡(镇、办事处)与未入学适龄少年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签订入学责任书100万多份,4.6万多名辍学少儿重新回到学校。与此同时,为改变村民落后的教育观念,各级政府、学校用大量鲜活事例,宣讲知识如何改变家庭命运。
即便22年过去,在记者采访所到之处,像“父母辛苦九年,子女幸福一生”、“该入学的一个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能缺”、“穷不读书穷根难除,富不读书富不长久”这样的标语,仍遍布乌蒙山区的每一个村庄。
经过多年宣传,过去认为“读不读书都会放牛,都能过日子”的家长,如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毕节市德沟村墙院组村民石连昌,一家5口人住着两间破瓦房,虽然是村里出了名的、连生活都得靠救济的“漏斗户”,但是,为了送3个孩子上学,石老汉常年累月背着背篓,在县城打零工。去年,其长子考上大学,另外两个孩子也正在初中就读。“我这一代已经穷怕了,再不想让下一代继续穷下去!”石老汉坚信,读书不会挨饿受穷。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是22年毕节教育发展的缩影。织金县大平乡,本是贵州100个一类扶贫乡镇之一,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但就是这样一个见到客人“宁愿招呼喝酒,也不舍得上水”的重度缺水区,却在短短几个月内,建起了一栋6层教学楼和一栋4层学生宿舍!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乡政府动用所有力量,花了4万元买水建学校,保证了学生能按时用上新校园。”
与大平乡一样,试验区成立后,整个毕节地区掀起了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建设高潮。然而,和全国大多数地区情况不同,毕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极贫地区。即便政府“紧衣缩食”,在中心乡镇布设了一批学校,但许多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依然难以享受义务教育阶段之外更高层次的教育。试验区建立的最初几年,由于这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学生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导致这些山区老百姓难以看到子女入学给家庭带来的好处,久而久之,这些地区陷入人口素质难以提高和老百姓观念难以改变的怪圈。如何让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更多教育,并带动老百姓转变观念,成了试验区教育发展的一个紧迫命题。
1992年,毕节地区政府决定,新建一所有28个教学班,具有扶贫性、民族性、农村性特征的民族高级中学。在资金和土地紧张的背景下,当地政府只能从地方财政中挤出100万元,将一家食品厂的废弃厂房改造成民族中学。当年秋季,民族中学面向全区少数民族山区农村招收92名学生,其中农村学生占95%,少数民族学生占80%。此后,地区财政每年投入200万元,对学校进行追加建设,直至2000年,民族中学历时8年才真正完成了最初设计的28个教学班的建设规模!
为了破解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留得住”难题,在生活上,地区财政对这些少数民族学生不仅免除学费、住宿费,每月还给每个孩子发放30至4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在招生政策上,学校根据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特性,每年在全区统招之外,以特招方式,向最边远贫困少数民族乡镇倾斜,向少、小民族倾斜,确保山区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继续升学。
经过18年发展,如今的毕节地区民族中学早已不似当年,学校规模达到49个教学班,在校生2580人,其中农村学生约占85%,约50%学生来自深山农村的少数民族地区,生源覆盖全区250个乡镇(办事处)。学校既成了山区少数民族学生改变命运的一条重要通道,也为试验区建设培养了一批乡镇干部。
这些,只是试验区教育发展的截面。22年来,在地方财力“寅吃卯粮”的困境下,毕节试验区借助国家义教工程、普九工程、国债资金工程、危改工程、民主党派支持和社会各界援助等多种渠道,投入近26亿元,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人口素质,为当地开发扶贫改革试验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答卷:
——22年间,全区经济总量增长近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11倍,贫困人口从当初总人口的60%,减至目前的5%以下。
(下转第二版)
□短评
把教育作为脱贫的重要支点
■本报记者 柯进
贵州毕节把消除贫困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了人与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毕节的改革实践也为其他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
22年来,教育始终是推动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支点。不论是针对当地文盲率居高不下的实际,举全区之力奋战“两基”攻坚、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努力创办大学教育,还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劳动力转移为目标,积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素质,改善了民生,而且对毕节地区人力资本形成、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毕节的改革实践证明,通过整合资源,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最大限度地开发本地区人力资源潜力,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促进资源贫乏、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百姓脱贫致富的关键。
贫困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涉及包括教育在内的方方面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毕节的改革实践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什么是发展、怎样才能发展这些涉及发展观的根本问题,进行了科学实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