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干起工作有股子拼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个别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任老师总是抓紧时间个别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与学生一起讨论 全家福 课堂上提问时,任老师总以欣赏的目光看着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本报记者 刘磊 李益众 实习生 王啸

  采访中,有人对任维鼎说:“现在你是英雄了”。任维鼎听了明显往后缩了一下,觉得自己承担不起这么重的光环。

  英雄不是职业,而是普通人用自己微弱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社会的震撼和感动;英雄也没有完美到无所不能,同样会经历人生的各种遗憾、内疚和无能为力。

  人们尊敬任维鼎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从一位普通人血肉之躯中迸发出的执著与力量。

  日前,本报记者再次深入四川平武县群山之间,走访任维鼎的领导、同事、亲人,用任维鼎身边人的眼睛,见证这位普通山村教师的平凡与伟大。

 

  他是我最放心的班主任

  采访对象:任斌,平武县南坝中学原校长

  任斌和任维鼎是同乡,两人自小一起长大,相识20多年。2002年,任斌在南坝中学做校长,当时语文老师和班主任都紧缺,尤其是很多年纪大的老师没有精力和体力做班主任,任校长就想到了年轻的语文教师任维鼎。

  当时任维鼎还在乡上的响岩中学教书,因为家离南坝中学比较近,为方便照顾家庭,任维鼎就调到了南坝中学。

  “我就看上了他当班主任当得好,不但年轻、有精力,而且和学生也相处得好,学生也信任他,什么工作他在都好做。”任斌说。

  在山区学校,做班主任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苦差事”。山村学生大多住校,学生从早上6点10分起床开始,早操、早读,一直到晚上就寝,班主任都要对学生“全程陪护”。由于学校宿管人员不够,班主任晚上还要负责“签字查铺”。在整个过程中,出现任何情况,班主任都要负全责。

  班主任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任维鼎每周从星期天下午开始,一直忙到第二周的星期五下午,无论家里遇上什么事情,都很难向学校请假。“学校当时一共26个班主任,任老师是我最放心的。”任斌对他当年的部下大力称赞。

  任斌清晰地记得,2006年,任维鼎因为工作中的一件事突然冲进他的办公室,大声说,这个班主任他当不了了。“当时任维鼎急得不行,说话特别快,声音特别大,脸涨得通红。”任斌对那天的事情记忆犹新,后来他劝了半天,才把任维鼎“哄”回去。

  “我们山区老师的责任感都很强,很多老师为了工作上的问题,说话都很尖锐。有时候压力大了,会直接批评学校的决定。”任斌说,在这群老师中,任维鼎还算比较平和的。

  2000年以后,许多学生迷上了网络。个别学生甚至在晚上11点查寝后溜出去上网。任斌就领着任维鼎等班主任,在学生必经的路口守着,一守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要到凌晨三四点钟才能回去睡觉。

  “守学生是件很折腾的事情,刚开始学生等查完寝就溜出来,后来学生知道我和老师在路上查他们。有时候夜里12点多跑出来,有时候深夜一两点钟还跑出来,我们也只好不断改变‘蹲守’时间。”任斌介绍,老师们经常在路边一等就是几个小时,直到确定没有学生出来了,才能回去睡觉,那时候天都快亮了。

  任斌说:“在山区学校,当班主任是最辛苦的活。不但要时刻关注班上学生的一举一动,还要承担很多教学任务,经济上却没有特别的补贴。但很多老师和任维鼎一样,不辞劳苦地一干就是几十年。”

 

  急性子成了他的招牌

  采访对象:张彦平,平武县南坝中学副校长

  说起任维鼎的性格,张彦平笑了。

  “他性子太急了,一着急就跺脚,跺完脚就来来回回到处走,然后把烟掏出来‘啪’地点上,这是他的招牌动作!有时脸还涨得通红。”而这套“着急三部曲”动作,张彦平一周就能看见两三次。

  张彦平和任维鼎自小一起长大,相继考取了当时的江油师范学校,任维鼎是高他几届的师兄。在张彦平的印象里,任维鼎一直是耿直、大度的人,人际关系特别好,有“服众”的领导能力。

  “从来没见他和谁红过脸,非常热心,经常帮助别人。”张彦平介绍,任老师参加工作后,坝子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他在组织;学校老师们有什么事,也经常找他帮忙。

  按理,组织能力强的任维鼎应该是个很沉稳的人。但张彦平却说:“任老师就是个急性子,他是全校最爱‘着急’的人。学校有什么事情,他着急;学生考试考得不好,他绝对是最着急的那个;老家(坝子乡)出了什么事,他又开始着急了;遇到自己什么事情做不好,他着急;别人什么事情没做好,他也跟着着急……”

  张彦平记得,有一次他和任维鼎去查学生晚自习,回到办公室都快晚上11点了。张彦平突然想起手中还有一份准备上报的材料没弄好。白天累了一天,张彦平就说第二天再做,打算休息了。

  任维鼎一听,顿时又急了,当场上演了他的“着急三部曲”,拉着张彦平到办公室,让他马上做好,然后交给他。

  张彦平说:“这完全是我自己的事情,但是任老师比我还着急,非要拉着我做。最后我做完后交给他,他才回去睡觉。”

  对于“急性子”任维鼎来说,学生才是他真正的“敏感区”。

  有次班上的学生打架,任维鼎开始不知道,得到通知后赶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后,任维鼎觉得学生辜负了他平时的教育,瞬间就“急”了。

  “当时办公室好多老师都在场,任老师就开始跺脚、到处走、吸烟,批评学生的时候声音特别大,脸涨得通红”。张彦平介绍,后来任维鼎也发现有点不妥,就单独把学生带出去谈心,谈完之后又把学生送回寝室,那时候都夜里12点多了。

  2008年地震期间,任维鼎的“急”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地震发生后,任维鼎先救学校的师生,最后才赶往南坝小学把女儿从层层叠叠的残砖断板下救出来。回到学校,他把女儿交给妻子照看,自己又马上带着几个男生,从废墟中找出木杆,给班上的学生搭简易防震棚。

  晚上,看到学生没吃没喝,急性子的任维鼎不顾妻子的阻拦,又冒着生命危险,快速冲进严重撕裂的家,抢出三十几斤大米和十几斤挂面,用那口被砸得有些变形的铝锅,给孩子们熬稀饭。

  暑假,学校组织教职工值班巡逻。校长本没有给他派任务,但他缠着老校长,坚决要求参加值班。白天,他和老师们搬运物资,清理废墟;晚上,他又和来校驻勤的河北警察并肩巡逻。

  2009年暑假的一个晚上,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南坝镇突降暴雨,山洪咆哮而下,冲进学校板房教学区。躺在床上的任维鼎感到情况不妙,披上雨衣,就冲进了狂泻的雨幕。他和校长发现洪水淹没了板房图书室,那里面存放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数万册图书。他二话不说,立即和校长挥镐扬铲,疏浚堵塞的檐沟,又拿来脸盆,把图书室里的积水一盆盆泼出去。奋战到天亮,两人浑身湿透,已是筋疲力尽。校长拍着任维鼎的肩头,动情地说:“你身上有一股拼劲!”

  据张彦平介绍,学校灾后重建期间,为了与援建单位和施工单位密切合作,任维鼎没少跑腿;为解决学校缺电、缺水的困难,他经常和后勤员工一起苦干。

  如今,任维鼎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他的急性子会不会有所改变?张彦平说:“不会的,他对自己的要求只会更加严格,身上的荣誉和头衔多了,对他这个‘急性子’来说,压力只会更大。”

 

  对同事他古道热肠

  采访对象:彭思丝,平武县南坝中学英语教师

  彭思丝是一名“80后”女教师。2006年,她刚毕业就作为特岗教师来到南坝中学教书。刚开始,任维鼎给她的印象并不深,只觉得他人很憨厚,个子不高,相貌一般,普通到似乎“丢到人群中就找不到了”。

  而地震期间中的两盒牛奶,却让彭思丝一下子加深了对“鼎哥”的好印象。

  地震当天,彭思丝被垮塌的房屋砸伤了,救出来后躺在一张木椅上。晚上,南坝中学的操场挤满了中小学的师生和前来避难的群众。没有吃的,没有住处,到处乱糟糟的,彭思丝心里特别烦乱。

  这时,彭思丝看到任维鼎扛着一袋东西走过来,在她的面前停下脚步。

  彭思丝回忆,任维鼎注视着她头上缠绕的绷带,关切地询问:“你伤得重不重?”见她不说话,眼泪顺脸颊不停流淌,任维鼎叹息一声,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递给她说:“我找到两盒牛奶,你拿一盒去喝。”说完就走了。没走多远,任维鼎又看到一个很小的孩子偎在母亲的怀里哭泣,他没有丝毫犹豫,把剩下的一盒牛奶交给了那个小孩。

  后来彭思丝才知道,任维鼎是冒着生命危险,冲进自家还没垮塌的屋子,拿了一些米面为学生煮饭。在冰箱里,他找到了仅有的两盒牛奶。

  “他本想拿给受伤的女儿,无意中看到我也受伤了,就顺手把那盒宝贵的牛奶送给了我。”彭思丝感动地说。

  震后第三天,任维鼎把孩子们送往山外治疗。临行前,他要来同事们家里的电话,到绵阳后,他照着单子,拨打出一个个长途电话。

  彭思丝说:“母亲后来告诉我,那几天,家里人得不到我的消息,都快要急死了,幸好任老师帮我报了平安,才让他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2008年6月,济南军区的救灾部队在檬子树村搭建了一所帐篷学校,缺乏老师,请求学校派教师去帮助复课。在学校排的复课教师名单上,彭思丝并没看到任维鼎的名字,但第二天,任维鼎却早早等在操场上,要求和大家一起去。

  校长劝任维鼎,让他继续到潼南县医院去照料还需要做手术的女儿。他笑着说:“女儿有党的照顾,有医院的照顾,学校遭受了这么大的灾难,我要和大家并肩战斗!”

  “檬子树村距离我们学校有30多里,地震造成山体大面积崩塌,沿途险象环生。任维鼎扛着一大捆教科书,走在队伍的前头,每到危险路段,他都会伸出手来,拉我们女教师一把。”彭思丝说。

  彭思丝后来才听说,任维鼎的女儿伤势非常严重。复课那段时间,她经常看到任维鼎在一天忙完后,坐在河边的石头上,一个人抽着闷烟。

  “我们都不敢问他女儿的事情,一问,任老师的眼圈就红了,但他马上会岔开话题,反而关切地询问我受伤的情况。”彭思丝说。

  2006年南坝中学一共来了9名特岗教师,都是“80后”,艰苦的环境,让很多特岗教师一来就想离开。“我们从来没来过这么偏远的地方,都想着干满3年就走。当时实在不明白任老师他们能在这里坚持20多年。”彭思丝说。

  而3年期满后,南坝中学所有的特岗教师却都留了下来,彭思丝说,这要归功于任老师给年轻教师的鼓励和指导。

  特岗教师刚到学校时,马上就担任了最苦最累的班主任工作。彭思丝说:“刚开始,我们都有些浮躁,对学生缺乏耐心,班级管理显得有点松散。任老师特别喜欢跟我们年轻教师交朋友,经常和我们交流班主任工作心得。在他的传帮带下,我们班级面貌大有起色。现在我们都深刻体会到了当班主任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对本校同事,任老师古道热肠。就像一团火,总是愿意燃烧自己,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彭思丝说,学校不管是谁找他帮忙,只要叫一声“鼎哥”,他就会放下手上的活跑来。谁要是生病了,他都会前去问候,送上美好的祝福。谁家闹矛盾了,他都会好言相劝。不管哪家有了喜事,也都喜欢找他来当“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