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专刊》2010年度十大文化人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诗性教育首先是形象的、美好的教育,苏州十中的校园给了它生动、美丽的形象表达。

  诗性教育有诗意的办学理念,十中的办学理念是“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他希望学生能带走三件礼物:本真、唯美和超然。

  在2009年高考之前的第99天,柳袁照举办全校诗歌朗诵会。“我们不是要学生都成为诗人,而是要让他们有诗意的生活,拥有浪漫的情怀,不要把所有的事都看得那么功利。”柳袁照说,他在以诗心化育学生。

  柳袁照是以“诗性思维”存在的人。诗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诗性思维,它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智慧。

  在柳袁照的教育话语中,你很少会听到师德、师爱、学生思想品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类词语。他是在一个更高的结合点上尝试着调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裂痕。这个结合点,可能就是教与学、诗意与现实、教育与文化、美与善的真正结合。而促成两者结合的,是一种诗性的思维方式,是对诗性教育的执著追求。教育需要这种诗性思维。  

  

  (谢丽芳,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副主任、湖南省美协副主席、“蒲公英行动”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项目主持人。)

  【入选理由】

  在朋友眼里,谢丽芳是个不务正业的画家,放下自己的创作不管,净往偏远的乡村跑,为了一些和她不相干的孩子学习美术,作为“蒲公英行动”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项目主持人,她这一跑就是八九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主任尹少淳说,她像传教士。谢丽芳说,我没那么崇高。在她那里,支撑她的是一个朴素的信念:你没办法放弃那些信任你的孩子。  

  《美术教育不能让“孩子不见了”》

  5月30日第4版 谢丽芳

  儿童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学习、游戏和艺术创造的独特方式。他们的创造极具个性,不论是绘画还是游戏,都是在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同时传递出自己感觉、触觉和视觉方面的信息。生命的每一瞬间都在为下一步作铺垫,不论是儿童的游戏还是他们的绘画,如果忽视了儿童本身的生命冲动,这样的美术教育充其量也只能算培养工匠的教育

  自古以来,艺术作为生命的表现,因其显著的感情效果和多样的社会功能,一直被当作有效的教育手段,纵观中外儿童美术教育的历史,感性作为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一直被认为是对儿童情操的陶冶。然而,令人尴尬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教育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和唯理智教育的影响都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儿童与儿童美术教育,儿童绘画中的迎合和模仿比比皆是,不少学习画画的儿童对单纯素朴的东西已出现失去感觉的危险。

  相关谢丽芳的报道参见2009年12月5日第4版《你看你看春天又来了——谢丽芳和她的“蒲公英行动”团队》

  鲁洁

  守望教育的人文理想

  (鲁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学院名誉院长。)

  【入选理由】

  学术就是生活和生命,用这句话来概括鲁洁在南京师大的教育生涯是很准确的,她把自己的全部时光都放在构筑道德教育哲学的理论大厦上,并将之传授给学生。在她那里,她所研究的理论成为她生活的准则,在这个时代,知行合一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高度,她却视之为理所当然的。她在平淡的教育生涯中真正体现了一位师者的温厚,对后来者,这是一个可以仰望的高峰。  

  《道德危机时代的守望者》

  4月11日第4版 朱小蔓

  在当代中国教育学者中,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鲁洁先生的学术成就是很高的。

  先生的德育研究独树一帜。她是批判性的,也是建构性的。她的批判集中指向两个方向:一是批判长期以来受到“左”的和教条主义影响的德育体系,二是批判现代化过程中唯经济主义、科技至上主义、工具理性主义等“病症”对德育的冲击和侵蚀,因为这两者都造成无“人”的德育。而她建构的是有“人”的和“为人”的德育,是以人的生活为坚实基础的德育。

  最近10多年,她极力倡导生活形态的、整体性的道德教育,它既包含了外在的道德规范,也关注着内在的道德精神和心灵,它既涵盖了道德的知识,又统摄了道德行为、情感信仰等。她认为,在这个整体中不排除道德知识的存在,但道德不能还原为道德的知识;它虽包含有道德的规范,但不能将道德归结为道德的规范。基于这样的认识,她坚持着重对外在性的、知识性的道德教育予以批判。坚持德育是引发、激励人内在的向善性的过程,而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过程。

  对先生来讲,学术就是她的生活、她的生命。她是一位真正体现出教学相长的导师。

  为美术教育奔波在乡村路上

  吴冠中  愤怒的青年去了

  【入选理由】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他的艺术是一座高峰,而他直言面对世界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愤怒青年的血气,这种风骨更是无可替代的。2010年,这位终生崇拜鲁迅先生的老人去世了,此后的文化界、艺术界或许会寂静许多。  

  《吴冠中 在怀念目光里远去的背影》

  8月22日第4版 本报记者 张树伟

  8月9日下午,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共同召开的吴冠中纪念座谈会在文化部举行,众多文化界和美术界的人士怀着长歌当哭的心境缅怀吴冠中先生。而在中国美术馆五楼的展厅里,“不负丹青——吴冠中纪念特展”从一个月前就开始向观众开放。和那些熙熙攘攘的展览不一样,这里有的只是面对作品的交流和怀念,人们逐渐感受到吴冠中先生逝去之后留下的巨大空白。

  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回忆了他和吴冠中先生的几次接触。蔡武说,印象最深的是去年10月份,吴冠中先生90岁诞辰前后,我陪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去给他过生日。吴老说他一辈子没有生日,他认为个人过不过生日无足轻重,只要有好的作品留给后世就是最大的成就和欣慰。

  吴冠中的画单幅拍卖动辄千万,但他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吴冠中说:“我觉得我要把最好的画留在祖国,大家要看吴冠中的画就要到中国来,要研究吴冠中就要到中国来。”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说,吴冠中关于美协、画院应解散等尖锐的批评犹在我们耳旁,都是这个时代惊世的警钟,体现出一个有良心的艺术大师的高贵人品和不怕牺牲的殉道精神。

  范敬宜

  文化不存 操守焉附

  【入选理由】

  作为一个新闻媒体工作者,可以说范敬宜身上聚集了足够耀眼的光环,但他最看重的却是自2002年担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的这段时间。范老生前说,在清华大学教书的这8年,是他最快乐的8年。因为他把这一生用生命换来的经历、经验,传达给了下一代,让孩子们能够接受,而且在孩子们身上引起了反响。  

  《范敬宜 我最大的乐趣是教书》

  12月4日第4版 张杰 本报记者 杨桂青

  范敬宜接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一职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主任朱兵再到范老办公室的时候,就开始看到桌上厚厚的一摞学生作业了。

  2004年,他力主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开设了“新闻与文化”这门课程。他在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年毕业典礼上说:“3年前,有一位同学曾给我写信,希望学院在搞好专业课教学的同时,给同学更多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关怀。”学生的这个建议,启发了范老。

  范老说:“琴棋书画,体现的是你们的人文素养,这些是看不出来的,但是会帮助你理解报道对象,理解生活,理解社会。”

  人文素养能够帮助人提升人生境界,度过逆境。范老曾说,他从20多岁被打成“右派”开始,经历了20多年的困境,“那时候我没有被打倒,一方面是老百姓给了我支持,另一方面是我的人文素养帮我战胜了困难。”那个时候,他读书,写诗,练字,努力提升自己内在的修养。范老说:“媒体的浮躁源于文化的缺失。”“文化,是人类的灵魂。文化一旦被边缘化,一切道德、观念、信念、学问、操守就失去了依附。希望你们走上社会以后,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外,再忙也千万不要忘了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继续加厚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积累,使自己永远做一个有远大理想、有高尚情操、有深厚内涵的人。”

  (范敬宜(1931—2010),《人民日报》原总编辑,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前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