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键词:自我认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刘铁芳 2008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教育本就是精神的事件,教育本该关注人的心灵,引导人不断认识自我。他人是自我的一面镜子,借助他人的镜像,在他人的人生之中观照自身,并借由他者的人生展开思考,乃是个体精神成长的必要途径。

  《人间草木》一书的作者周宁正是秉持这样的立场:通过他人非凡的经历体验他者的人生。和传统的人物传记不同,周宁在叙述之中不是包揽个人的生平履历,而是着力刻画人物在人生的“严重时刻”那一瞬间的作为,试图揭露这种行为背后的精神动机。

  所谓“严重时刻”,其实就是自我认识的危机时刻。《人间草木》中所展现出来的,就是这些赤纯的人物在面对这一危机的时刻,所展现出来的勇敢抑或无力、绝望抑或冷静。我们该如何勾画自己的人生,才能在死亡的那一刻免却因愧对自我而惊慌失措?生死事大。他人,尤其是那些卓越的心灵如何面对死亡,给予我们的人生以启迪。无从关注自我灵魂、不曾有过上述追问和思考的人不曾受过真正的教育

  在这个意义上,人的成长必须是精神的成长,教育应该担当引领人的精神成长的重任。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心灵,真正的教育乃是自我灵魂的事件。个体的精神成长包含在类之中,个体发展是种族发展的复演,那些卓著的心灵不断引领着我们向着人性的整合和卓越攀爬。问题在于,我们每个人必然地植根于日常生活世界之中,个体精神成长的路径乃是立足于日常生活,又要超脱于日常生活的。这意味着教育必须在回应人的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超越日常生活对美善事物的追寻,保持审慎的品格,在不断上下回溯与反思重建之中通达人性的整全,完成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