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麦田千重浪
成果亮点
河南农大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连续主持承担了“十五”、“十一五”国家“粮丰工程”河南课题,在国内率先实现同一块地上万亩连片一年两熟亩产超吨半粮(1500公斤)的高产,形成了具有河南区域特色的粮食增产技术体系,开展了超高产攻关研究,为支撑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突破800亿斤、900亿斤和1000亿斤大关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郭炳德
正是农历庚寅年的岁尾,在河南农大空旷的校园里,师生们来去匆匆的身影在泛着绿意的冬青、雪松之间穿梭。一行挎着大包小袋的人步履匆匆地踏进了学校西北隅挂着“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牌子的院子。他们是刚从北京参加国家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归来的河南农大团队,其科研项目“黄淮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了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日前,记者采访了该项目领军人物、河南农大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尹钧教授及其科研团队。
为了事业“转战”异乡的尹钧:
“粮食产量滑坡让我们心急如焚”
说起这次获奖,尹钧百感交集。他忘不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科技工作者的厚爱、鼓励和殷切期望,也忘不了搞农业科研的酸甜苦辣。作为河南省政府特殊引进人才,尹钧2000年由山西农大调入河南农大工作。
“山西南北狭长,耕地面积少,适宜种植小麦的土地更少,而搞小麦科研需要在多种土地、不同环境条件下做实验。河南小麦面积占全国的1/10,东西南北气候不同,土壤条件各异,因此,河南更适合我工作。”至今仍操着一口“山西普通话”的尹钧说,“实践证明,我选择河南农大,河南农大选择我都是正确的。这里有我的事业、追求和乐趣。”
已过不惑之年的尹钧说,10年间,他和他的团队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可是谁也没有过怨言。说到底是因为责任感。国家小麦总产量1997年是5亿多吨,到了2003年只有4.3亿吨。粮食产量滑坡,粮食安全出了问题,尹钧和同事心急如焚。
尹钧及其团队从2001年开始搞黄淮区小麦夏玉米丰产高效项目研究。在河南这个粮食大省,搞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研究,关键在于根据黄淮区特有的自然条件,解决小麦成熟期连续遇到阴雨天发芽这一世界性灾害的技术难题。而河南农大的科研团队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终于培育出了抗穗发芽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系,项目已经农业部批准中试、释放。原美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席布坎南教授曾经称赞道:“尹钧教授有一个很好的学术团队,他们利用反义基因技术和过表达技术在小麦和大麦改良上作出了突出成就。”
据了解,该项目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生态安全”三大目标,取得了小麦超高产、夏玉米超高产等7项重大技术的突破。在项目区,3年共计增产粮食338万吨,占河南省增产量的1/4,新增经济效益56.7亿元。
放弃优厚待遇来到中原大地的牛洪斌:
“搞小麦研究就要到农业大省”
尹钧团队成员之一、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牛洪斌1994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药用植物专业,曾在山西农业大学工作,主要从事药用植物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和科研。1998年,牛洪斌从山西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硕士毕业,2005年,他从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毕业,主要研究稻米品质分子改良。
博士毕业之后,最现实的问题是再就业的选择。牛洪斌的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教授希望他能够留在农科院工作,并答应为其爱人安排工作。读硕士时的导师尹钧却邀请他到河南农大工作。
一边是首都的优厚待遇、孩子上学的便利和优越的科研条件;一边是为了事业舍弃熟乡熟土的导师的执意相邀,怎么取舍?这个对一般人而言的“好事”,在牛洪斌这里却成了困难事、痛苦事。“搞农业就要去农业大省,搞小麦研究就要去河南省。”尹钧的一句话最后成了牛洪斌决定去留的依据。
工作之后,从水稻研究转向小麦研究经历的阵痛再次袭来。牛洪斌本以为没有多少差异,但具体接触之后,才知道差不多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田间调查到品种选育、考种等,牛洪斌倾注了太多的心血。
“真是付出了很多艰辛啊!”面对记者的感慨,这个东北汉子眼睛里竟泛出了浅浅的泪花:“真的,俺这疙瘩有点苦。”
常年奔忙在外顾不上孩子的李巧云:
“以科研成果与孩子共勉”
在河南农大的小麦研究团队里,身材纤弱的李巧云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她有过10多年的教学工作经历,最终还是选择小麦研究,从事麦类栽培育种与品质改良工作。李巧云坦言,自己是一位称职的科研人员,但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
她告诉记者,正读高中的儿子成绩不错,自理能力很强,但“不错”到什么标准、“很强”到何种程度,李巧云却只能憨厚地一笑说:“真的说不清楚,具体情况都是孩子的爸爸掌握。”
对于小麦生长实验数据,李巧云却是如数家珍。小麦的根系有多深?多数人只知道“小麦有多高,根就有多深”,李巧云告诉记者,小麦的根深达5米以上。在小麦成长期,李巧云和团队其他成员,要跑到设在河南东西南北中的20多个取样地点,对小麦根系取样化验分析。白天取土,晚上分离、烘干、化验、分析。工作起来连续出差好多天,根本没时间跟孩子交流。
“还好,孩子凭他的实力考上了郑州一所好高中。”李巧云自责中带着自豪,“儿子成长不靠妈,只好以我的科研成果和孩子共勉了!”记者了解到,几年来,李巧云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在国内外的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并且获得3项成果奖。
正是有了尹钧、牛洪斌、李巧云等人多年的默默付出,河南农大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曾在超高产攻关田创造了1733.66公斤的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15亩连片平均亩产全国最高纪录。2009年,在遭遇大旱的形势下,该课题组以小麦万亩核心区亩产690.6公斤的成绩再次刷新全国纪录。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评价说:“‘粮丰工程’形成了具有河南区域特色的粮食增产技术体系和超高产攻关研究,为支撑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突破800亿斤、900亿斤和1000亿斤大关发挥了重要作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