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波 曲动童心始为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蔡海波和《嘎子嘎》、《嘎妞妞》的原唱在一起。蔡莹莹 摄

■本报记者 纪秀君  

  “嘎子嘎,嘎子嘎,淀上嘎子本领大。钻进苇塘打水仗,可着嗓子喊冲杀……”

  这首描写白洋淀孩子既“土”又“嘎”的儿歌《嘎子嘎》,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乃至今日,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其连同姊妹篇《嘎妞妞》一起,被教育部收入统编小学音乐教材中,走进广大孩子们的生活中。

  “为孩子写歌的人”、“乐坛里的赵树理”、“明星背后的明星”,顶着这些光环的著名作曲家、河北大学教授蔡海波,30年来,创作的音乐作品和导演的音乐电视94次在全国获奖,12件作品获国家级政府奖。

  日前,在蔡海波音乐创作30年、电视创作20年学术研讨会上,蔡海波表示,虽然也创作了不少赞美祖国、故乡的歌曲,但最钟情的还是儿童歌曲。“能为孩子们做点事儿,我感到很欣慰。”

  一首儿歌一个故事

  说起“嘎系列”的创作,蔡海波有说不完的话。1996年,当时中央电视台要举办首届儿童音乐电视大赛,蔡海波和创作团队想,写什么?拍什么?他想到保定的地域文化,有狼牙山、白洋淀的故事,这些历史文化跟儿童联系最紧密的是什么呢?是“小兵张嘎”,由于电影《小兵张嘎》的流传,嘎子基本成了白洋淀孩子的代名词。那么,当代的嘎子是怎么生活的呢?

  蔡海波和创作团队抓住这个点,找了一位词作家写歌词,刚开始的题目是“柳树爷爷胡子长”,写得太文,没有那股嘎劲儿。“修改到第六稿,没有办法了,我们念叨着‘嘎子、嘎子’,干脆就‘嘎子嘎’吧!结果这个题目一出现,大家都拍手叫好,认为这是返璞归真了。”蔡海波说。

  1997年,蔡海波带剧组到山区拍音乐电视,一群围观的孩子唱起了《嘎子嘎》。“我问他们从哪儿学的,孩子们说从电视上学的。我半开玩笑地说,这首歌是我创作的。一个小男孩顶了我一句‘别牛气了’,有本事你唱唱。于是我唱了出来,旁边另一个小男孩说,‘是他,眼镜换了’。我出专辑时戴着红边眼镜,后来换了白边眼镜。结果那个孩子憋了个大红脸,边跑边喊,‘男孩唱,女孩不唱’。”蔡海波后来把这个故事当笑话给同事说,说着说着,觉得很受触动,《嘎子嘎》流传了,但只是给男孩唱的,为什么不给女孩写一首歌呢?于是,《嘎妞妞》诞生了。《嘎子嘎》讲男孩的“嘎”,《嘎妞妞》讲女孩的“犟”。

  一首儿歌一个故事,不管是“嘎系列”、“娃系列”,还是最近几年创作的《我和奶奶跳皮影》、《夜空童话》等,蔡海波都有一个故事沉在心底。

  歌从孩子身边来

  蔡海波创作的儿童歌曲为什么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研讨会上,不少专家都谈及,他的成功来源于不断挖掘整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运用于创作实践。燕赵大地的地域风情是他艺术创作的源泉,他抓住真善美的艺术精髓,深深扎根民间,将民族性与时代性、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

  为了拍摄儿童音乐电视《杂技娃》,蔡海波足足准备了一年时间,他去吴桥了解杂技民俗,带着小歌手去体验生活。他看到练顶缸的孩子脑袋上都有一个深坑儿,刚开始以为是“旋儿”,觉得很有特点。后来才知道,是因为练顶缸常年挤和压,把头发弄没了。“我特别受感动,孩子是用汗水和泪水构筑着中国杂技的明天啊!”蔡海波说,“没有孩子们这样真实的生活,我的作品出不来。在灵山秀水滋养下成长的孩子们,触动着我的内心,激发着我的灵感,成就着我的事业,实现着我的梦想。与其说是我在为孩子们创作,不如说是孩子们谛造了我。我应该谢谢孩子们。”

  上世纪90年代,蔡海波有一次跟河北省涞源县的领导去贫困山区看望一位老教师,老教师17岁就教书,教了几十年,每天翻越一座山去给孩子们上课。县领导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没什么要求,人老了,眼花了,如果可以,每个月多给我两斤灯油,这样就能点两根灯芯,判作业时能清楚点儿。“正是这样一句朴实的话,感动了周围所有的人,更激发了我强烈的创作热情,写了一首《梦中的油灯》……”

  “歌曲创作来源于儿童生活。我的理念是用简洁的手段表达深厚的感情,这种简洁不是简单,而是创作水准达到炉火纯青后的返璞归真。”蔡海波说。

  从“羊肠小道”走出的艺术家

  “既作曲,又做导演,还在大学教书和搞理论研究”。蔡海波认为,这种复合型经历成就了他在中国儿童音乐电视创作方面的开拓和实践。而在这个过程中,“羊肠小道式”的教育经历,奠定了他成才的基础。

  蔡海波从小便痴迷音乐,为了学习音乐,他有个奇特的经历。当时他在戏曲学校读书,全校就一台钢琴,放在礼堂里,是给学舞蹈的同学伴奏用的。“为了练钢琴,我跳窗户进去。那时是夏天,空气又热又闷。钢琴锁着,我用一根大钉子把琴打开,一练一晚上”。

  在戏曲学校学二胡演奏要接触民间音乐,老师非常严格,要求背下大量的民间音乐,蔡海波当时接触了河北梆子、京剧、保定老调等多种戏曲声腔,为他之后的音乐创作提供了灵感和丰富的养料。

  戏曲学校毕业后,蔡海波入伍到部队从事文艺工作。过了几年后,他觉得光靠演奏别人的作品不能满足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就尝试自己写。“因为喜爱音乐,我在北京花几分钱买张票去紫竹院做一上午和声题,别人觉得很苦的事情,我甘之如饴。”“文革”期间,不让读外国教本,蔡海波用3个月时间把战友妈妈从图书馆偷借回来的几十万字的外国教材抄了下来。

  为了提高自己的基础理论知识,蔡海波先后到河北师范学院(现已并入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我是一路走羊肠小道下来的。”

  如今,蔡海波一边在河北大学教书,一边从事音乐创作。在高校,他给学生讲以前的创作实践,并从理论上对以前的艺术实践进行梳理,亲笔撰写《儿童音乐电视的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歌海声波——蔡海波百首歌曲创作谈》两本专著,填补了“儿童音乐电视歌曲”这一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在儿童音乐创作上,他不断调整自己的创作风格,观察孩子们的生活,曲子除了注重民族风格,还融入了时代特点。

  从音乐人到电视人,再到教育工作者,不管角色怎么变,不变的是一颗真善美的童心。蔡海波一天也没离开音乐创作。他就像穿上红舞鞋一样,永不停歇。 

上一篇:激活历史 感悟未来     下一篇:媒体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