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并不孤独的职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自2009年11月至今,嘉陵一中社工已举办了16期面向家长的培训讲座。别看谢缘年纪不大,但站在家长培训课的讲台上,他很自信,也颇令家长信服。他的理念是给家长信心,他相信总有一些信念会让家长改变。“讲的时候我不会先讲家长怎样做是错的,而是通过哲理性的故事去破题。”注重怎么讲,更注重讲什么,《用心陪伴,做孩子的生命教练》、《应对变化,改善对话》、《如何当好初中生家长》等专题由于符合家长的需要,受到家长的热烈追捧。

  嘉陵一中校长何显春十分赞赏社工参与的家长培训:“由于切入点不一样,社工给家长的影响和老师给家长的影响很不同。社工知道家长需要什么,而且有专业的沟通方法。他们参与组织的家长培训,家长基本没有缺席的情况。”

  社工邱振铭和刘影在南鹰小学搞了一个“童心呵护营”,“营址”其实就是一间经过布置的教室。“我的生命很特别,是有价值的,我要做我自己。”“我会用爱心分辨是非对错,用爱心说实话。”“爱是在别人的需要中看到自己的责任。”墙上的书法条幅传递着对每一个生命的肯定。针对三四年级“差生”的生命教育课程借助绘本故事的赏析和主题活动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内心的信念和规范意识。

  谈起开设生命教育课的初衷,邱振铭坦陈:“因为一些事情,有一段时间我对自己的认可度低,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后来参加了香港理工大学和台湾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主办的生命教育培训,开始思考自己过往的经历,并学着去承受成长中所需付出的代价。在和小学生接触时,我发觉他们需要有人陪着他们去认识自我,理解生命的价值。我想我愿意做这个陪伴者。”

  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不同,社会工作提供了看待学生和看待问题的新鲜视角,这是项目学校教师的普遍反映。

  南鹰小学副校长杨凤秀说,自从社工来到学校,学校里的孩子们都变得阳光了。她认同社工的优势视角理论,并开始反思学校过去那种板着面孔的德育,提出“温情德育”的概念。

  社工给教师赵晓春的印象是温暖,“他们用很柔和的方式告诉学生一些道理,像轻柔的风,温暖的阳光。”

  说起社工为南鹰小学教职工设计的户外团队建设方案,杨副校长佩服得不得了。“快乐养身操”、“找零钱”、“心有千千结”等富有创意的活动使教师们释放了紧张教学工作的压力,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杨副校长感慨于社工把事情当事业做、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专业精神。

  “希望社工服务中心”设在嘉陵一中行政楼六层,当初校长何显春还有点担心,因为那层楼是该校教师的休息室,他做好了磨破嘴皮、苦口婆心的准备。没想到,老师们都很理解,欣然腾出了房间。可见,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社工及他们从事的社会工作已定格成一种美好的形象驻留在教师的心中。

  “社工带来了新的思想、理念。社工不是老师,但却是老师和学生的朋友。”利州区教育局局长白峰从对社工知之不多到对其专业理念的认同,可以说是社会工作得以在广元“高歌猛进”的原因之一,他甚至开始用“社工思维”思考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

  谭蓉是利州区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副主任,项目一开始就参与进来了。作为分管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负责人,她总在为辖区内学校配不齐专职心理专业教师而忧心忡忡。社工来到广元后,她作为利州区教育局社会工作站站长与社工们“亲密接触”,不仅把自己“培训”成了名副其实的“本土社工”,还一直在探索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创新思路。

  如今,利州区政府出资40万元购买社工服务,并成为全国性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希望社工服务中心”的建立意味着将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推广到全区所有中小学,通过制度化的形式将社会工作服务长期留在广元。这不仅对当地面临窘境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福音,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利好。

  社会工作是一门强调实践与应用的学科,但目前部分学校尚未建立起相应的实务教育体系,专业的实验课程、实习基地、实习督导等环节尤其薄弱。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说:“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走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之路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建立在扎实的专业实践基础之上,因此,迫切需要良好专业实践平台的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希望社工服务中心’作为第一家全国性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将成为社会工作迈向职业化、专业化道路的重要一步。”

  【相关链接】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

  ●协助学校对一般学生实现教育功能。对于有特殊困难、特殊问题或有特殊才能的少数学生给予直接或间接的社会服务。

  ●协助学校领导研究学校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与教育行政部门及社区服务部门或单位联系,提出对儿童、青少年服务和有关他们的福利问题的意见、建议、方案。

  ●与教师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环境,发展儿童、青少年的独立思考及独立生活的能力。

  ●发展校外的横向联系,与社区的各种团体机关保持联系,根据社会上的各种需要,定向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与儿童福利机构、公安机关、工读学校、精神病防治院、救济院保持联系,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青少年寻找适合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出路。

  ●主动、经常地征求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卫生等方面专家以及医生、护士、律师、教育行政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现状

  ●我国学校社会工作还没有实现专业化,学校社会工作的任务一般由校长、教导主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承担。很多解放军战士、军官、离退休老干部及其他有影响的人士担任中小学生校外辅导员,作了大量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学校社会工作。

  【专家观点】

  学校社会工作在中国

  ■史柏年

  学校社会工作也称教育社会工作,是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学校领域中实施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学校社会工作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职业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的社会服务。如在我国的香港地区,每所中小学按照学生人数的多少配备一定比例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基本上做到了“一校一社工”。

  学校社会工作之所以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因为:它致力于维护每一个学生的权益,以促进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它着力于改善学校、家庭及社区的关系,以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它侧重于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社会化人格的正常发展;它着眼于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成长,以促进人的全面及自由发展目标的实现。

  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在我国大陆出现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师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北京部分打工子弟学校中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开启了我国大陆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21世纪初,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圳市等地相继出现了以政府购买、社团运作的形式为部分学校提供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覆盖范围还比较小,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制度化建设的进程远没有完成。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些高等学校和社会团体的专业人士在灾区的一些中小学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使得像四川这样的中西部地区的学校社会工作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四川省众多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合作开展的希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是动员人力最多、投入资源最大、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最高的项目之一。经过将近3年的努力,希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不仅为10多所学校几万名学生、教师、家长提供了高水平的专业服务,而且促成了广元市利州区希望社工服务中心的成立,使得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在项目终结后还能够延续。

  考察西方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学校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经验可以发现,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设置有外派和内设两种。外派是指由学校外部独立注册成立的社会服务机构按照需要向学校派遣社会工作者;内设是指学校按内部人员编制的身份聘用社会工作者。外派社工的好处是社会工作者归属于独立的专业服务机构,由于机构有比较规范的培训和督导,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和自主性比较有保障,局限是与学校的整体目标的协调可能出现困难。内设社工的好处是与学校的整体工作一致性较强,局限是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自主性可能会受到干扰,同时由于不能及时得到同行的支持与帮助,其专业性水平可能会受到影响。

  广元市利州区希望社工服务中心的运作方式,是不同于上海浦东及深圳模式的又一种新的尝试。中心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发起成立,以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义注册并独立运营,所以可以保持服务的专业性和自主性。同时,中心又由教育主管部门担任业务主管,区教育局的人员参加理事会,对中心的运作具有决策权,因而可以将中心的活动与教育系统的整体目标紧密结合。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广元利州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也许开启了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新的路径,因为学校社会工作毕竟是教育领域内部社会服务的制度建设,唯有教育系统自己行动起来,才能构建出适合现代教育目标的学校社会工作制度。

  (作者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

上一篇:茶香墨韵沁卯兔     下一篇:选才,给高校更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