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创造独具魅力的校园气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如果一个孩子初中三年语文阅读的质与量没有跟上,到了高中再谈成绩的提高是无效的

  ■实习生 伏煦  

  “以前我最爱读的书是八卦杂志,因为我觉得,想了解各种新鲜事,八卦杂志来得更轻松。可是上了中学之后,老师不仅给我们留了书单,还布置了读书任务和相应的读书报告会等,要求我们每天读10页书,并至少划出5个好句子,写两处100字以上的批注……开始时还我有些抵触和吃力,但硬着头皮读下来后,渐渐地我开始感知世界了……”在北京一零一中学初二年级的表彰大会上,“优秀读书标兵”林卓然介绍了自己爱上阅读的心路历程。能够引导孩子们抵挡网络时代的各种诱惑,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到阅读上来,北京一零一中学是怎么做的?

  学校应成为文化绿洲

  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郭涵始终认为:一所学校绝不能成为精神的荒漠,它应当是一片文化的绿洲,让全员读书始终是“义不容辞的使命”。在她看来,如果一个孩子初中三年语文阅读的质与量没有跟上,到了高中再谈成绩的提高是无效的。初中部的读书活动,郭校长几乎没有缺席过,而且会亲自为孩子们颁奖。正如年级组组长吴军老师所言:“成功可以成为成功之母。孩子们往往会因为老师的一点点鼓励而笑逐颜开,更何况还有校长的认可和颁奖!”在此次初二年级的表彰大会上,为孩子们颁发的奖项达数十种,为读书标兵们颁奖的正是郭涵校长,她一边为小标兵们颁奖,一边亲切地鼓励。

  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每个学校都在推广,但往往收效甚微。分析原因,一是常常缺乏可操作性而浅尝辄止,二是由于就读书本身而言,它从来就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付出。

  北京一零一中学初二备课组组长陈树成介绍说:“最初我们要求学生按照一个规范模式去做,虽然此时学生对‘为什么要读’并没有很深的领会,但是有了这样一个环境和要求,他们渐渐就会从读5页到读10页,再到后来就放不下了,他们慢慢开始被图书中的丰富世界所吸引。”王金玉老师则认为,如果说北京一零一中的读书活动有什么特色,扎扎实实地做就是特色。

  布置阅读任务只是第一步

  当初一新生刚刚入学,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老师便适时地告诉他们,要多读经典书籍,并且还会请来该校高中部的师生作报告,高中部语文教师王力鹏和他的弟子们就常在邀请之列。正是因为初中时代的读书积淀,王老师的这些学生在高中厚积薄发,考高分不知不觉已成了“副产品”。“孩子们对我推荐《苏东坡传》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师兄师姐们若说好,他们马上就会去找这本书来看。”初二语文组教师王立敏笑着说。

  阅读热情激发出来了,要让孩子们能够踏踏实实地读书,还需要具体的指导。课堂上,教师经常会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摘抄法完成读书笔记和做批注等,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和习惯。王金玉认为,泛泛地布置读书任务从来不难,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真正完成任务,“教师布置的读书任务是十分具体的:合作小组同读一本书、10页/天、5处标画/10页、1处百字批注/5页、书签为读书周记录表、2本以上/学期、2次交流会/学期,两个月下来,一本书大概就可以读完了,然后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深度交流讨论,之后就是读书报告会。”

  效果正在显现

  初二二班学生王龙蛰的妈妈,声称自己是年级组长吴军老师的“粉丝”。她说,一零一中学是自己的母校,起初孩子升入初中后把老师布置的书单给她看,她当时有点不在意,因为孩子在小学时老师开过书单,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但后来她发现,孩子每晚都要挤出一点时间读一会儿书,时间长了孩子收获很大,“学校踏踏实实地坚持做这件事儿让我们很感动,说明他们对孩子的爱和责任!”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积极主动地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已经逐步养成,很多学生都会放一本名著在书包里,随时掏出来阅读”,吴军说。从为了完成作业而读到出于兴趣而读,这种变化对于教师来说是最大的欣慰,“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高了,作文言之有物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这与平时坚持阅读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