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绘助力人文北京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通讯员 高蕾)近年来,首都北京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北京古城保护和新区建设的众多项目中,数字化测绘新技术为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了崭新的方法和手段。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创造性地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古建保护和高难度现代建筑施工中,为北京城市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建设“科技北京”作出了重要贡献。

  雄伟的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登基、大婚及其他重要庆典仪式的宫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从2004年开始,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院长王晏民带领团队,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这座庞大的“金銮宝殿”进行了测绘。他们克服了测绘精度要求高、数据量大等重重困难,经过反复推敲、验证和计算,最终形成了一整套激光雷达古建筑数字化的技术流程。一年后,他们成功地将太和殿进行了全面数字化,得到了修缮和保护所需的全部成果。

  “这项技术就是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故宫太和殿的每一厘米上选一个点,用这样的密度,把太和殿的形状在计算机里整体保存下来。”该项目负责人王晏民介绍说。

  这项崭新的技术为古建保护工作提供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度和准度,为将来的古建筑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普通观众的文物鉴赏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该项目组成员、博士生郭明说:“比如太和殿的殿顶,普通的观众是不能上去参观的,我们这项技术就可以把殿顶的兽吻、小兽等文物的样貌用1∶1的精度采集下来,保存到计算机里。这样,普通的参观者也可以对故宫文物的细部进行欣赏。”而有了这些与实际完全相符的数据,即使将来因为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故宫不复存在,还可以依据原来的样子重新建造一个一模一样的故宫。

  (下转第四版)

  紧贴首都建设办出学校特色

  ■北京建工学院党委书记 钱军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作为一所服务于首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建筑类高校,在75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如今,首都北京的经济飞速发展,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建筑类高校作为推动建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当时刻以市场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将高校的人才优势与建筑产业的经济优势结合起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作为行业特色鲜明,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始终高度重视产学研用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特色兴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