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软硬并重亮点频出打造后发优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进展与规划】           

  把教育公平作为改善民生的第一工程

  海南省教育

  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以小财政办大教育”,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已成海南可持续发展基石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起分项目按比例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确保免除杂费资金、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和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义务教育占了大头。

  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一是创造性开展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与城镇孩子同等的教育条件。二是整合企业办学,为各市县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整合配置教育资源。三是加强学校办学条件建设,先后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等重大工程。

  开展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于2008年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计划用5年时间使全省9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市县级规范化标准,10%以上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已创建366所市县级规范化学校、28所省级规范化学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启动实施教师队伍人事制度改革,对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制,着手开展教师资格重新认定工作;启动实施各项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努力改善其工作生活条件。2009年一步拉平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与公务员的收入差距,2010年参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绩效工资标准,全面落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幼儿园、教研培训和电教机构教师的绩效工资。同时,大力实施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已招聘2622名特岗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小学校。

  实行义务教育入学资助政策。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及少数民族寄宿班学生发放生活补贴、交通补贴。

  不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认真贯彻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治理义务教育择校行为。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安排农民工子女入学。坚持使用等级制来呈现中考成绩,坚持用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录取高中阶段学校新生。从2008开始,在重点普通高中学校录取中实行“指标到校”的做法。

  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样本校建设,建立完善教育教学服务和专业支撑体系。加强各级专业教研机构和队伍建设,实现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对薄弱学校进行有力的专业支持,积极开展以“校本教研”为核心的教学研究活动。加强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测工作,每年发布小学、初中监测结果。

  开展督导评估,落实教育责任。建立县级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年度考核制和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省政府每3年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一次,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努力实现2020年基本均衡目标

  争取到2012年年底,4个市县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2015年年底,累计11个市县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2020年年底,全省所有市县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并通过省级人民政府认定。

  县域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学校之间在校园校舍、仪器设备、图书、公用经费、师资等资源配置上大体均衡。县域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教育质量差距缩小。其中90%以上学校达到县级规范化学校标准,10%以上学校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入制度化轨道。

  2011年,省教育厅研究制订《海南省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含时间表路线图)》、《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规划》、《海南省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有关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各市县对照省定办学基本标准,确定每所学校建设项目和规划。在此基础上,形成本市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报省教育厅审核。省人民政府将与市县人民政府签订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书,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从2012年起,由市县教育督导机构牵头,根据省定办学基本标准,逐校进行检查验收。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制定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市县评估验收标准,组织对市县政府的评估验收工作。验收合格的市县由省人民政府授予海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县称号。

  【先进县市巡礼】

  琼海:均衡从优化生源结构开始

  为促进基础教育生源的均衡分布,近年来,琼海市坚决执行小学升初中取消考试、划区就近入学政策。普通高中阶段,从2004年开始每年将重点高中20%-30%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农村初中择优录取,充分调动农村学校办学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整体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则从2007年秋季开始,全部取消重点班、实验班、提高班,大力推行均衡分班,并将均衡分班列入中小学校长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同时,琼海市还把均衡发展城乡学前教育当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起点,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一是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二是把小学撤并后闲置的较好校园校舍改建成幼儿园,近几年全市共改建幼儿园23所。三是以“创建教育强市、强镇”为抓手,创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到目前为止,已有4个镇建起中心幼儿园,占全市乡镇总数的25%。四是采取“以城带乡”、“城乡结亲”等形式,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享,走集团化办学之路,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办学质量,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同时也大大优化了农村小学的生源结构。

 

  屯昌:四大机制注重均衡内涵

  屯昌县位于海南省中部,年均地方财政收入仅1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属于穷县办大教育。近年来,屯昌县破解资金短缺难题,优先发展教育,创新四大机制,努力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建立城乡对口帮扶机制。启动《屯昌县城学校帮扶农村中小学工作方案》,先后有326名省、县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38名薄弱学校教师到县城学校或教育局挂职锻炼。屯昌中学、红旗中学等学校相继与海口市海南中学、海口市一中等优质学校结成帮扶对象。

  创新教育人才引进机制。招聘省内外重点师范类院校优秀毕业生94名(其中研究生8人),特岗教师68名,引进学科带头人8名。

  建立奖教奖学激励机制。每年预算安排160万元对优秀校长、教师和学生进行奖励,为广大校长、教师和学生搭设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教育战线营造了鼓励竞争、鼓励成材、鼓励奉献的良好氛围。

  创新校长队伍管理机制。多种举措激活校长队伍活力,提高管理水平。一是推行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改革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和交流制度。二是加大对校长上岗培训力度,先后选送10名校长到上海、北京等地跟班学习培训。三是建立和完善校长绩效考评办法,以此作为校长续聘或解聘的依据。四是扩大校长办学自主权。将副校长、中层干部的选聘和教职工岗位的安排等重要人事权,全部下放给校长。

 

  三亚:四支队伍为均衡软件奠基

  近年来,三亚市以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努力抓好影响教育均衡的四支队伍。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一是全面推动“引培工程”,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三亚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二是举办“校长论坛”,提升校长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学校管理能力。三是落实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教学质量一把手负责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外地引进,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本科毕业生,积极引进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二是外派跟班,先后组织教师到教育发达省市跟班学习。三是继续教育,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各类专业培训。四是城乡帮扶,广泛开展市区名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工作,以及“送教下乡”、“迎教进城”活动。五是师德建设,开展师德建设评估工作。六是“凡进必考”,先后组织省级骨干教师、优秀师范类毕业生、教辅人员的考试招聘等工作。七是提高待遇,不断提高教师工资,积极推进教师安居工程。

  发挥教研队伍作用。建立健全校本研训制度,推行教研员和全市骨干教师定期研讨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城乡学校联片交流活动,以及面向农村边远山区学校的教研视导。拓展网络教研,加强教研教改和学术交流。狠抓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定期组织教学质量监测。

  发挥督导队伍作用。督促区镇政府落实教育目标责任制,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