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杀口猪 吃好免费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菱角三中的蔬菜大棚。丁恒金摄

  本报讯(记者 杨云慧 通讯员 陈云会 李俊)酸菜洋芋汤,外加一个炒包心菜,这是云南农村学校食堂里最常见的菜。然而,记者近日在海拔2300多米、位于云贵高原深处的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菱角乡第三中学的食堂看到,学生们打了3个菜,荤菜是萝卜炖排骨,旁边还有一桶免费的菜汤。该校校长丁文贵介绍说,学校的汉族食堂每天都要宰杀一口猪,让每个农村学生都能吃到“免费餐”,而且顿顿都能吃上肉。

  菱角三中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初级中学,共有学生1036人。国家实施“两免一补”以来,学生解决了“吃得饱”,但要“吃得好”依然很难。另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是,由于寄宿生生活补助名额有限,即使同样是困难家庭的孩子,也难以保证均享受到这“一补”。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从2008年以来,该校实施了以勤工俭学为保障的“学生在校就餐免费工程”。在当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获得了4000余亩山地无限期使用的勤工俭学基地,县教育局给予了120万元的启动资金。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建起了占地3000平方米、存栏1000余头的养猪场;16亩的土地上盖了24个大棚,种植各种蔬菜;15亩的水塘里养着草鱼和鲤鱼;160余亩种植基地种上了适应高寒地区种植的苞谷、荞麦和洋芋。去年,学校勤工俭学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除支付七八个工人的工资外,改善学生生活投入的资金达到15万元左右。

  “现在,蔬菜、生猪等学校自身消化不了,一部分要拿到市场去卖。学校每个班的学生承包四五亩种植基地,收获的苞谷等粮食提供给养猪场做饲料。”丁文贵说,学校每年种植的粮食大约能收获40吨,但还远远达不到养猪场的需要,每年还要购买150多吨。为使粮食更有效地利用,学校正在筹建酿酒厂和豆腐作坊。以后学生不仅顿顿能吃上肉,还能吃上有营养的豆制品,喝上豆浆。2010年,国家提供的生活补助覆盖了该校的860名寄宿学生,但事实上,全校1000多名学生全都享受到了“免费餐”,并且伙食标准都大幅提高。

  菱角三中实施“免费餐”工程之初,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很难长期坚持,但现在不仅坚持下来了,而且还越办越红火。学生参加劳动,一开始也有许多人不理解,担心会影响教学质量。但丁文贵认为,学生适当地参加劳动,对紧张的学习和生活是一种调剂,还能让学生学到一些生产技能。近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当地名列前茅。

  菱角三中的成功经验为沾益的农村学校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目前,全县已有108所学校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覆盖面达到80%,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勤工俭学基地74个,2010年全县勤工俭学总收入达480万元,近1.3万名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