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汉字书写的困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杜浩

  目前,在一些文化生活和人们的日常交际领域中,电邮取代了书信,博客取代了日记,键盘输入换下了传承千年的汉字书写。可以说,电脑的频繁使用,让许多中国人成了提笔忘字的“新文盲”。一项调查显示,2000多名受访者中,超过八成的人有过提笔忘字的经历,超过七成的人在工作生活中手写机会很少,许多人担忧这将使汉字的文化传承陷入危境。

  最近,一些文化学者在陕西白水县——汉字之祖仓颉的故乡——共同发起倡议,在中国农历“谷雨”设立“中华汉字节”,——“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应该设节日庆祝”。他们还将向全球华人征求意见和联署签名,并推动两岸共同认定这项倡议,并力争明年把设立“中华汉字节”作为陕西省的一个人大议案,向全国人大正式提出。

  这一倡议,立刻得到了许多文化学者的支持和赞同,“设立汉字节可以让世人更多地知道汉字的伟大、科学、神奇,树立民族自豪感,自觉地敬惜汉字,规范书写使用汉字,规范网络语言”,“汉字作出了那么大贡献,没有一个节日庆祝是不合适的”……

  设立“中国汉字节”的倡议,已是我们的文化人多次的呼声了。一年多前,国内的一位作家,有感于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为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传承传播所作出的不朽的贡献,考虑到目前汉字在日本、韩国等许多亚洲国家悠久而广泛的应用和影响,结合全球正在兴起的“汉语热”,曾发出倡议:应当设立一个伟大的节日——“中国汉字节”或者叫“中国汉字日”。

  中国学者们如此着手推动为汉字设立节日,彰显了他们作为文化人的文化义务和社会责任,而更让他们感到文化焦虑、牵系人心的,是目前我们的汉字窘境、网络时代的汉字书写的命运。

  学习文字历史,我们得到这样的感悟:文字,是一种历史;文字,是一种创造;文字,是一种文化;文字,是一种记忆。文字史,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精神史、心灵史。对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来说,我们民族的文字——汉字,培养了我们的历史情感,给予了我们身份的认同,镌刻着我们共同的记忆,烙印下我们民族的印记。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我们所创造的汉字。许久以来,有着泱泱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华民族,从南到北申报了那么多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但似乎却忘掉了最伟大的一项,那就是中国的汉字。汉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它的象形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音韵之美,独步世界,举世无双!就拿“人”字来说吧,虽然不过那么两画,却让历代书法大师们写得千姿百态、气象万千、意蕴无穷……因为我们优美的汉字,我们成为了诗歌的大国,成为了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的大国。

  而今天,我们的汉字,却正在遭受各种图像的进攻,正在受到网络“雷词”的进攻,正在经历技术力量的进攻,正在蒙受所谓“文字整形”的进攻,正在解放的狂欢中耗尽能量走向衰竭……汉字的这种窘境、网络时代的汉字书写的命运,的确让人关切和忧虑!

  其实,一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流行的语言、文字,应该被看作在每一点上与我们的生活互相渗透的东西,与我们时代的心灵和精神具有密切的联系。网络语言的泛滥,我们对汉字缺乏尊重、爱惜和保护的态度,汉字被肆意错改、错用的流行,提笔忘字的“新文盲”的出现,实际上反映出了我们今天的心智、情感、精神和创造力越来越趋向于衰弱和萎缩的现实,我们陷入了过度的精神贫困。这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是时候该认真审视和反思我们的心灵和精神了。

上一篇:■文化消息     下一篇:中奥青少年联袂奏响友谊曲